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安置難民
2023-11-09 15:38:12 作者: 壹兩二鍋頭
可是到城頭一看,他不由得頭皮發麻,旬陽關城下,站著坐著躺著密密麻麻的災民,目測下來起碼有十萬餘人,這遠遠超出他原先的計劃。
在與巨遠光和邱澤商量一番,楊雲終於下定決心,引關下這些災民到自己的封地去。
「殿下!末將也知道您是悲天憫人之人,但您要知道,迎這些災民入關容易,要想送他們走,那卻異常艱難,您確定您的封地要接納這些人?」負責旬陽關守衛的將軍皺著眉頭說道。
旬陽關守將叫康城,他是一個十分倔強的人,朝中的那些大員來到這裡,他一般都不會給好臉色看。
但這一次來的是楊雲,他的態度卻十分友好。因為當年楊雲在扶風城誓死守城的英雄壯舉,讓長年在軍旅的康城十分敬佩。
「康將軍,這楚國災民,雖然非我大涪百姓,但是看著這些活生生的生命在我們眼前餓死,本王確實不忍心,讓他們進來吧,本王與封地的百姓一起勒緊腰帶,與他們共渡難關。」楊雲誠懇的說道。
「那好吧!末將就做一次主,放他們進關來。說真的,天天站在關上,看著這些楚國百姓一個個餓死,我心裡也不是味道。」康城也是一個乾脆的人,很快做出了決定。
楊雲和康城商量一番之後,決定從次日起,連續三天打開關門,放這些來自楚國的災民進入旬陽關。
近十萬的災民,數量遠遠超過了楊雲的預計,但現在只有硬著頭皮接受他們了。
從康城那裡回來之後,楊雲便立即安排人,在旬陽關後面,臨時挖取了許多土灶,準備提前為這些災民煮上些粥,讓他們先保住性命。
第二天一大早,這些本來已經放棄希望的楚國災民驚喜的發現,原來緊緊關閉的旬陽關城門,今日居然大大打開了。
心喜若狂的災民,立即扶老攜幼,爭先恐後地往旬陽關內奔去。由於關外的災民實在太多,他們都想第一時間進入關內,所以不一會兒,他們全部擁堵在關門口。
康城帶著手下士兵,在關門口維持秩序,見這些災民不願服從指揮,只知道拼命的往裡擠,他一下來了火氣。
康城一聲令下,手下士兵拿起手中皮鞭,將擠的最凶的那些人一頓好打,立即打得他們皮開肉綻血肉模糊,這才讓這些災民老實起來,規規矩矩地服從守關士兵的安排。
在守關士兵安排一下,這些災民有秩序的來到一個個粥棚前,各自領到一碗稀粥,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僅僅開關的第一天,就從旬陽關外擁入了六七萬災民。這次來旬陽關,楊雲早有準備,足帶來了許多糧草外,還帶了五千多封地的百姓。
儘管早有準備,但進入的災民實在太多,所以大家這一天十分忙碌,到晚上終於忙完的時候,大家已經疲憊不堪了。
到了第二天打開關門的時候,又從關外擁進了四五萬人。大家實在忙不過來,便從災民中找來一些手腳麻利的婦人加入到煮粥隊伍中。
第三天打開關門,從關外進入的災民就少多了,看著稀稀拉拉進入的災民,楊雲等人終於鬆了一口氣。
楊雲沒有輕鬆的多久,他的眉頭又皺了起來。因為,到下午的時候,入關的災民又多了起來。
原來,附近一些地方的災民,聽說句陽關這裡,可以放人到大涪境內,他們便匆匆從各地趕來。
看見又有這麼多災民擁入旬陽關,楊雲不由得暗暗叫苦。但是即然已經告訴災民,這裡將開關三天。
楊雲不想給這些自己想要收服的楚國百姓留下不講信用的話柄,所以他們繼續任憑這些災民入關。
有機會進入大涪,就有可能逃脫被餓死的命運,所以這些接到消息的難民,都急匆匆的向旬陽關而來。
於是,在守關士兵關閉關門之前,又來了許多的難民,看透這些蜂擁而至的難民,楊雲只得讓人迅速給他們準備吃的。
「殿下,這一次難民的數量已經完全統計出來了,一共是十四萬四千八百五十二人。」第二天一早,康城來找到楊雲,把它整理出來的數據給了楊雲。
「殿下,無論您這次行動出於什麼目的,我都得感謝您。因為你拯救了這十四萬人的性命,老康我是個粗人,其他的我不會說什麼,我讓兄弟們從牙縫中省了一點糧食。雖然不多,但也算是我老康的一點心意吧!」
康城說著,將手一揮。一隊守關的士兵,推著一輛輛的小車,將一車車糧食送到楊雲手下手中。
楊雲這次來到陽關,一共就帶了兩萬多人手,包括一萬五千封地的士兵,以及五千多,前來做雜物務的老百姓。
可是這一次,卻要帶著接近十五萬的難民回到封地去,這可比整個封地的百姓人數還多。
為了節約糧食,也為了避免這些難民吃飽了,有力氣搗亂。所以楊雲每天只給這些難民兩頓稀粥,即使這樣,每天消耗的糧食也多得嚇人。
這些難民,從楚國來的大涪境內,雖然避免了被餓死的命運,但是仍然沒有能夠吃飽喝足。經過短暫的試探之後,一部分難民開始抱怨,甚至和護送持有衝突發生。
楊雲知道,對於人數超過自己手下士兵數倍的難民。如果不加以節制,要想把他們好管理好,那將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所以楊雲命令手下士兵,對於這些膽敢鬧事或者煽動,他人鬧事的傢伙,一定要做到殺一儆百。
於是,在楊雲手下士兵,動手殺死了好幾個帶頭鬧事的傢伙,這些難民徹底安份下來,開始配合這些從封地過來的士兵,慢慢在下,吳王封地的方向行去。
帶著這十幾萬人一路前行,隊伍的行進速度很慢。一些人花了近一月的時間,終於到達了封地。
這一路行來,楊雲讓人帶的糧食,早已消耗的七七八八,幸好有康城贈送的軍糧,還有一路上經過一些縣府,當地的官員衝著吳王的面子,贈送的一點點糧食。才保證這十幾萬人沒有餓著肚子回到封地。
當這些難民來到吳王封地的時候,封地上所有的人都忙碌了起來。
首先,是將這些難民安置在封底的三個縣,這三個縣中,以石洞縣的人數最少,所以這次安置的難民人數最多。
對於難民安置的問題,楊雲和手下的兄弟們已經討論過,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這一次來到吳王封地的難民居然有這麼多。
這一次吳王封地上的難民人數甚至超過了。吳王封地原三個縣的人數之和,所以管理起來是個很麻煩的事情。
這十多萬難民來到,吳王封地之後。最初一段時間他們還頗有感恩之心,感念吳王楊雲給他們的活命之恩,配合楊雲的安排好好的在這裡生存。
但這段和諧的日子並沒有保持太久,這些難民在封地的三個縣站穩腳跟之後,逐漸適雲這種寄人籬下的生活,開始和當地人爭奪各種利益。頗有喧賓奪主的味道。
近日來,這些來自楚國的士兵,已經和當地的老百姓發生了好幾次衝突,許多人在衝突中受傷。甚至還有人丟掉了性命。
對於這種情況,各縣開始還以勸導為主。給他們做思想工作。希望大家能夠和睦相處,共同發展。
但是不斷發生的血讓楊雲和他手下的人徹底清醒,亂世必用重典。這個時候楊雲才深深體會到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於是,在楊雲的倡導下,各縣縣衙改變了之前那種溫和的態度,在多次勸導仍然不聽的情況下,各顯縣衙都抓了許多。,頭鬧事的人。
對於那些身上帶著血案的人,個性毫不留情地採取了鐵血手段。甚至有些罪大惡極的人。直接被推上刑場斬首示眾。
鮮血終於讓這些鬧事的難民清醒過來,他們開始學會。和原三縣居民和睦相處。
緊接著封坑又出 台了一些政策對於一些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的難民,乾脆把他們趕出封地去。
此外,楊雲還根據歷史經驗,將每三十戶人分成一個組,每個組內的百姓相互監督。若有違反規定的行為,採取「株連」的辦法,大家一起受懲罰。
再懲罰過一些鬧事的人之後,各組的難民開始相互監督,一起給那些刺頭施加壓力,把他們的違法想法消滅在萌芽之中。
當然,楊雲也知道。一味強壓是不行的,所以緊接著,楊雲又宣布了幾個,讓災民們感覺比較滿意的命令。
各縣衙都發出告示,不管是新來的,難民還是原住居民。大家都是平等的,都享有同等的權利。
楊雲封地的三個縣,以前都沒有什麼大地主,前一段時間。各縣縣衙打擊了一些無良的地主。將他們的土地收歸朝廷。
對於那些遵紀守法的一些小地主,個性宣言拿出錢或者給予一些好的政策,把他們的土地也換了過來。
所以到目前為止,封地三個縣的土地,基本上都歸個縣縣衙所有。各顯縣衙都出 台了政策,將這些土地承包給所有的百姓。
百姓門走承包的土地,出了繳納很低的稅收之外,其餘的都歸種地百姓自己所有,這樣一來大大調動了大家種地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