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飛沙
2023-11-09 01:19:45 作者: 隔壁小王
不通天文地理而兵敗身死的例子,數不勝數,最近的當屬萬曆末年薩爾滸之戰。當日莽夫杜松親率精銳騎兵,上午時踩著冰面渡過遼河,下午時天氣轉暖,遼河解凍,生生將杜松的前鋒騎兵和中軍步兵隔斷了。
再譬如說二戰時德軍兵臨莫斯科,卻對嚴寒的天氣毫無準備,以至於坦克趴窩,大量士兵凍餓而死的故事。
站在一面小土坡上,張水子遙望無邊無比的草原,很快他便曉得這裡降水稀少,又是如何形成廣袤草原的了。哈薩克大草原一半以上的河流,半年枯水,半年有水,他沒有等來期盼的大雨,卻等來了季節性河流的漲水。心中一動,他終於明白哈薩克大草原是如何形成的了,雪山融水。
當夜,從遠處隱隱傳來悶雷一般的響動,天上烏雲密布,地上飛沙走石鬧騰了一夜。
翌日清晨不遠處的一條小河,乾涸的河道出現了涓涓細流。時值五月,天山山脈還是風雪瀰漫,不想翻過山嶺,眼前卻是一片繁花織錦的莽莽草原。只短短數日,山腳下,山坡上便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猶如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這時雲開日出,夕陽如血。
此時,大維齊爾切迪做出了他的抉擇,逃。
好死不如賴活著,什麼青雲之志,復興帝國都拋到了腦後,那還能比保住性命重要麼。他麾下有些突厥人的土著,當夜早已顫慄發抖,朝著遠處天雷滾滾處頂禮膜拜,後來水便漲起來了。
切迪心中明白倘若此時不走,怕是幾天後便走不成了,遙望東北方那座巍峨的堅城,他心中生出無力,恐懼之感。有朝一日他還能兵臨突厥斯坦城麼,心中頹然,他心知怕是很難,再有這樣的天賜良機了。
四下無人,切迪大口喘息了起來,想哭,他錯過了帝國復興的良機呀。
難受歸難受,他逃命的時候可也不含糊,夜間籌備了大量肉食,糧草。天一亮便馬蹄聲轟鳴,領著麾下精銳的禁衛軍,效忠帝國的僕從騎兵們,約三萬精銳騎兵部隊,扔下大批從中亞各地趕來助戰的步兵,奴隸兵,頭也不回的往西邊逃了。
這一逃,便是兵敗如山倒,浩浩蕩蕩數十里連營,雪崩式的瓦解了。切迪倒也並非愚鈍之輩,急眼了,他自己領著精銳騎兵往西逃,沿途還一個勁的下命令,把那些奴隸兵,突厥兵,波斯兵往前線趕,意圖阻止明騎的追擊。
事已至此,這位奧斯曼人的大維齊爾醜態畢露,他是想著保全麾下精騎,他還要東山再起的。事實上,奧斯曼近衛騎兵敗於大明鐵騎,也並非其戰鬥力不如祖先,大明鐵騎在殖民擴張過程中,幾乎與所有赫赫有名的騎兵民族交手,奧斯曼騎兵的表現不算太差。
非西方民族中,奧斯曼騎兵裝備尚且精良,且有長期作戰經驗。但長期的叛亂,平叛戰爭中,大明鐵騎的優勢極為明顯,奧斯曼人無法抵擋大明鐵騎的集團式密集衝鋒,從來帶來了一場軍事變革。
奧斯曼人,叛亂騎兵為了抵擋大明鐵騎裝備的直刀刺擊,不得不給精銳騎兵們裝備了更多胸甲。胸甲,也確實是防備馬上直刀刺擊的利器,還可以防備火器,初期給大明騎兵的作戰,帶來了極大的障礙,這便是胸甲騎兵崛起的由來。
然而很快大明鐵騎也做了戰術上的革新,將棉甲造的越發精良厚實,用來防備遊牧騎兵的彎刀劈砍,效果極佳。這也是為什麼歷史上大明騎兵,始終以棉甲為主要裝備,可以保護到膝蓋,脖子,肩膀,手臂的精良棉甲,亦是防彎刀劈砍的神器。
彎刀,直刀,胸甲,棉甲,這都是相生相剋的,是在長期戰爭中應運而生的。奧斯曼人的胸甲騎兵數量不多,戰鬥力卻極強,為了應對這些亡命徒,大明帝國便誕生了一些全新的兵種,如擲彈騎兵,獵騎兵,這些都是後話。
開城九年,五月。
叛亂的奧斯曼大維齊爾,領著大股精騎倉皇西逃,終於顯露出了流寇本色,遼王馬城將其形容為一種,返祖現象。打不過就跑,可不是遊牧騎兵的本色麼,半遊牧的奧斯曼騎兵也差不多。
打急了,切迪祭出了老祖宗的看家法寶,保存實力,在敗退中尋找戰機。遊牧民族的這一招看家本領,說起來還真是無往而不利的,就是靠著這一招,遊牧騎兵將鼎盛時來自東方的騎兵,阻擋在中亞地區。
東方帝國鼎盛時如強漢,盛唐,都對這一招無可奈何。然而不幸的是,奧斯曼人遇到了中興的大明帝國,遇到了比強漢,盛唐時組織更嚴密,作戰意志更頑強,訓練更加有素的常備騎兵軍。
五月初,切迪棄步兵大隊,奴隸軍團不顧,亡命西逃。此時,領兩萬鐵騎連戰連捷的張水子,鄧承志,也對堅城之下驚慌失措的大批賊眾,視而不見,只成群結隊的緊追不捨,一口便將奧斯曼人西逃的騎兵主力咬住了。
咬住了,不鬆口,一路追殺到天涯海角,世界的盡頭,這也是開原鐵騎的剽悍本色。此時的三萬奧斯曼騎兵,大部建制完整,並未在慘烈的攻城戰中有所消耗,反倒養精蓄銳多時。張,鄧所部這一追,自然是兇險萬分的。
然而開原鐵騎殺紅了眼,哪裡還能攔的住,便緊追不捨咬了上去。只剩下城牆上,李承恩目瞪口呆的看著大批騎兵,成群結隊往西邊去了,將人數多達十幾萬的賊眾步卒,就這樣仍在他的面前。
十幾萬賊眾,數十里連營,雪崩一樣坍塌了。城牆上,李承恩和一干關寧軍將領,瞧著漫山遍野奔逃的賊眾,一時間將瞠目結舌,心中竟有些發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