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濟州馬場

2023-11-09 02:25:01 作者: 紫恪
  殷人號下水三天後就要起航了。

  朱慈烺為了這一天已經等了許久了,因為事關大明的國家榮譽,同時也因為皇帝陛下朱慈烺本人的親臨現場,殷人號的船員都感到格外的榮幸,當然,榮幸之中也夾雜了說不出的緊張。

  朱慈烺走過一個個殷人號的船員,最後停在了殷人號船長的面前。

  「許船長,探索美洲,為我大明開疆拓土,福澤後世億萬子孫之重任,就在你身上了。」

  朱慈烺盯著他半晌,豁然說道。

  此話一出,殷人號全體船員不由得渾身一震,緊接著就是齊聲高喊。

  「陛下放心,我等必定完成任務,絕不讓陛下失望,不讓天下百姓失望!」

  許船長也是一臉堅毅,多年航海經驗打磨的粗糙面孔上,滿是對大明皇帝朱慈烺的狂熱效忠。

  「請陛下放心!臣一定不負陛下所託!」

  ……

  「哎哎哎,都悠著點,這畜生可是花了大價錢從紅毛夷人那裡買來的,一個個都價值千金,比你們的命都值錢!」

  「都聽好了,從今往後,你們就是我大明濟州馬場的工人了,這裡以後就是濟州馬場了,你們的任務就是養好每一匹馬,記住了嗎!」

  濟州島上,一片草場上,嶄新的馬廄和一排排房子前,是一批朝鮮人正在被訓話,而在他們身後不遠,就是一群正在熟悉著環境,低頭啃草的高頭大馬。

  「明白!」

  朝鮮人的聲音出乎意料的洪亮,漢人監工很是滿意,這些朝鮮人雖然說腦子不太好使,但是人家勝在一個結實耐用吃苦耐勞啊!

  就連在大明被用來給牲畜餵食的土豆和紅薯,他們都能吃的噴香噴香,第一次看到這種場面時,監工還以為這是一群餓死鬼投胎的呢。

  最後一問才知道,原來朝鮮土地貧瘠,多山地少平原不說,大批大批的兩班貴族占據了巨量的土地,導致朝鮮百姓生活困苦不已。

  一個國家如果一直存在,特別還是當這個國家是封建制度時,那麼他的國民生活絕對不會多好,甚至可以說水深火熱。

  大明就是如此,而大明的小弟,號稱小中華的朝鮮也完美繼承了大明的優良傳統。

  更是因為有著大明為他保駕護航,讓朝鮮國內的兩班貴族更加肆無忌憚,土地兼併情況只能用慘烈這兩個字來形容。

  在皇家艦隊攻占濟州島後,第一批朝鮮人的俘虜就被送到了這裡來。

  來幹嘛?

  養馬!

  沒錯,就是養馬,那為什麼要放著中原的大片平原不去用,跑濟州來養馬呢?

  別看濟州島只是一個小島而已,這地方被劃為馬場大規模養馬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元朝。

  當時元朝為了征討扶桑,就近選擇了濟州島作為養馬基地,為登陸扶桑的軍隊提供馬匹。

  而後面的結果是元朝遭遇扶桑所謂的「神風」,在登陸的時候也被扶桑守軍頑強抵抗,最終東征扶桑的事情不了了之。

  不過濟州島上的馬匹卻一直留存了下來,直到明朝的時候,小小的濟州島上竟然有數萬匹馬,就算其中能夠充當戰馬的並不多,但這個數量也是很嚇人的了。

  老朱對濟州島這種芝麻大的地方沒什麼興趣,何況還是在海外,再加上當時的朝鮮一個勁的懇求老朱把濟州賞賜給他們,於是老朱大手一揮,濟州島就變成了朝鮮的地盤。

  在那之後,朝鮮每年給明朝的貢品里,就包含了產自濟州的戰馬,每一次進貢的還不少,少的時候也有幾百匹,多的時候更是兩三千也打不住。

  濟州能如此產馬得益於此地的氣候和地理條件。

  因為地處東海和鯨海中間,濟州島氣候濕潤,水草豐美,地形也是呈中間高四周低的緩坡形態,整個島上基本沒有起起伏伏,換句話說這就是一個大土包。

  所以非常適合養馬。

  朱慈烺就是看重了這一點,才命人攜帶他花費重金從葡萄牙人手裡搞到的安達盧西亞馬以及阿拉伯馬來到濟州,至於目的嘛。

  和當年元朝東征扶桑而來這裡養馬差不多,但同樣他也是真得想將濟州打造成大明的育馬場。

  馬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之前幾次三番征討草原,都是因為缺少強力的戰馬,總是讓蒙古人和逃入草原的滿清殘兵逃之夭夭。

  除了在軍事領域有重要作用外,在火車出現之前,馬匹對於交通和民生以及商業的作用也是無法替代的。

  都說想致富先修路,路倒是不難修,秦朝就能修得起通往全國的馳道,不至於說現在都十七世紀了大明還修不出像樣的路來。

  路有了難道光靠腿走?

  大明百姓是吃苦耐勞,可是朱慈烺他頂不住啊!

  除了船只能到的地方之外,其餘的地方朱慈烺也想去是不假,不過一想想那能把人顛死的馬車,他就瞬間沒了興趣。

  歐洲的四輪馬車已經被他搬了過來,可這光有馬車沒有馬怎麼行?

  以上種種動力,最終驅使朱慈烺下定要培育出漢人自己的高頭大馬,不僅可以充當戰馬用,也能用來拉貨拉人。

  當工作的效率和信息傳遞的效率提高了之後,整個社會能產生的價值就會更多,這就能大大提高固有土地能承載人口的上限。

  漢人監工一通訓話完畢,下令解散各自去幹活,這些朝鮮工人一個個就跟搶不著似的,個個龍精虎猛。

  割草、挑擔子、挑水、趕馬等等,幹活的勁頭十分充足,而且普遍都很熟練。

  這是因為他們大都出身底層,在朝鮮這種地方,十家裡面能有兩家是自耕農而不是兩班老爺的佃農就不錯了,而兩班老爺還能沒有馬嗎?沒有馬出去騎什麼?難不成騎驢子?

  那也太丟兩班老爺的面子了,就算真的是騎驢子也罷。

  這些人哪個沒給兩班老爺們餵過馬餵過驢子?

  或者說,他們什麼髒活累活沒幹活?在朝鮮的日子裡這些佃農吃的比豬慘,乾的比牛多,完全就是一直立牲畜。

  累死累活半輩子,日子還沒個起色呢還要被拉去當兵吃槍子,幸好一朝被明軍俘虜,第一次過上了「正常人」的日子。

  感激涕零還來不及呢,眼前的這點活又算得了什麼?

  跟以前的比那都不叫事!

  「嘖嘖,這朝鮮人幹活還挺麻利的,趕明兒帶幾個回去,家裡三十多畝地還荒著呢。」

  一邊喝著小酒,一邊盯著朝鮮工人幹活的漢人監工心情很不錯,小酒入喉,美滋滋的想著。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