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張玉大將軍
2023-11-09 07:00:52 作者: 腰間盤同學
大好的頭顱滾落在地,留在地上一串彩虹,徐輝祖一腳把勝保的頭踢下城牆,寶劍回鞘,目光掃向身後的其他將領,不怒自威的說道;「你們都是跟我幾十年的老人了,我想你們不像他一樣,心裡想著投降,誰要敢有這樣的想法,別怪我不念幾十年的兄弟情分。」
徐輝祖看著城下的兄弟,瘋狂的喊叫著要攻城,心中不由嘆息,繼續說道;「你們都是我徐家的舊臣,有跟我爹,也有和我一起成長的,我徐輝祖雖然不才,但是也知道忠義二字,徐家除了徐增壽這個畜生,就沒有怕死之人,徐家人的頭可斷,血可流,卻絕不做對不起皇上的事情,背主之事,我徐輝祖做不出來,所有人都給我做好防禦準備,誓死守衛青州,就算戰到一兵一卒,也不後退,我相信皇上的援軍,就在路上。將士們!隨我殺敵!」
徐輝祖不屈的精神,感染了在場的所有士兵,他們都大明朝的百戰勇士,新皇登基之後,對他們當兵待遇,可謂是翻了幾翻,以前都說好男兒不當兵,可是現在不知道有多少男兒在羨慕他們能夠在大明天子的手下當兵。
「願與公爺死戰,誓死保衛青州。」
在徐輝祖的影響之下,明軍的士氣再一次高漲,將士們各就各位,準備好火油,滾石、圓木、弓箭,做好準備,就等著敵軍靠近之後,狠狠打他娘的。
燕軍攻城的號角之聲,不斷的吹響,而就在臨淄城中,有一個道士在聽到的號角之後,嘴角露出什麼的微笑,看來看天,然後自語道;「真龍總算是來了,是我該出山的時候了。」
道士說完,轉身收起掛攤,消失在大街上,然後不知去向。
而就在燕軍大營,姚廣孝和顏良秦明等人正在發愁,坐在主將位置上燕王的大元帥張玉,正在發愁。
張玉之前說過,此人十分了得,是不可多得將帥之才,在燕王的手下,是和姚廣孝一樣的人物,在歷史上,的張宇對燕王去的江山,做出不可磨滅的功績,要不是他,估計燕王早就死掉了。
張玉,字世美,(這各表字,總是能讓人想起包大人,祥符(今河南開封)人,明朝靖難名將。張玉原為元朝樞密知院,後投降明朝,累功至燕山左護衛指揮僉事,隸屬朱棣麾下。他在靖難之役期間,奪取北平九門,升任都指揮僉事,並擔任燕軍先鋒,大敗南軍主帥耿炳文。後為燕軍中軍主將,在鄭村壩、白溝河兩次擊敗李景隆。
建文二年十二月(1401年1月),張玉參加東昌之戰,為救朱棣,闖入敵軍陣中,力竭戰死。永樂年間追封榮國公,諡忠顯。洪熙年間又進河間王,改諡忠武。
洪武二十七年張玉又隨征野人諸部。他作戰驍勇,又足智多謀,逐漸受到朱棣的器重。當時燕軍諸將,"張玉善謀,朱能善戰",被朱棣倚為左右手
建文元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張玉率兵奪取北平九門,並在三日內控制北平全城。都指揮使馬宣敗走薊州,準備復奪北平。朱棣採用張玉的計策,命朱能突襲薊州,殺死馬宣,並迫降遵化守軍。張玉又奪取永平、密雲,以二衛精銳充實燕軍,升任都指揮僉事。
八月,朝廷調集三十萬兵馬征討北平,以長興侯耿炳文為主帥。耿炳文命徐凱駐軍河間,又命潘忠、楊松駐軍茂州(今河北任丘),自己率大軍屯於真定(今河北正定)。張玉擔任燕軍先鋒,趁南軍慶賀中秋之時,襲破雄縣,而後在月漾橋設伏,生擒前來援救的潘忠、楊松,乘勝奪取茂州。他隨即又率輕騎窺探真定軍營,返回後對朱棣道:"南軍紀律渙散,應當迅速進擊真定。"朱棣遂率軍西進,並在無極召集眾將謀議戰略。
當時諸將都認為南軍兵馬強盛,建議駐軍新樂。張玉卻道:"南軍兵馬雖多,但都是新兵。我軍乘勝直趨真定,必能破城。"朱棣大喜。是月二十五日,燕軍在真定之戰中大破耿炳文,俘獲左右副將軍李堅、寧忠以及都督顧成等人,斬首三萬級。不久,張玉又擊敗安陸侯吳傑。燕軍軍威大振。
同年九月,曹國公李景隆繼任南軍主帥,率部進駐河間,準備攻打北平。江陰侯吳高則率遼東軍圍攻永平。朱棣與張玉定下戰略,決定先集中兵力援救永平,而後再回救北平。吳高聞聽燕軍來援,撤圍而逃。張玉率輕騎追擊,俘斬甚眾。
後來,朱棣聽從張玉的建議,北上襲取大寧,以解後顧之憂。張玉隨軍前往,在兩個時辰之內攻破大寧,斬殺都指揮朱鑒,擒獲都指揮房寬。朱棣收編寧王朱權所部兵馬,實力大增。
十月,朱棣聞聽李景隆圍困北平,遂回師救援,途中在會州整編軍隊。他將燕軍分編為中前後左右五軍,以張玉統領中軍。十一月,燕軍在鄭村壩之戰中擊敗李景隆,趁勝抵達北平城下。北平守軍也鼓譟殺出,內外夾攻,大破南軍
建文二年,張玉隨朱棣攻破廣昌、蔚州、大同。李景隆收集敗軍,準備再攻北平。張玉認為兵貴神速,率部馳奔白溝河,以逸待勞,而後率精騎出擊,再次大敗李景隆。五月,張玉奪取德州,追擊南軍至濟南。但圍城三個月,始終不能破城,最終只得撤軍。十月,張玉再破滄州,擒獲守將徐凱。
同年十二月,燕軍進攻東昌,與歷城侯盛庸相遇。當時,盛庸背城列陣。朱棣率軍衝擊南軍左翼,後又沖其中堅,結果被盛庸重重包圍。張玉、朱能都率部相救。朱棣與朱能會合,乘機突圍而出。張玉不知朱棣已被救出,仍在陣中衝殺,格殺數十人,最終傷重力竭而死,時年五十八歲
燕軍自起兵靖難,轉戰三年,兵鋒極銳,張玉是第一個戰死的大將,以致三軍奪氣。燕軍退回北平後,諸將叩頭請罪。朱棣道:"勝敗乃是兵家常事,不足為慮,只可惜在如此艱難之際,失去張玉這樣的良輔。"他淚流不止,諸將盡皆哭泣。後來,譚淵、王真相繼戰死,朱棣雖然痛惜,卻都不如張玉死時那麼傷心。
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入南京,即位為帝,是為明成祖,追贈張玉為都指揮同知。同年九月,張玉又被追贈為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榮國公,諡號忠顯。
洪熙元年三月,張玉被加封為河間王,改諡忠武,並得到"配享太廟"的殊榮,與東平王朱能、金鄉侯王真、榮國公姚廣孝一同附祭於成祖廟廷。
張玉的一生,算的上是轟轟烈烈,只是現在他遇到難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