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真經
2023-11-09 01:19:45 作者: 隔壁小王
全真王常月獻經書,是為布道,也是為雪恥。
關於這部《老子化胡經》的故事,說來長了,經是真經。因佛教傳入中國之初,自附於黃帝、老子,以圖與中國傳統信仰相結合,得以傳播。社會上出現了「老子入夷狄為浮屠」,化胡成佛之說,以宣傳佛道同源論或老子轉生論。
漢末三國時,化胡說便廣泛流行。
晉惠帝時,天師道祭酒王浮在與僧人帛遠爭論的過程中,根據東漢以來種種老子化胡傳說,造《老子化胡經》,謂老子西出函谷關,經西域至天竺,化身為佛,教化胡人,因此產生佛教,後人陸續增廣改編為十卷。
王常月所獻的十卷經書,便是晉人王浮所作的真經。此真經從漢末起,多次禁毀,影響最大的一次禁毀,是在唐朝。武則天天冊萬歲二年,福光寺沙門慧澄,請依前朝毀《老子化胡經》,敕秋官侍郎劉如睿等八學士議決,但皆言漢、隋諸書有化胡之說,不當除削。
由此可見,當時朝中有識之士,還是頭腦清醒的,這樣的真經怎麼能禁毀吶,這不是毀我華夏道統麼。那麼此經是誰禁毀的吶,武則天,神龍元年,詔僧道集內殿定《老子化胡經》真偽,沙門明法抗爭,九月,下詔禁毀,違者科罪。
此後又到了元朝,成吉思汗時代,全真教再獻老子化胡經。
然而這一次全真教眾,卻在老子化胡的真偽大辯論上,一敗塗地,此後全真教便一蹶不振了。
瀚海城,總督府。
檀香繚繞,有如仙境,在座三人談論起這部真經,竟頗有些心得。
這三位都是什麼人吶,一位是全真翹楚,龍門宗師。一位是大明帝國軍方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二號統帥。還有一位,是大明帝國西伯利亞總督,兼管中亞。這三位聚在一起,言談甚歡,那便是有驚天動地的大事要發生了。
「好經!」
盧象升先翻閱了經文,大讚道:「不拘是正史,還是本土道教,都說老子西出函谷關,去了古印度,化胡成佛。《三國志》,《太平經》等,都有此說。」
一旁,倪元璐亦笑著道:「然也,先五胡之亂,後蒙元一朝,幾乎焚盡此經,如今只剩下一些殘本。」
「王掌教能保全此真經,功莫大焉!」
王常月得了這兩位大人的讚賞,自然是喜不自勝,雪白的鬍子都翹了起來,險些便要跪下來磕頭了。那麼這部經書是真的,還是假的,管他的呢。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大明鐵騎所到之處,咱們說它是真經,它就是真經,又有哪個敢不服的。
開城六年,二月間。
當代全真一脈龍門掌教王常月,獻真經有功,得總督倪元璐賞識,敕封為大宗師。准其率全真門人在大明治下的西伯利亞,中亞傳教布道。由此全真從蒙元時期被打壓之後,再次興盛起來,在大明官府的鼎力支持下,很快成為西域第一大教。
倪,盧二位飽學之士,這一出手,可就把吳三桂比下去了。吳三桂不過是個粗魯武人,倪,盧二位國朝大員,那可是道貌岸然的讀書人,手段自不可同日而語。於是乎,大宗師一出,全真正教門人云集瀚海城,在總督府人力,財力的大力支持下,開始廣修道觀,廣收信眾。
王大宗師也並非不近人情,這也是廢話,都被打壓了幾百年了,什麼稜角也磨平了。對於吳三桂治下,那些個太一偽教的人員,統統收編了吧。
二月間,突厥斯坦。
吳府,桌子上擺著一卷公文,加蓋了總督府大印,紅彤彤的。
「哼,狗拿耗子,多管閒事!」
廳內一個文士模樣的年輕人,頗為不滿,不免抱怨了起來,話音剛落,年輕人卻覺得背心發涼,一抬頭便瞧見吳大帥一雙陰森的眼睛,正狠狠盯著他。年輕人嚇了一跳,縮了縮脖子,面色便有些訥訥不安。
吳三桂便咆哮了起來:「混帳東西!」
「那位是總督大人,你也敢罵,活膩歪了麼!」
「滾!」
咆哮聲中,那吳氏的子侄嚇的屁滾尿流,慌忙不迭的拔腿跑了。
廳內,吳大帥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坐了下來翻看著公文,凝神思索了一會,才低聲道:「來呀!」
外頭幾個親兵闖了進來,又被吳大帥訓斥了一通,冒冒失失的成什麼樣子。
過了片刻,吳大帥還是低聲道:「派一營兵,多帶些賀禮,去瀚海城王大宗師的神觀,添些香火。」
「拿我的條子去帳房,要厚禮!」
一揮手打發走了親兵,吳三桂想了想,還是手書一封公文發去總督府,請倪大人派人來收編吧。倪元璐,盧象升這兩位,早些年是他的老長官,如今又是他的頂頭上司,由不得吳大帥不服呀。要說吳大帥還是懂事的,他自請收編,也就是說蓋道觀,興全真這件事情,他不再管了。
果然不出半個月,總督府治下,一個新的衙門誕生了。經攝政王批覆,在瀚海城總督府治下,設宣教司,總制西域宣道布教事,並且攝政王馬城欽此了一塊金字牌匾,上書「威宣西域」四個大字。這塊金字大牌匾,自然也就是成了全真的鎮教之寶,就高高懸掛在瀚海城神觀的殿內,供香客們瞻仰參拜。
二月間,遼王府。
完整的老子化胡經,被倪元璐獻了上來,馬城亦嘖嘖稱讚,當即便大手一揮,下令各地官府出資,先刊印一百萬冊,布施天下。既是布施,那自然是不花錢的,對於這樣的事情,馬城自是不遺餘力的支持。上行下效,王爺既表明的態度,遼東國學,府學一幫教授,學子們,很快便掀起了一場波瀾,開始翻箱倒櫃的引經據典,考證真經,很快便將輿論造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