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做一些文章
2023-11-09 11:50:31 作者: 風雪雲中路
「只是眼下連戰連敗,連烏克蘭這樣的重工業基地和農業基地都丟了,損失的裝備成千上萬,動不動一場戰役就丟掉幾千輛坦克,上萬門大炮。對所有物資的渴求,幾乎已經超過重慶的蘇聯人。會任由美國人對我們的援助順利到達我們手中,他們可能不從中剋扣甚至占為己有嗎?在我看來,恐怕是很難。」
「按照蘇聯人的性格來說,剋扣甚至是明搶美國人給予我們的物資,是一個必然的事情。如果我們沒有一個反制的手段,那麼我們將會成為一塊任人宰割的魚肉。有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甚至是沒完沒了。美國人通過蘇聯方面,援助給我們的物資,我們能得到其中的十分之二三就已經不錯了。」
聽到楊震的這番話,李延平深以為是的點了點頭,但隨即又搖了搖頭道:「那你說我們怎麼辦?我們目前對外通道,都掌握在人家手中。如果他們從中間下手,我們一點反擊的能力都沒有。現在是我們有求於他們,而不是他們有求於我們。也就是說人家搶我們的物資,我們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還手之力。」
對於李延平的擔憂,楊震沉思了很大一會,突然道:「老李,不是一點辦法沒有。有些事情,是需要事在人為的。只要我們想辦法,我們就有反擊與應對他們的手段。老李,你說蘇聯人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麼?」
「坦克和大炮咱們固然沒有辦法補充給他們,但是其他的物資上未必沒有還手的餘地。一些可攜式的反坦克武器,糧食以及肉類,還有他們遠東地區奇缺的煤炭,都是可以成為我們制約他們的一種手段嗎。」
楊震的反問,讓李延平呆了一下後道:「雖說蘇聯人一直在對我們隱藏失敗的真相和損失,在他們那裡蘇聯紅軍一直是所向無敵的,眼下最多遭受一點小挫折而已。日本人的廣播,不過是他們為他們盟友吹噓而已。」
「相對來說,戰場上的德國人的損失是很大的,紅軍的損失都是極小的。但我們通過日本人鼓吹盟友的廣播裡面,還是收集到了不少的有用消息。雖說不見得都準確,但是我想其中至少有七成是真實的。」
「按照日本人廣播裡面蘇軍的損失數字來看,蘇聯人現在是什麼都缺。從飛機到大炮,從坦克到反坦克武器。至於輕武器嗎?我看以蘇軍目前的儲備來說,應該還可以維持的。彈藥的使用,也應該勉強可以對付。畢竟這些東西,蘇軍在戰場的儲備量就很大。生產起來,也不像重武器那樣的繁瑣。」
說到這裡,李延平多少感嘆了一下道:「我真不知道蘇聯人這仗是怎麼打的。按照日本人的宣傳,打上一個折扣,這損失的數字也實在夠驚人的了。一個星期都不到,德國人就打到了列寧格勒了。」
「戰爭全面爆發,才幾個月的時間被俘人員已經達到了幾百萬。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以及波羅的海地區,基本上丟失於餘燼。在加上戰場上永久損失的人力,估計戰前蘇聯編練的軍隊,恐怕已經丟了三分之二。至於損失的裝備,足夠讓一個國家破產了。」
「一個明斯克戰役,最強大的西方面軍灰飛煙滅。眼下剛剛結束的斯摩陵斯克戰役,如果德國人的戰報是真的話。僅僅這一戰,蘇軍被俘了將近四十萬人,損失的坦克達到了四千輛,各種火炮近五千門,甚至比絕大部分國家裝備的坦克和大炮還多。」
「而現在正在進行的基輔戰役,整個蘇聯西南方面軍已經被合圍。按照蘇德戰場上目前合圍戰的慣例,被合圍的這幾十萬蘇軍,恐怕突圍出來的可能性幾乎沒有。恐怕被合圍的蘇聯西南方面軍,能突圍出來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這仗幾乎是打一仗,敗一仗。按照德國人公布的戰果來看,目前蘇軍戰前生產的那些裝備,恐怕幾乎已經被敗光了。如果這場戰爭還是按照現在的態勢去打,恐怕到年底他們連莫斯科都可能丟了。」
「如果戰爭初期的失敗和混亂,可以用沒有防備來解釋。但眼下的這種局面,這個藉口就是已經無法解釋的了。我真不明白,他們這些戰鬥是怎麼打的。這也就是地域寬廣,人口眾多的蘇聯,換了其他任何一個國家,按照蘇軍目前的這個損失早就崩潰了。」
李延平很是不明白,為何在他眼中強大的蘇聯紅軍,會在戰爭打響之後敗的這麼慘。要知道蘇聯紅軍在中國相當一部分人之中,尤其是有著留蘇經歷的人之中,代表著強大兩個字。如果換一個詞形容,那就是戰無不勝。
眼下的戰局打成這麼一個樣子,曾經是他們眼中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被如此摧枯拉朽的摧毀,幾十萬、幾十萬的被合圍、圍殲。讓他們這些在蘇聯留學,或是體會過蘇軍強大的人,幾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而對於李延平來說,眼下的態勢無疑於是很難接受。
對於李延平的回答,楊震搖搖頭。李延平的答覆,幾乎是等於沒有。至於李延平的惋惜,楊震也沒有回答。大清洗打碎了蘇軍的腦袋,那位蘇聯領袖的不懂得放棄,固守於一城一地的得失又束縛了蘇軍的手腳。
火箭式提拔的各級將領,在大肅反的威脅之下,養成了只唯上的習慣。再加上戰術思想的落後與呆板,部隊盲目擴充訓練上的不足。坦克與火炮的數量雖多,但是缺乏足夠的技術人員,牽引車,以及通訊設備等一些必要軟體。
在加上那位領袖的胡亂指揮與更注意政治影響,這仗能打贏就怪了。蘇軍要想真正的從目前的困境之中走出來,除了他們那位領袖接受事實,不在胡亂指揮之外。就要等到眼下這批在戰火中走出來的將領,真正走向成熟,以及他們在戰爭之中學會戰爭,至少學會防禦的那一天。
楊震沒有回答李延平的疑惑,但他腦海之中根據李延平的疑惑,湧現出來的「通訊設備落後」這句話,卻是讓他突然眼前一亮。按照他所熟知的歷史,蘇軍在二戰之中所有的通訊設備。
大到大功率無線電台,小到步談機、野戰電話,都是美國人援助的。蘇聯人薄弱的電子工業基礎,無法為他們提供足夠的通訊保證。沒有了美國人的援助,他們的通訊能力至少要削弱三分之二。
很明顯一旦美國人減少這方面的援助,是在戰爭初期在通訊設施過於落後與嚴重不足方面,吃了大虧的蘇聯人根本就無法接受的。而恰恰抗聯又有生產蘇軍急需的新式電台的能力,只要原材料得到保證,年初為補充關內部隊,而經過擴建的無線電工業的產能足以滿足蘇軍的需要。既然有這麼一個前提,那麼自己是不是可以在這方面做一些文章呢?
琢磨了一下之後,楊震抬起頭來道:「老李,我記得你曾經和我說過,美國軍事代表團在參觀咱們部隊的時候,曾經對我們裝備的各種步談機,表示出濃厚的興趣,還曾經談起要引進生產技術是不是?」
「還有美國人對我們的火箭筒與無後坐力炮,也表現出相當濃厚的興趣。蘇聯人在戰爭爆發之後,也不止一次的要求我們為他們提供部分成品。我看我們是不是可以在這幾方面,做一些文章?」
雖然不知道楊震怎麼問起這件事情來了,但李延平卻點了點頭道:「不是要,而是已經從我們這裡引進走了生產技術。所有步談機的生產技術,他們已經全部購買,用以交換我們急需的一些設備和物資。這個事情,去年年底就已經商定了,年初便已經履行完畢了,你怎麼會忘記了?」
聽到李延平的回答,楊震拍了拍腦袋道:「你要不說,這件事情我還真忘記了。這個協議還是我去皖南之前和皮爾遜那個傢伙簽訂的。咱們用這個技術,引進了美國幾種柴油發動機的技術。」
總算想起來,並很快有了一定主意的楊震對李延平道:「老李,今天你不要去。等到三天之後,你去找那個皮爾遜告訴他們,我們距離蘇聯的直線距離要比美國進的多。美國雖然有龐大的商船隊伍,但眼下還要急於運輸援助蘇聯和英國重裝備以及物資。」
「如果每節省一噸的運力轉運重裝備,前邊的蘇聯軍隊與英國軍隊,就可以多得到一輛坦克或是一架飛機。如果他們援蘇的物資,有部分從我們這裡出,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與生產設備。還可以節省產能,用於武裝同樣可能需要這些裝備的美國軍隊。」
「你和他們商議一下,他們預定提供給蘇聯人的通訊裝備,由我們負責提供。美國人只負責向我們提供一部分我們目前所缺乏的原料,以及生產這些設備的所需要增加的設備,至於成品還是由我們負責生產。還有部分高射與反坦克武器,如果可以的話,最好也是照此辦理。」
楊震的這個天馬行空的想法,讓李延平不由的一愣的同時。很快便明白他用意的李延平,抬起頭看了看楊震道:「你說的是通過這個辦法,來遏制蘇聯人?按照我們目前的產能,如果原料充足的話,倒是沒有什麼問題。」
「只是我們的產能沒有問題,這只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方面。但關鍵是美國人那裡會答應嗎?蘇聯方面會同意這個建議嗎?畢竟對蘇援助的是美國人,不是我們自己。蘇聯人還沒有向我們求援。說實在的,我們也沒有什麼能力去幫助眼下的蘇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