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盛唐崛起 > 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足元年

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足元年

2023-11-09 20:55:16 作者: 庚新
  伴隨著時間的推移,楊守文火燒武家樓的餘波也漸漸的消失了。

  這世上,沒有任何一個話題能夠永遠保持熱度。這裡是神都,雲集天下名士,匯聚華夏精英。在這座擁有百萬人之多的世界中心,每天都會發生許許多多游去的事情,出現許許多多有趣的人。這也使得洛陽人的眼界更寬,更廣,話題更加豐富。

  不知不覺間,新年已至。

  在正月初三,武則天下詔改年號久視為大足,於是在史書里,從這一天開始,便被稱之為大足元年。

  年號變更了,也代表著一個新的氣象。

  正月初十,武則天在朝會上突然提出,想要返回長安。

  一時間,朝堂上掀起了滔天巨浪。返回長安?這又是什麼意思?自高宗駕崩後,武則天便遠離長安,遷都於洛陽。此後,她登基為帝,更改國號為大周,定都洛陽城。

  一晃,快十年過去了。

  武則天流連於洛陽,幾乎很少返回長安,以至於很多人都忘記了,長安還保留著西京的名號。

  這好端端,怎地突然想要回長安了?

  注意,是回長安,非是遷長安……也就是說,在武則天的眼中,洛陽仍舊是帝都。

  「朕自先帝駕崩以來,因觸景傷情,而不得已遷都洛陽。

  昨日,先帝託夢於朕,言語間多有思念,令朕深感愧疚。故朕決意,返還長安,以伴先帝。此一去,或半載,或一年,朕不得而知。朕不在洛陽時,由太子總理朝政。

  蘇味道、唐休璟、張柬之、崔玄暐、姚崇、宋璟、張說、楊執柔留守東都,協助太子參理政務。相王旦隨朕返還西京,為先皇掃墓。朕此去長安,還請諸公盡心輔佐太子,勿是政事懈怠,勿令百姓受苦……隴右都督一職,就由郭元振暫理。

  又因斬啜屢次犯境,邊塞不穩,故使相王為并州大都督一職。

  原并州都督張仁亶,遷靈武都督,挾制斬啜,不得怠慢,欽此!」

  伴隨著武則天一紙詔書,朝堂上的討論,一下子變得少了。

  聖人已經解釋的很清楚,她無意遷都,只是因為夢到了先帝,故而才決意返回長安。

  這聽上去合情合理,似乎並不足以讓人感到疑惑。

  可是,對於那些常年混跡於廟堂之上的大佬們,卻從武則天一系列的任命中,看出了端倪。

  「陛下,對相王不滿了!」

  太平禪寺里,高朋滿座。

  在狹小的禪室中,除了太平公主端坐主位上之外,還有六七個人,分別坐在兩邊。

  這些人里,衣裝各異,有僧有道有儒生。

  其中,高戩也端坐一旁,蹙眉輕聲道:「也許陛下早已知曉相王心思,故而藉此敲打。」

  「何以見得?」

  說話的是一個僧人,法號法真。

  高戩話音剛落,他便立刻開口詢問:「以貧僧看來,陛下帶相王前往長安,應該是因為喜愛的緣故。太子未回來前,相王便陪伴陛下身邊。此次返回長安,乃是盡的人倫大道。陛下不帶太子,而讓相王陪伴,豈不正說明了,陛下對相王的看重?」

  「對相王看重?」

  高戩冷笑一聲道:「只怕是猜忌大於看重吧。」

  自去年從長洲返回洛陽後,高戩因發掘元文都寶藏有功,故而升任為天官侍郎……

  說起來也有趣,當初一起前往長洲的眾人里,除了楊守文和李隆基之外,其他人都得到了升遷。也正是因為高戩在那次行動之中表現出眾,所以更得到太平公主的寵信。

  加之高戩與張說等人為友,在士林中,同樣頗有名望。

  他這一番話出口,太平公主不由得眸光一凝,低頭陷入沉思之中。

  法真,而今是大福先寺住持法師,早年間投到了太平公主門下,以武藝高強,智謀過人而被重視。

  但這一年來,法真明顯感受到,高戩的地位已經在他之上。

  所以,每逢聚會,他總有意無意間與高戩作對。只要是高戩贊成的,他一定反對。

  看著兩人爭論不休,太平公主露出了疲乏之色。

  她一擺手,示意二人不要再說話,隨後又扭頭向身邊的一個男子問道:「新興王,你怎麼看?」

  這新興王名叫李晉,是李唐宗室子弟。

  他身體看上去有些羸弱,故而坐在一旁,一直是一言不發。

  論輩分,他是太平公主的族侄,故而說話也顯得隨意很多,「高郎中所言,頗有道理。」

  「哦?」

  「姑姑,你道那楊守文從西域回來之後,陛下全無動作,是真的不知道其中真相?

  陛下老了,心慈手軟許多。

  她而今膝下不過太子與相王兩個兒子,如何能下得狠心?

  知子莫過於母,陛下何等精明,何等聰慧之人。相王的心思,陛下又怎可能沒有覺察?若早十年,陛下定會大開殺戒。但現在,她已決意還政太子,便不會如當年那般果決。以我看來,陛下帶走相王,是為了趁此機會,鞏固太子的位子……

  同時,相王離開了洛陽,必然會有一場腥風血雨。

  我聽說,明琰已經過了潼關,不日將抵達洛陽。那明琰是何人之子?他那老子,當年為陛下一手創立了內衛。明琰此前,一直在劍南道,與朝中沒有太大的關聯。他此次回來,少不得要立威一番。到那時候,相王不在洛陽,誰若上躥下跳,必死無疑。

  我可是打聽過,那明琰在蜀州,可是有鐵面判官之命……出任三年判官,死在他手裡的人,足有千人之多,其手段可見一斑。這樣的人回來,大家還是小心一些。」

  李晉說完,便不再開口。

  而在座眾人,也都紛紛閉上了嘴巴。

  太平公主點點頭,「此前我尚不明白,陛下何以讓武二郎前往靈州。

  現在看來,陛下這是要用武家監視相王的動作,為太子將來登基,打下一定基礎。

  諸公,剛才新興王的話都已經聽到了。

  從現在開始,傳我命令,都老實一點……」

  眾人聞聽,齊聲應命。

  這禪室里的人,大多是太平公主的親信,所以太平公主自然不會太過嚴厲,又好生勸慰了一番。

  大家討論了一陣時局,見太平公主露出疲乏之色,於是紛紛告辭。

  「姑姑。」

  當眾人離開後,李晉卻留了下來。

  他輕聲道:「我聽說,太子有意使薛楚玉為左羽林大將軍,執掌北衙禁軍?」

  「怎麼,你有想法?」

  對於這個族侄,太平公主非常信任。

  他身體有些弱,卻頭腦很清晰,太平公主對他,也頗為倚重。

  「姑姑,既然太子要整頓北衙禁軍,何不趁機推薦幾人過去。一方面,太子手中可用之人不多,正好藉此機會,向太子示好。另一方面,我覺得這北衙禁軍,日後定然會非常重要,說不定會超越南衙十六衛。既然如此,咱們也該早一些謀劃。」

  太平公主聞聽,沉思片刻後,露出了深以為然之色。

  「那新興王可有合適人選?」

  「姑姑,我去年的確是招攬了一位勇士,有萬夫不擋之勇,且精通兵法。

  此人名叫常元楷,能左右開弓,騎射精湛。姑姑可以將此人推薦給太子,將來可以為依仗。」

  太平公主想了想,點頭表示贊同。

  她邁步走出了禪室,和李晉沿著門廊緩緩行進,一邊走,一邊低聲和他討論事情。

  就在這時,從門廡外匆匆走來一人,正是哈士奇。

  李晉見狀,忙停下了腳步。

  哈士奇則快步來到了太平公主身邊,在她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太平公主臉上,明顯愣了一下,旋即輕輕點頭,揮手示意哈士奇退下。她抿著嘴,轉身向李晉看過來。

  「姑姑,出了什麼事?」

  「太子方才進宮,懇請陛下,委任楊承烈為東都留守。」

  「啊?」

  「陛下已經同意,並且下旨,命楊承烈為東都留守,假左武威大將軍之職……新興王,你說的不錯,太子要開始反擊了。接下來,咱們就靜觀其變,設法從中漁利。」(未 完待續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