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抗日之我為戰神 > 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

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

2023-11-09 11:50:31 作者: 風雪雲中路
  只是那位總司令對於第二游擊區上報的從水陽江一線逃脫的新四軍數量壓根就不相信,堅持認為那些都是小股部隊。是為了他們目前已經被困在旌德山區的主力,吸引國軍注意力,而採取的佯動行動。他們的主力,一定還在旌德山區。

  他不僅沒有將這個情報下發,甚至還不斷的催促各部隊抓緊時間對旌德東部山區進行清剿。要是他早一點將這個情報下發,恐怕無論是方日英還是王永樹,都不會放過從自己眼皮子底下溜走的這千把人的。

  至於那位上官總司令此時究竟是怎麼想的,是不是像表面上看的那麼簡單和固執,恐怕就只有問他自己才知道。但不管怎麼說,他的固執至少是在這個時候幫了楊震的大忙。部署調整上的緩慢,讓楊震在後面的行動之中,雖然也出現幾次險情,但大致還是有驚無險的順利度過長江,安全抵達江北無為境內。

  身後沒有追兵,楊震的行軍速度自然極快。當天凌晨的時候,便已經抵達牛欄嶺一線。儘管身後沒有追兵,前面探路的李明博也沒有發回發現有敵軍攔截的匯報。但楊震卻還是拒絕了幾個團以上幹部希望能夠短暫休整的建議。

  在楊震看來,至少現在牛欄嶺一線並不是休整的最好地點。這裡距離三溪以及蔡家橋一線,包括星潭一線還是太近。自己帶著部隊兜了這麼一個大圈子,又兜回原地。就是為了從敵人最想不到的地方突圍,以便徹底的擺脫敵人。

  指了指地圖,楊震對著身邊的幾個團以上幹部道:「我們現在還不宜休整,在天徹底的放亮之前,還要儘可能的向北靠過去。赤坑山一帶山高林密,山地縱橫。向北可以直接進抵青戈江南岸,向西可以進入黃山山脈。而且我們在那裡也有一定的基礎,到了那裡我們再隱蔽休整。」

  「至於牛欄嶺一線,這裡縱深太淺,距離三溪和蔡家橋一線的敵軍距離還是有些近。我們爭取清晨抵達赤坑山一線。敵人不會甘心我們從他們手中溜走的,想必這個時候他們已經開始調動。」

  「不過從地形上看,他們在下一步的作戰之中,應該會將重點放在防止我們向西進入黃山山區,不會將下一步兵力部署調整的重點放在北面。我們必須趁著敵人摸清我們確切的動向之前,儘可能的向深山區靠攏。」

  「我們現在給養消耗的很厲害,彈藥奇缺。在渡過青戈江之前,我們要儘量的避免與敵打遭遇戰。我們在赤坑山想辦法補充部分給養之後,休整兩個小時。然後全力北上,在路上至少在渡過青戈江之前,我們不會在有休息的時間。」

  「一夜的山地強行軍,部隊的確已經是異常的疲勞。但我們出現在三溪至蔡家橋一線的公路上後,勢必要打亂敵軍的部署。如果我們不能趁著敵人調整部署的混亂期,儘快的渡過青戈江,等敵人反應過來,我們將再無突圍的可能。」

  「軍部和主力已經突破水陽江一線,可以說已經徹底的脫離了三戰區的合圍。但水陽江一線槍聲這一響,就算三戰區上下都是傻子,也該明白我們的戰術意圖了。在加上我們在三溪至蔡家橋一線那一戰,恐怕下一步這個三十二集團軍會全力以赴的對付我們。」

  「所以,對於我們來說,要儘可能的行動迅速,儘可能的減少休息的時間。告訴部隊堅持一下,現在比的就是雙方的意志力。我們疲勞,被我們來回調動的敵軍更疲勞。只要我們堅定意志,下定決心就一定能夠在敵軍重新調整部署之前,突圍出去。」

  「我們的兵雖然少,彈藥也所剩無幾。但是我們相比主力也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基本上沒有非戰鬥人員,所有的人都是戰鬥兵員。彈藥雖然缺乏,但是裝備卻是並不缺乏。雖然攻堅能力略顯得不足,但是山地行軍作戰卻是我們的強項。」

  「我相信只要大家能夠克服疲勞,我們就一定能夠安全的突出去。大家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組織。我請同志們相信我,只要大家服從命令,我就一定會把大家一個都不少的帶出去。」

  說到這裡,楊震將地圖遞給身邊的葉超後,看了看面前黑黝黝一片的牛欄嶺,對著馮達飛和兩個團長、政委道:「到赤坑山一線後,你們選拔一批本地出身,熟悉那裡地形精幹人員,想辦法到山下的村子之中,購買一批糧食。」

  「部隊要連續趕路,肚子裡面沒有食物可不行。而且我們在北上的時候,要儘可能的隱蔽自己的行蹤,所以這也許是我們在北渡之前,至少是渡過青戈江之前,最後一次有機會補充給養了。」

  「另外在行軍的時候,遇到村莊儘可能的要避開。儘量挑選山林地帶行軍,不要與當地居民有接觸。如果在路上與百姓遭遇,不管什麼人,都要帶上一起走,到達蕪湖境內的時候才放掉。這一路上都是山地,可能遭遇到老百姓應該不會太多。」

  「還有,在補充給養的時候,儘量找老關係戶。實在不行,就化妝購買。儘可能的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總之一句話,那就是小心,再小心。要做到在敵軍的地圖上,我們的蹤跡徹底的消失。」

  幾個幹部聽到楊震的話,儘管有些遲疑,但楊震的命令卻依舊被毫無保留的執行了下去。對於這些團長、政委來說,在眼下時局之中,這幾天的經歷已經告訴他們,聽這位年輕政委的沒有錯。這位政委的謹慎,也沒有任何的錯。

  自己手頭的實有兵力不過千餘人,這麼一個小部隊在周邊數萬大軍之中,一旦暴露行蹤,將會立即陷入滅頂之災。主力跑了,如果自己這支小部隊再跑掉,那位信誓旦旦的上官雲相沒有辦法向他的上司交待。

  幾天的接觸下來,這些幹部對於面前這位年輕的政委信任,基本上幾乎已經達到了盲目的地步。儘管一夜的山地強行軍,已經讓這些馬匹都已經丟掉,或是交給主力的幹部與部隊同樣的異常疲憊,但對於楊震的思路,沒有人再提出任何的意見。

  實際上部隊疲勞,但在三天之內,總共加一起睡眠時間還不足四個小時的楊震也同樣的疲勞。自從星潭突圍之後,他的馬身上一直都馱著傷員,基本就沒有騎過。部隊徒步行軍,他也同樣步行。部隊休息的時候,他還要研究下一步的行動方案。實際上他比一般的幹部、戰士更加疲勞。

  甚至這種感覺,比在東北連續幾天幾夜無暇睡覺的時候更累。在東北有李延平、郭邴勛兩個一起同生共死的親密戰友與自己分擔。大部分的幹部又都是自己一手帶出來的,對自己的作戰風格很熟悉。命令一下達,根本就不用過多任何的解釋。

  而且幾年共同的戰鬥生活下來,各級指揮員對自己戰略意圖的領會也可謂是相當的到位。最關鍵的是,自己在東北苦心經營,雖然數量仍舊有不足,但卻培養了一批相當數量的合格作戰參謀。

  到了皖南,情況卻是與在東北截然相反。參謀業務水平差不說,與各級指揮員相互了解程度也不夠。一個月不到的時間,根本不夠與各級幹部,尤其是團以上指揮員有太多的了解。最多也就混了一個臉熟而已。

  最關鍵的本應該承擔主要軍事指揮責任的軍長,幾年的壓制下來,在指揮作戰的時候顯得畏手畏腳。而且多年的排擠生活,讓他與部隊多少有些隔閡。來皖南之前,他沒有想到皖南部隊的內部的問題居然如此之多。

  後世自己所知道皖南事變最終的結局,絕對不單純的是軍事上的問題,他更多的是深層次的原因。如果中央不臨時換將,將對這個事件前因後果都有一定掌握的自己臨時調到皖南,恐怕換任何一個人,也基本上是無力回天,這裡的內部矛盾太深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調來的人,如果在資歷上高過那位副軍長,但基本上軍事上水平都差太多。懂得軍事的,資歷又比不過那位副軍長。這也是中央為何對那位副軍長相當的不滿意,卻遲遲未能將其替換的原因。

  當然這個人物雖然難產,但也並不是沒有人可以代替。比如楊震在一二九師的那位赫赫有名的老師長,以其曾任紅軍總參謀長的資歷,以及其極高的軍事理論水平和極高的戰略戰術素養足可以勝任。

  但一二九師的位置極為關鍵。不僅承擔著掩護十八集團軍總部的重任,其所創立的根據地又處於聯繫幾大戰略區的關鍵位置,根本就離不開人。不僅僅自己的老師長,包括其他幾個能夠勝任的人,目前都是各大戰略區的主帥,也同樣的都脫不開身。

  作為抗戰時期參加工作的自己,雖然資歷也不深,年齡更是有些太過於年輕。但是在東北打出了不小的成績,最起碼軍事水平能拿的出手。而且以自己在東北的戰績,足可以壓制住一些人。眼下東北又因為正處於冬季酷寒時的戰略休整期,抽調自己過來還是比較恰當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