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這朝堂沒有明白人
2023-11-09 07:00:52 作者: 腰間盤同學
在更多的人眼中,卻是覺得這個皇太孫在這小事上做手腳,不是一個君王應有的風範。
允炆!為君者就應該總覽大局,而不是在這些小事上緊緊計較,我們大明朝天朝上國,禮儀之邦,怎麼可能為吃點小虧,就和周邊小國斤斤計較。
再說不就一些書籍嗎,給他們也是傳揚天朝教化,讓他們膜拜天朝文化博大精深,也不是什麼吃虧的事。
朱元璋的的教導之聲,讓朱允炆感到有些無力,這些華夏瑰寶,現在傳過去或許沒事,可是幾百年之後,那就是子孫後代的災難。
他可是知道這些棒子有多麼無恥,這些華夏幾千年的瑰寶,動不動就說是他們的了。
說什麼中醫是發源於韓醫,漢字、李時珍、活字印刷、風水學春節端午、七中秋、二十四節氣等都是起源於高麗,要申請文化遺產。
更可笑的是,居然來拿秦始皇都說是他們一隻鳥變的,是他們國家的人,這個真是日了狗了。
想到著,朱允炆決定這樣的事,他決不能妥協,最好在這個時代,就讓這些白眼狼,全部變成自己大明帝國的奴隸。
現在他更加覺得,殖民戰爭,勢在必行,而且還要馬上開始。
「皇爺爺!如果一定要把我們大明朝的瑰寶賜給他們,還請這位使者,寫一份借據,就寫某年某日,從大明朝借何種書籍,並著名從次書籍衍生出來的問話,都是在華夏的基礎上而來的。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能說是自己創造發展的。」
「允炆!能告訴皇爺爺為什麼這樣做嗎?」
看著朱允炆臉色疑重,朱元璋知道這其中可定有事,但他就是想不通,基本書籍,能有什麼厲害關係。
「皇爺爺!就算孫兒求你了,你就答應允炆吧。」朱允炆苦笑懇求道。
「好!皇爺爺答應就是了!禮部!就按皇長孫說的去辦,讓高麗使臣寫下字據,在把他們要的書籍給高麗。」
「是!陛下!」
先讓你們高興一陣子,不久之後,所有的東西我都會拿回來,我華夏的瑰寶,豈能這樣白白給你們這些白眼狼的,我的永遠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
洪武二十七年正月二十日,這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這一天朱允炆被傳喚到御書房。
到御書房後,朱允炆穿越過來第一次見到黑皇爺的暴脾氣。
御案上的一本奏章,被朱元璋忍在門外。
「大膽!這些倭奴,越來越放肆了,竟敢屠殺我大明子民,朕要是不做剿了他們,讓我這個大明天子,如何向天下交代。」
御書房中,朱元璋滿臉殺氣,怒氣騰騰。
「皇爺爺!出什麼事了。」朱允炆撿起地上的奏章問道。
「你自己看!」
朱允炆打開奏章,上面大致內容,是說在正月十五這一天,倭寇成大明朝百姓元宵佳節,趁機登陸,大肆屠殺搶奪。死傷無數。
「可恨!皇爺爺!這些倭奴著實找死,竟敢侵犯我大明國土,要是我們不出兵,那倭奴又要囂張了,皇爺爺何不派兵,遠洋到倭國,徹底消滅這群滅人性的傢伙。」朱允炆憤怒說道。
不管什麼時候,倭奴從來就沒有放棄對華夏的入侵,只要有機會,他們就試圖著侵占華夏,要不是有大洋阻隔,朱允炆相信,這群披著人皮的畜生,早就滅種了。
不過現在既然老天爺讓他穿越到這大明朝,成為掌權者,那他就要做所有華夏人想做的事情,不為別的,只為後世不要在出現,無辜百姓被那些畜生殘害。
唉!允炆!皇爺爺何嘗不想出兵教訓教訓這跳樑小丑,從上次倭國上書,書中言辭狂妄自大,竟然不把朕放在眼中,那一刻,朕就想出兵。
可是這茫茫大海,一旦遇上海風,我大明朝數萬將士,將重倒前朝忽必烈十四萬大軍的覆轍,因此朕才不得不下禁海令。
朱元璋無力說道。
朱允炆還是第一次,聽到朱元璋這個鐵血皇帝聲音中充滿不敢與無奈。
歷史上記載,蒙古軍曾經攻打過日本兩次。但是兩次都以失敗告終,成為後世人們津津樂道之餘,遺憾的話題。
蒙古大軍第一次攻打倭國,是在公園1274年,共動用3萬兩千多多兵力,900多艘戰艦。
這次蒙古軍成功到達倭國,但是由於蒙古軍都是北方遊牧民族,不習慣坐船,在海上顛簸數日,海風吹拂,水土不服,等到倭國,能夠戰鬥的士兵已經沒有幾個,再加上倭國人,拼死抵抗,而蒙古軍後繼補給中斷,蒙古軍不得不撤軍。
在返航的途中,又遭遇了風暴襲擊,但是損失不是很大,三萬多士兵,大部分都回去了。
這次戰役,在日本的歷史記載上,稱作為文永之役。
失敗的忽必烈,極為不安心,想他蒙古鐵騎,一向都是所向披靡,百戰百勝,從來沒想到會被一個小小的倭國戰敗。
不甘失敗的忽必烈,終於在時隔七年後,對倭國發動了第二次戰爭。
公元1281年7月,蒙古軍在次派兵14萬,兵分兩路,出戰艦4400艘,直撲倭國而去,準備一具剷平倭國島嶼。
就在倭國驚恐萬分,已經做好受死準備的之時,老天爺再次不開眼,幫助了倭國之人,在1281年8月21日,一場超級大颱風從天而降,蒙古十四萬大軍,4400多艘戰艦,就那樣在海面上消失的無影無蹤。
此後元朝歷代帝王,在沒有一個敢去征討倭國。
大明建國之時,倭國派使者前往,要求朱元璋冊封倭國為日本王國,態度十分的囂張,朱元璋沒有答應,直到後來朱棣稱帝,才冊封倭國為日本王國。
在朱元璋在位之時,本想出兵攻打倭國,想完成忽必烈沒有完成的大業,可是又怕重蹈遠超的覆轍,才下了禁海令,斷絕跟倭國來往。
但是現在有了朱允炆,這段歷史註定要從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