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抗日之我為戰神 > 第二十四章 高中生也是計劃使用

第二十四章 高中生也是計劃使用

2023-11-09 11:50:31 作者: 風雪雲中路
  當初在設立東北大學時候楊震提出的意見,東北局還是很重視的。儘管不知道他這位除了自己所分管軍事方面,以及中央指定其管理的對外談判之外,對於其他事情基本不發表意見的第二書記,為何這麼重視教育。但他在這一方面的思路,還是被東北局最終採納。

  考慮到楊震的思路,東北局和東北人民政府幹脆將原有的計劃擴大了許多。除了原有已經準備組建的東北大學,又針對目前的急需組建了一批專科學院。同時在可以承擔的範圍之內,將哈爾濱工業大學和醫科大學的招生規模,擴大了一倍。

  現在東北大學目前正在組建,原來的哈爾濱醫科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已經陸續開始複課。在加上同時組建的哈爾濱財經學院、齊齊哈爾外國語學院、東北師範大學,還有正在籌建的東北機械工業學院、東北冶金工業學院等一批專科學院,還有為了培養高級技術工人正在籌辦的各種專科學校。

  就連郭邴勛的那位剛到根據地的老父親,連多年未見面的兒子都沒有見到一面,就被總指揮拉去在偽滿哈爾濱鐵路專科學校的基礎上,組建培養急需鐵路和橋樑人才的交通學院。

  而考慮到根據地內目前存在著的師資嚴重不足的問題,除了從關內來東北的講師和教授,以及各專業的畢業生之外。東北局還想方設法,從蘇聯方面聘請了一批從東遷的各個大學,疏散到西伯利亞的講師。

  甚至從美國也高薪聘請了幾十位工科教授和講師,尤其是華裔的教授和講師成為首先聘用的目標。彭定傑在美國工作的重點,除了與美國人交涉所需各項物資之外,另外一個新的任務就是想方設法的動員這些人回國任教。

  現在各方面對知識分子的需要,已經到了求賢若渴的地步。在大學生數量嚴重不足的情況之下,偽滿國高畢業的學生也成了搶手貨。而隨著這些學校組建計劃開始展開,眼下那些高中生明顯相當的不夠分。

  再加上軍區理工大學、軍區軍事醫學院兩所部隊高等院校,軍事指揮學校、炮兵學校、裝甲兵學校、飛行學校一系列軍事專科學校。還有部隊每年招收的,對文化程度要求比較高的技術兵種。以及正在建設的,需要培訓大量技術工人的各個大型工廠到處都需要知識分子。

  眼下整個根據地,別說高中畢業生,就是國中畢業生都是供不應求。東北局書記處的幾個書記,軍區項主任和高禹民那裡,天天有各部門的負責人去要人。甚至在有的時候,都達到了門都推不開的地步。

  現在整個根據地內實行的都是計劃和半計劃經濟,整個根據地內的高中畢業生也一向是按照統一計劃,按照分數線使用的。所有的高中生以及初級師道學校畢業生,都要統一參加高考,按照分數線的標準來統一分配使用。

  每年的高中畢業生,軍事學校招收多少、選派留學的多少、在根據地內升學的多少,部隊可以招兵的多少,都是有著嚴格計劃的。所有的分配指標,都是由東北局和東北人民政府根據畢業生的數量,統一根據分數線研究的。至於大學生分配,那是由書記辦公會決定的。

  今年的計劃在七月份就已經分配完成,現在額外調劑三百名高中畢業生,多少有些為難。好在新區的偽滿國高畢業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不足。雖說這些人還沒有列入分配計劃,但是從各縣之中挑出三百人,補足原有的按照計劃升學的數量,還是沒有問題的。

  這三百名調劑給航空兵的今年高中畢業生,原本都是準備調劑組建交通學院的,結果被一紙命令全部調到了航空兵。氣的原本就不同意在學生之中招兵,現在又被東北局委派組建培養急需鐵路人才交通學院的郭邴勛老父親。找到正在收拾行裝,準備離任的李主任那裡大吵了一頓。

  也許是在四川待的時間多了一些,這位性格越老越辣的老人。態度很堅決的告訴李主任,要麼把他被徵集去當兵的學生調回來,要麼他收拾行李馬上就返回四川。別說別人,就連兒子他都不想再見了。

  最終還是總指揮親自出面,苦口婆心了大半夜工作,以及親口保證從新區的偽滿通遼國高和師道學校的畢業生之中,調劑五百人給他,才總算做通了老人的工作,讓老人留在了東北工作。

  李延平想辦法調劑給航空兵的這三百高中畢業生,儘管提出了不少的要求,但是確實已經是最大的努力了。年初的時候,熊大縝為了多要一些國高畢業生培養作為技術工人,還被楊震指著鼻子狠批了一通。

  而軍區今年分配給航空兵,可以從高中畢業生和師道學校畢業生之中招收入伍的新兵指標,也不過才一百七十人。就這麼一點數量,還是考慮到他們那裡技術密集型的特殊情況,而給予了特殊的照顧。

  裝甲兵那裡才給了一百不說,中間還被裝備部給截胡了十五個人。氣的陳翰章在通遼前線發電報給熊大縝,兩個人你來我往在電報上吵了整整大半個月。甚至連高禹民這個政治部主任也跟著倒霉,被老戰友陳翰章在電報上狠狠的給罵了一頓。

  儘管因為楊震的這道命令鬧出了不少的風波,但好賴按照楊震的要求,用了足足一個月的時間,去英國學習的隊伍嗎,是七拼八湊的組建了起來。只不過這些人只是一個初步的選擇,至於真正能挑出多少來,還需要經過政審之後才能確定。

  這是李延平給航空兵要來這三百名高中畢業生之後,唯一的要求。用李延平借用楊震的話來說,去資本主義國家學習的幹部、戰士,必須要政治合格,軍事過硬才可以。百分之一百的可靠性都不行,要百分之二百才行。

  被抽調出來的這些幹部和戰士,一邊在等著政治審查之餘,一邊在突擊學習英語。而那調撥來的三百名剛剛穿上軍裝,興奮勁還沒有過去,還在和那些教他們學習英語的翻譯一起突擊學習技術,熟悉航空兵的裝備和戰術。

  只是現在將航空兵搞的雞飛狗跳,有些拔苗助長,一股腦的只想著把英國人的先進經驗學習到手。至於對日進行戰略轟炸的轟炸機來源,壓根就沒有對英國人抱多大希望,還是將主要的希望放在美國人身上的楊震還不知道。

  他一直惦記的這三種,原本以為只能空垂涎三尺。但現在已經淪落到自己還得向美國人要飯,根本就沒有餘力大量援助給自己的英國人。會將這三種戰略轟炸機中斯特林轟炸機,會在半年之後大量的援助給抗聯。

  在日本人連續攻占馬來亞、新加坡、緬甸,並將刺刀已經頂到印度胸口上之後。在東南亞戰場上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尤其是日軍隨時有大局進攻印度可能性的英國人,比美國人更加急迫需要抗聯緩解其在戰場上的壓力。

  一貫是壓力越大,動力也就越大的英國人出手,在剛一開始的時候,甚至比美國人還要大方。第一批就給了一百二十架斯特林轟炸機,還有一百架颶風戰鬥機,一百六十架布倫海姆輕型轟炸機,七十架惠靈頓中型轟炸機。

  而且隨著美國人的參戰,日本人攻進印度、澳大利亞,並在印度和澳大利亞控制了相當一部分領土,並與英澳軍形成長期對峙,誰也奈何不了誰。英國人援助抗聯的力度,也越來越大。雖說都是其淘汰的裝備,但是對付日本人是足夠了。

  颶風戰鬥機、斯特林戰略轟炸機、惠靈頓中型轟炸機,布倫海姆輕型轟炸機。十字軍巡洋坦克、盟約者巡洋坦克,馬爾蒂達二和瓦倫丁步兵坦克,數量雖說比不上美國貨,質量上也和美國貨有些差距。

  英國人甚至用自己的這些二手貨鼓動美國人,很是替換了一部分美國人原本援助給抗聯的,性能比他們自己製造坦克要優良的M四中型坦克,M三輕型坦克,以及各種戰鬥機和轟炸機。

  但不管怎麼說,在時間上卻是比美援還先到位。而且在整個四二年,數量也一直超過美國人。雖說英國的援助以飛機為主,地面的裝備數量並不多,只有千餘輛英國製造的坦克。但那些重轟炸機,對於抗聯來說真的是解決了燃眉之急。

  而英國人援助斯特林重轟炸機,雖說性能上與美制重轟炸機還有些差距。其英制計量和計算單位,也給抗聯在使用上,帶來了不少的麻煩。至少加侖和磅這種英制計量單位,對於抗聯來說還是很陌生的。

  而且這種大型四發轟炸機,因為自身整體結構的原因並不適合改裝特種飛機,尤其是無法投擲一些特製炸彈和大噸位的炸彈。除了拆除掉載彈倉之後改為滑翔機牽引機之外,平時只能單純的作為轟炸機使用,用途遠沒有美制轟炸機那麼的廣泛。

  卻是抗聯在對日轟炸使用的幾種轟炸機之中,第一批大批量抵達抗聯的轟炸機群。在最終的裝備數量上雖然不如美制B二十四轟炸機,但是也占據了抗聯戰略轟炸機群的三分之一。

  在美制轟炸機大批量抵達之前,這些先行抵達的斯特林轟炸機,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內承擔了對日轟炸的主力。直到四三年年底,美國人援助的大量B二十四轟炸機到位之前,因為數量上的原因,一直是承擔抗聯對日轟炸的主力轟炸機。

  即便是美制轟炸機大量的到位,但是這些數量充足的英制重轟炸機,也沒有像他們留在英國本土的同伴那樣被轉入二線。或是充當教練機,或是充當滑翔機牽引機,而是與美制轟炸機一同,成為抗聯對日轟炸的主力。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