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抗日之我為戰神 > 第三百九十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

第三百九十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

2023-11-09 11:50:31 作者: 風雪雲中路
  而且大學收費雖說不算昂貴,但也不是普通的家庭,尤其是占中國大部分的農民家庭可以問津的。學費很貴出來又很難找到工作,付出與收穫很難成正比。工科學生,不像文科生學而優則可以仕,如果不能留校或是出國進修,很難找到滿意的工作,這就更加限制了學習工科的人數。

  有限的畢業生,又偏重在輕工業、採礦、鐵路、化工等國內可以就業,主要是輕工業和交通方面,真正重工業急需的人才數量很少。冶金、機械、動力、材料、造船等專業畢業生的數量,更是奇缺無比。

  不僅無法滿足國內開展的大規模工業建設需要,而且也已經影響到了中國在一段時間之內的發展。這些人是重工業的底子,沒有這些人也就不可能建設重工業。即便買來工業設備,也無法發揮應該有的效應。

  單靠那些人文科學的大師,無論他們的名譽在顯赫,他們的學識水平再高。也無法真正的為國民經濟建設發揮任何的作用。富國強兵離不開工業,建設現代化的工業,更離不開大量的理工科人才。

  那些所謂的學者讓他們研究歷史、文學可能建樹頗多。但是無論他們在妙筆生花,那些歷史、哲學、人文科學對工業化建設,卻基本上沒有任何作用。國家的發展離不開這些人,但是這些人對建設現代化的工業,打造真正的工業強國,基本上起不到什麼作用。

  一個國家的建設與發展,能靠研究歷史與自然科學,還有什麼社會學嗎?這些東西能使得一個國家真正走向富強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至於美英的全科模式,雖說培養出來的學生質好於蘇聯模式。但是在基礎薄弱的情況之下,培養的速度和數量遠遠趕不上需要。

  這種情況之下蘇聯模式,就成了唯一的選擇。也許當初唯一的錯誤,就是將綜合性大學的數量壓縮的太低了。將幾個著名的綜合大學,分拆的過細有些傷了元氣,再想恢復相當的困難。

  不過在整個國民教育體系薄弱,國內文盲占據絕大多數的情況之下。壓縮文科專業,重點發展理工科,尤其是最急需的工科專業,也就成了必然的選擇。而且楊震絕對不認為將當時的教會大學,收歸國有是一個錯誤。

  在一個大學生比金子還要珍貴的年代裡面,國家建設、國防建設最急需的理工科學生,自然要占據優先地位。在這個前提之下,其他所有的學科都要讓步。因為沒有這些人才,根本就無法建立現代化的工業基礎。

  當回到這個年代,東北根據地開始大規模工業建設的時候,楊震是真正理解後世開國領導人的苦衷了。一方面是建設現代化工業,尤其是急需的國防工業大規模的開始建設。一方面是工科人才巨大的缺口,有限的人才遠遠無法滿足需要。

  眼下根據地工業建設,除了設備進口因為資金以及美國出口方面的限制,進展並不快之外。最大的困難,就是合格的工科人才奇缺。你總不能讓一個學文學的,卻搞石油勘探。讓一個搞自然科學的人,去研究飛機發動機設計。

  即便從關內動員來的理工科畢業生,也只能暫時勉強滿足最低需求。在除去其中搞基礎研究的理科人員,剩下的工科人才數量低到無法忍受的地步。人才的困境,不僅限制了工業建設的速度,甚至還影響到了部隊的現代化建設。

  所以楊震在選派留學生的時候,在逼迫無奈的情況之下,也只能向這些方向傾斜。將最急需的工科方面,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冶金、化工、地質、機械、造船、動力等工科專業,有一樣就學一樣。

  書到用時方恨少,人到用時也一樣方恨少。在自己已經既定目標之下,楊震實在無法忍受國內大學慢吞吞的培養模式,以及慘到極點的數量。要是等待國內的培養模式,就算那些大學畢業生全部到東北工作,恐怕也滿足不了需要量的十分之一。

  當初在選派留學生的時候,文科和自然科學專業,他堅持一個沒有選擇。而在與中央打通聯繫之後,他直接致電中央,希望眼下在蘇聯留學的全部都改學理工科。不要去學什麼戲劇、哲學、自然科學等建設現代化國防事業,根本就用不上的東西,哪怕就是學農也好。

  他並不認為研究這些東西,是現在的當務之急。而且關內的那些大學,類似的科系和學生已經足夠多了。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解決工業建設最缺乏的人才方面問題。剩下那些等到以後,依託國內大學培養已經足夠了。

  不過眼下雖說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開頭,但楊震依舊認為現在派出去的留學生,數量遠遠滿足不了需要。除了想辦法與蘇聯溝通之外,他也在不斷的想辦法自己培養。他這個手伸的過長的東北局第二書記,除了軍事問題之外,所有的教育工作當仁不讓的接手過來。

  搞的中央調來的東北人民政府主席,東北局第三書記,幾乎成了他的辦事員。教育和對外談判,這兩項工作基本上是由他親自主抓,別人根本就插不上手。儘管總指揮和那位主席對於他的越權和獨斷專行,並沒有多說什麼,也在一直支持他。

  但是在教育上持續巨大投資,也多少讓那位主管東北工業建設以及財經的黨內經濟專家,感覺到壓力巨大。即便眼下有美國人的部分貸款也好、援助也罷,但在戰時首先要保障的浩大軍費開資,已經讓東北根據地的經濟多少有些不堪重荷。

  在幾經苦戰之後,抗聯眼下控制的地區,面積雖然占據了東北大部分,但是整個東北精華的南滿,還是控制在關東軍手中。地廣人稀、經濟基礎薄弱,以農業區為主,政府的財政來源稀少,是眼下抗聯根據地主要的情況。

  在加上中國歷史上,即便當年洋務運動也趕不上,幾乎可以用開天闢地來形容的大規模工業建設,所要投入的巨額資金。還有戰場上那些被打爛的城市重建,鐵路線與公路線的維修,機場的建設。東北人民政府的財政,幾乎年年都是一片通紅的赤字。

  如果不是眼下美國每年給的那筆貸款,恐怕早就揭不開鍋了。在眼下又增加這麼大一筆教育經費支出,更是壓的財政喘不過氣來。眼下每年的教育經費支出,幾乎沒有比軍費少太多。這還是全軍供給制,如果實行薪金制,恐怕東北的財政早就破產了。

  儘管那位主席曾經多次找過楊震,希望能削減一些留學生數量,哪怕是眼下暫時減少一部分,讓東北經濟喘口氣。等到目前的工廠都投入正常運轉,投入數量略微減少一部分之後,他想增加多少都沒有問題。

  但最終楊震還是說服了他,非但沒有減少留學生的選派人數,在從四二年開始,反倒是每年數量在原有翻一番的基礎上,改為翻兩番。用楊震的話來說,只要蘇聯人接收,就盡肯能多派。無論是學什麼,只要是理工科都可以。

  哪怕就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內,暫時用不上的造船和船用發動機專業也要派人學。蘇聯人用二十多年實現了工業化,咱們現在雖說還沒有那個能力,但是要為不遠將來的全國工業化進程打下最牢固的基礎。

  也正是對教育的如此重視,所以對此次蘇聯大學東遷,楊震看的相當重。只要蘇聯人同意這些學校對中蘇兩國學生,在招生的時候同等對待,他這個第二書記就堅決支持。儘管他明知道這幾萬蘇聯大學師生抵達東北之後,會帶來多大的負擔,更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但在中央的支持之下,楊震與那位老資格的東北人民政府主席,最終還是咬牙答應了下來。中央也特地從陝北,撥過來一千兩黃金、十萬銀元。而這筆經費幾乎是今年山東軍區,從招遠金礦為中央籌措的經費七成,外加中央從東北局上繳的經費之中結餘的全部。

  中央還將延安自然科學院,所有的學生連同稀少的教師一同都轉到東北來。同時協調各個根據地選拔學生,只要完成高中學業的學生,儘可能的選送東北。淪陷區的類似學生,只要能夠動員出來也要儘可能多的選送東北。

  蘇聯人在國內物資匱乏,出於減輕國內負擔以便可以集中更多的物資,用於前線的想法,也嚴格的履行了協議。甚至不管中國方面負擔的情況之下,還超額完成了當初的協議。當然在某些方面,他們也做了一定的手腳。

  比如說四三年遷移過來的幾所大學,以文學、農學、醫學,以及部分工科和師範類為主。

  真正搞基礎研究的理科,大部分還是放在了國內。這樣蘇聯人即減輕了國內的負擔,也儘可能的避免了可能的人才外流。

  但不管怎麼說,也給了楊震借窩下蛋的機會。而且也算是天隨人願,可能是蘇聯人認為他們的中國同志,不會在這個時候培養根本沒有用處的造船技術人員。此次全部遷移到東北上課的唯一一所蘇聯大學,正好是專門培養造船行業的列寧格勒造船工學院。

  在四二年這所大學遷移到東北之後,楊震第一時間便組織了一批已經完成俄語進修的學生報考。結果在戰爭年代,因為一切保障前線,而蘇德戰爭又是以陸戰為主,從四一年開始就沒有招生。前幾屆的在校生又很多去了前線,而顯得空蕩蕩的這所學院在一次被塞滿的時候,裡面的學生已經變成了中國人為主。

  沒辦法第一年抗聯就選送了一千二百名本科學生,九十多名研究生。這麼一下來,這所蘇聯造船學院除了教授是蘇聯人之外,學生中國人反倒是占了六成。而且每個學生基本上都享受到了特等教育,因為該校現在師資力量異常的充沛。可以做到五十名學生,配備兩到三個教授級人物教學。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