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明騎 > 第五百一十七章 香港

第五百一十七章 香港

2023-11-09 01:19:45 作者: 隔壁小王
  馬城對香港有一種別樣的情懷,踩在九龍區荒蕪的土地上,心中別有一番情懷,端坐房中,面前鋪開一紙熟宣,琢磨著一套完善的章程。心中一動,想到一套從未實現過的殖民地體系,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在日本人殖民理論中,所謂「大東亞共榮圈」將日本、華北與滿州國作為「凝結不散的核心」,以東京為其中心,在其四周圍繞著一群衛星國家、附屬國、保護國和殖民地,會有一些屬國被日本用特殊的政治和經濟協定束縛手足,其安全受日本的「保護」,其外交政策受日本的指揮,如泰國和越南。

  日本人的大東亞共榮圈,是註定失敗的戰略,因為日本文化沒有所謂的凝聚力。

  要以宗主國為核心,凝聚在其四周圍繞著一群衛星國家、附屬國、保護國和殖民地,沒有一種強烈的文化歸屬感,是萬萬不可能做到的。然而大明卻具備所有的條件,因為日本文化本身就是發源於中國文化,對中國文化具有極高的認同感。

  後人,已經被馬城指明了道路,這還得感謝後世日本人豐富的想像力,拿來一用便可。

  以大明為核心凝聚力,創造一系列儒學極為興盛的屬國,應是不難做到,而李承阼在日本的作為與此不謀而合。

  儒教思想在東亞各國,原本就有廣泛的影響。在朝鮮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影響,都還是很明顯的。在朝鮮信奉各種宗教的人很多,但是在倫理道德上卻以儒家為主。在西方文明侵入韓國社會後,各種社會問題有所增加,但是朝鮮政府以儒家思想的倫理道德,作為維護社會的穩定的制約力量,在教育中深化儒家思想,並且做的十分成功。

  儒家經典作為思想統治工具來使用,確是十分神效的。

  李乘阼正籌劃在日本設立太學,傳授儒家學說,建立一套完整的儒學教育制度。為進一步發展儒學教育,李侯爺打算在日本設立國學,置博士、助教,招收貴族子弟傳授儒家經典。為了推動學習儒學的熱潮,國王甚至親「幸國學聽講」。

  在江戶,李乘阼也下令開城設立國家最高學府國子監,在日本四州設立鄉校,廣泛推行儒學教育。並舉行科舉,把儒家經典列為主要考試科目,並且籌備建立官辦私學。在豐城侯的規劃里,國子監里當「選擇儒官甚備」。

  大街小巷上經館和書社三三兩兩相望。少年們聚集在一起,跟隨老師學習經書。年歲稍長者,便自己找志趣相投的朋友,借寺觀之類的地方講習切磋。社會各階層的子弟,都「從鄉先生學」。

  教化倭人首推程朱理學,把它視為維護封建統治的輿論工具,極力加以推廣。日本的儒學教育有官學和私學兩種形式。官學系統,中央設成均館,是為國家最高學府。另外在首都漢城還設有中學、東學、西學和南學等四學。

  成均館和四學是中央直接管轄的教育機關。地方各道和邑設有鄉校。這些學校都由國家提供一定的土地和勞動者,用以作為辦學的經費。私學是各地的儒家學者創辦的私塾或書堂。私學日益發展,成為李朝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在政治生活中發揮著重要影響。

  通過科舉,選拔人才,任用官吏,文科考試須經三榜,考試科目主要有儒家經典以及有關現行政策和各種形式的漢詩。武科也進行三次考試,考試科目除兵學外,也考部分儒家典籍。總之以程朱理學作為統治思想,無往而不利。

  夜已深,馬城面沉似水,卻又深沉的思索起來。

  香港,作為一個中轉中心,軍事堡壘是不合格的,因為香港太小了,香港大部分地區被海水和海島包圍,可使用的陸地面積極少。考慮到新建成的香港城竣工之後,將面臨的巨大交通,土地壓力,這又是一個極大的麻煩。

  然而香港的地理位置又絕佳,使得它的功能很難被取代。

  對此馬城也想出一大奇招,填海造田,考慮到香港日漸繁華之後,人口,貿易必然聚集到一些集中的區域,各種巨大壓力情況,使得填海造地行為最終成為一種必然選擇。填海造田荷蘭人便有現成的法子,荷蘭人便是填海造田的大師。馬城的設想中,香港填海造田的面積,起碼不小於兩個香港本島,使原料碼頭與產品碼頭成為工廠的一部分,減少了中轉運輸費用,並據此調整工業布局。

  在房中枯坐一夜,翌日,九龍。

  讓馬城做夢也想不到的是,一場突然來臨的災難,給正在急劇擴張的台灣府,兜頭澆上一盆冷水,讓台灣兩府,三司野心勃勃的擴張計劃擱淺,不得不全力應付一場突然來臨的瘟疫,馬六甲大瘟疫。

  清晨,日初東方。

  馬城神色冷峻,隔著兩里遠的距離,看著趕來報信的李開原,在馬六甲城任守備的李開原來的很匆忙,一面魂飛魄散連鞋子都跑掉了。說起來李開原算是臨陣脫逃,數日前,馬六甲城出現了瘟疫病人,只三天時間瘟疫便在馬六甲城蔓延起來。慌了神的李開原,慌忙帶著親兵,小妾逃出馬六甲,仍下一座惶恐不安的馬六甲城,棄之不顧。

  好在李開原逃跑之前還下了最後一道命令,戰艦傾巢而出封鎖馬六甲,不許任何人通過,局勢尚在可控範圍內。馬城皺眉,命人將魂飛魄散的李開原送去休息,隔離起來,總也得安撫一番。

  安置了李開原便輕輕一嘆,天災人禍,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也不能全怪李開原膽小窩囊,這時代人對瘟疫的畏懼是本能的,人對瘟疫的畏懼甚至超過了死亡。此事怠慢不得緊急下令封鎖馬六甲,許進不許出,並急派醫官,守備隊前往控制局勢,嚴防死守,萬萬不能讓這場瘟疫波及到台灣本土。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