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三五章 從此世間少禍害
2023-11-09 09:02:57 作者: 終南道
曾經多次北上參加過攻打并州、涼國等戰事的猛將張翼,此時只剩一顆人頭被掛在南門外不遠處,那雙大睜的雙眼,似乎還在向城內的守軍訴說著心中的不甘。
被活捉的孟獲、王平、張嶷和吳蘭等人,還有此前便被擒住的兀突骨、吳懿、賈龍等人,皆被繩索縛了推在城外大軍陣前一一向城內的軍民亮相。其實,被俘的將領中還有張任和嚴顏等重量級的人物,但因為這二人一位已經被甘寧招攬過來,一位已經被送往臥虎城,所以便不會出現在成都城下。
如今的成都城內,對於張郃和太史慈而言,剩下的最有價值之人便是法正了。
不知道是不是司馬懿覺得法正太聰明了,還是別的什麼原因,總之這次逃亡之旅,司馬家沒有帶著法正一起。按照正常的推測,法正應該在城外大軍衝進城內時,隨著司馬防一起被炸成齏粉,也算是給司馬家陪葬。不僅僅法正要陪葬,法正的父親和爺爺以及一家老幼,還有其他城內的官吏們,都會給司馬防陪葬。
然而,明明可以長驅直入的各路攻城大軍,在阻攔下衝出城外的益州軍後,便又停下了進攻的步伐,繼續派出許多益州士兵向著城內的軍民喊話,貌似一點也不急於闖進成都城內搜刮一番。
平西王親自譜寫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曲,已經在晉國各軍中傳唱了好幾年,時至今日誰要是改不了身上的賊匪習氣,軍中的風紀督察官可不會跟大家客氣。就算成都城內有座金山,圍城的各路大軍在沒有得到聯合指揮部下達的命令之前,也絕對不會將半隻腳踏入成都城內。
苦苦在城中等候了一夜的司馬防,直到正午時分,仍然沒有聽到有大軍入城的動靜,這讓本來已經抱定必死之心的他有些不知到如何自處。
隨著城外「群眾工作隊」日以繼夜地喊話和動員,城中不少被司馬家愚弄的老百姓已經從最初成都被圍的巨大恐慌中走了出來。有些認識城外益州士兵的鄉親,趁著如今城內無兵駐守,悄悄地逃了出來,結果屁事沒有,還受到了城外大軍的歡迎和護送。
這一下,被憋在城中已經月余的益州百姓們膽子大了起來,有些本來家不在城中的百姓便開始撤離成都,結果沒有受到任何阻攔。城外的部隊甚至專門派出小股的部隊護送這些百姓重返各自的郡縣,防止他們遭受山中賊匪的襲擾。
不到三日時間,原本擠擠攘攘塞了一百五十多萬人的成都城,一下子空了七成,只剩下四十多萬富家大戶怕被城外的部隊掠了財物,依然堅持著不肯離開。這些傢伙,也真是要錢不要命的主,活該被司馬家拉著墊背。
第四日開始,守在城內的益州士兵開始一小股一小股地出城投降,凡是敢於攔阻的將領,很有可能被來自身後的刀劍當場殺死。到了這種時候,誰要還信將領的那一套鬼話,心甘情願地陪著司馬家一起去死,那真是腦袋被門給擠壞了。
一直等了五天,就連州牧府中的人都跑光之後,司馬防還是沒有等到攻城的部隊進入成都。這一下,這個老傢伙終於失去了耐心,他想著自己的子孫們此時已經逃進了鶴鳴山中,便有些不甘心地點燃了書房之中的那條火繩。
隨著火繩在哧哧聲中穿過門檻,鑽入地下,轟隆一聲巨響過後,司馬防所在的書房被炸的粉碎,然而爆炸也僅僅局限於此,並沒有再向著更遠處波及。
看著已經化成灰燼的州牧府後院,不遠處的法正自言自語地說道:「你非要拉著城內剩餘的百姓與你一起去死,卻不知道會落得一個咎由自取和作繭自縛的下場!看來你司馬家果然沒有胸懷天下的氣度,不過是慣於投機的國賊罷了……」
原來,城內守軍突圍失敗的第二日,沮授便潛入城內見了法正,將司馬家在成都城內埋藏了巨量炸藥的情況如實告訴了法正。此時沮授親來告訴法正這條絕密的消息,自然是希望法正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不要跟著司馬家再一條道走到黑。
法正是一名有謀略的士人,但並非司馬家豢養的死士。無論是從道義上講,還是從現實的出路考慮,法正都沒有理由棄成都城內的幾十萬百姓不顧,卻要選擇一條與司馬家死不悔改的絕路。正因為如此,法正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向晉國投誠,然後憑藉他的感召力,說服了城中的士卒,在這五日時間內,將成都城下埋藏的九十多萬斤火藥盡數起出送到了城外,唯獨留下了司馬防書房下的那一處火藥。
法正對於城外聯合指揮部最後這道命令非常贊同。毀滅成都城的危險已經解除,還是在司馬防不知道的情況下進行的。到了最後,如果司馬防心中尚存良心,那麼他就不會點燃那道火繩,自然不會將自己埋葬在劇烈的火藥爆炸之中。反之,如果司馬防仍然點燃了那道火繩,那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他想死,就去死吧!
成都城內州牧府發生的小範圍爆炸,不過是攻打成都城的一小段無關緊要的插曲而已。成都城內有了法正的協助和組織,就算司馬防化成了灰燼,也不會影響到這座擁有悠久歷史和豐富人文痕跡的城市投入到平西王趙興的懷抱。
世間無人知道趙興在上一世所看到的畫面,但趙興卻牢牢地記著那場山搖地動的巨大災難降臨到蜀中的時候,益州的百姓們是如何來面對這種災難的。在那個趙興曾經記得空間中,被埋在地底下的,他們悲傷的離去了;但尚在的人們,依然圍著桌子搓著麻將,似乎早已看透了生死離別的故事。
死了一個司馬防,對於蜀中而言,真是一件大好事!益州的百姓們誰也不欠,憑什麼要為司馬家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