第550章 曹昂請戰
2023-11-10 04:18:55 作者: 東一方
夏侯淵撩起帘子,便進入了營帳中,向曹操行禮道:「陛下!」
曹操抬起頭,道:「士兵的事情處理好了?」
「已經妥善處理了。」夏侯淵說道:「雖說黎陽縣被黃忠攻破,導致軍心有些浮動。但臣安撫後,士兵都已經不再談論此事。陛下,當務之急,不是黎陽縣的事情,而是如何面對劉梟。畢竟,黎陽縣在冀州境內,黃忠要從黎陽縣殺入東郡,不是一件易事。後方有荀大人坐鎮,黃忠的威脅不足為懼。」
曹操頷首道:「妙才,你說應當如何破敵?」
夏侯淵道:「末將也沒有辦法,為今之計,只能等戲軍師和荀軍師返回後,才能有出兵的辦法。只要三路大軍進攻,劉梟必敗。」
曹操握拳道:「如此說來,朕只能忍下這口氣了。」
夏侯淵道:「是這個道理。」
「父皇!」
忽然,營帳外傳來洪亮聲音。
卻是一個器宇軒昂的青年大步走了進來,此人和曹操面相極為相似,仿佛一個模子印出來的,但卻身材修長挺拔,很有一股英氣。
這是曹昂。
曹操的嫡長子,也是魏國太子。
曹昂作為魏國的太子,按理說曹操親自御駕親征,曹昂要留在國都監國,負責朝政的運轉。然而,曹操不走尋常路,他希望兒子能文能武,不僅要長於政務,更要知曉兵事,所以將政務都託付給荀彧,特地把曹昂帶在身邊,讓曹昂熟悉兵事,了解軍中戰事。
曹操對當今局勢,看得很清楚。
當今是大爭之世。
曾經的大漢分崩離析,諸侯各自稱帝,如今已有戰國時期的亂象。如果曹昂不通戰事,將來曹昂繼承魏國,便難以立足於亂世,曹魏也難以維持下去。
所以,曹操要曹昂能文能武。
事實上,曹昂也不負厚望,睿智果敢,冷靜處事,且頗為寬仁,有明君氣象。這樣的曹昂,曹操也是極為喜歡的。
曹操看到曹昂進入,臉上陰翳褪去,臉上帶著笑容道:「昂兒,你有何事?」
曹昂說道:「父皇,兒臣聽說了劉梟散播消息,擾亂我軍心的事情。按照父皇的安排,至少得郭汜、劉表出兵,才能緩解如今的局面。」
「兒臣認為龜縮不出,不利於作戰。」
「昔年,漢武帝和匈奴開戰,曾言寇可往我亦可往!如今,劉梟能派遣黃忠殺入黎陽縣。反過來說,我們也可以派遣一支精銳,繞過劉梟的大營,去後方襲擊劉梟的糧道,甚至在劉梟後方作亂,以打擊劉梟士氣。」
曹昂正色道:「死守不出,不是父皇的風格。我大魏國的兒郎,都不是孬種,都不懼開戰,沒有必要一直死守不出。」
曹操道:「昂兒好志氣!」
曹昂抱拳道:「父皇,兒臣請戰,願意率領一支精銳,潛伏到劉梟的後方,以攪亂劉梟後方局勢,令劉梟後方糧道不穩。」
曹操問道:「你如何破壞糧道?」
曹昂回答道:「兒臣不會以大魏國的身份出現,等潛入劉梟後方,兒子會在運糧的必經之地附近埋伏,扮作是賊寇,以賊寇身份襲擊糧草。如此,劉梟也不會發現。」
曹操看向夏侯淵,問道:「妙才,你覺得昂兒所言如何?」
「臣反對!」
夏侯淵想都不想,直接回答。
曹昂皺眉道:「夏侯叔叔為什麼反對?」
夏侯淵沉聲道:「殿下千金之軀,身份貴重,豈能犯險?常言道,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殿下乃是魏國太子,身系萬千百姓之安危,不能以身犯險。殿下的計策可行,大可安排人前往,沒有必要親自犯險。」
曹昂道:「父皇年輕時,尚且能上陣殺敵,為何到了我這裡,就不能了?我是魏國的太子,身份貴重,但正因為是魏國太子,更改以身作則,做出表率。魏國太子尚且上陣殺敵,我魏國士兵聽聞,豈能死命殺敵。」
夏侯淵道:「殿下,你這是狡辯。」
曹昂鄭重道:「夏侯叔叔,我乃父皇的兒子,父皇英明神武,果敢睿智。我不求有父皇那般,但至少要有父皇的膽魄,不能只呆在家中。」
說完後,曹昂道:「請父皇准許!」
夏侯淵聽得意動,也欽佩曹昂的膽魄,但恰是如此,夏侯淵更要反對。魏國有一個睿智果敢的繼承人,那是魏國之福,不能在戰場上折了。
夏侯淵道:「陛下,臣反對。」
曹操道:「妙才,玉不琢不成器,好鋼也需要磨礪鍛鍊。一塊璞玉,不經過雕琢,不可能光彩照人。既然昂兒有這個心思,且讓他去便是。昂兒,你去準備一番,先派遣少數士兵打探消息,然後摸清楚情況,再調兵出戰。為父給你三天準備的時間,三天後你再出征。」
「謝父皇!」
曹昂登時歡喜起來。
這可真是好消息。
雖說要耽擱三天,但曹昂也不覺得有什麼,只要能上陣殺敵,只要能出戰為曹操分憂,他就覺得值了。當然,曹昂也不會嫉恨夏侯淵什麼,因為夏侯淵之所以反對,是為了他的安全,這也是為了他著想。
曹昂拱手退下,夏侯淵道:「陛下,您不該任由殿下使性子的。這是真正的戰場,稍有不慎,便有性命之危。更何況,我們的敵人是劉梟,更不能鬆懈。」
曹操道:「妙才,兒孫自有兒孫福,昂兒這小子有此雄心壯志,且由他去了。正如我剛才所說的,不打磨一番,也難以光彩照人。他願意主動請戰,由他去便是。」
夏侯淵想了想,道:「陛下,臣有一個想法。」
曹操道:「什麼想法?」
夏侯淵當即說了,曹操聽完後,道:「妙才,這有必要嗎?」
「很有必要!」
夏侯淵鄭重點頭。
曹操聽了後,便說道:「既然妙才堅持,就按照你的意思辦。」
「喏!」
夏侯淵應下,才躬身退下。
曹操一個人坐在營帳中,便繼續處理羈押的政務。他想著自己兒子懂事,心情倒是好了起來,也沒有再因為黎陽縣的事情而心煩意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