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順流而下
2023-11-09 01:19:45 作者: 隔壁小王
砍樹,造木筏,三四百條木筏被推進水裡。浙兵中倒是有造木筏的好手,造的木筏上下兩層還很穩當,千條木棍紛紛撐了起來,兩千餘眾順流而下,暫時解了燃眉之急,省時省力,當可讓建奴氣急敗壞。建奴也不是笨蛋,半日後,上游建奴也造了木筏,順流來追,眾人皆知死士完了。
只看建奴追兵好多帶傷的,頭破血流的,便知傷亡不輕。
馬城胸中火起,挑了幾十個水性好的浙兵,布置埋伏,如此大咧咧的順流追擊,真當老子這兩千餘眾是喪家犬了。兩個時辰後,追兵到了,一條木筏上赫然載了十幾個人,十幾個人一起撐船劃的飛快,順流而下真真是神速。追至今前,最前面木筏上十幾個奴兵,赫然看到兩千餘眾列成戰陣,人人手中的弓弩都是張開的。
十幾個奴兵嚇的哇哇大叫,眼睛都瞪的溜圓,卻無論如何也停不下了。水面上十幾道繩索突然拉直,繫到樹上,木筏上奴兵促不及防,紛紛被攔河繩索勒住上身,轟然落水,一排箭射了過去,想在水裡冒頭的紛紛中箭溺死。越來越多的木筏收不住勢子,撞上繩索,奴兵如下餃子一般摔進河裡。
十幾米寬的河面,兩三米深的河水,足以致命,將負重二三十斤的奴兵淹沒。無人控制的木筏撞到岸邊,歪歪斜斜的,很快將河道阻塞了,後面撞上來的木筏越來越多,眾多奴兵擠成一團,被嚴陣以待的明軍亂箭狂射,血水染紅,屍體越來越多將河道堵的更結實了,更多屍體漂流而下,十分壯觀。
丁文朝放了一箭,氣急敗壞道:「少爺,是漢軍。」
馬城也大皺眉頭,追來的果然是漢軍八旗,建奴蒙受重大傷亡後終於冷靜了,將白甲兵,旗兵都換至到二線,將漢軍炮灰攆了上來。大費周章,冒著全軍覆沒危險設伏,卻等來了這些替死的漢軍,火大的馬城親自拿起一張弓,射到雙臂酸麻才火氣沖沖,全軍登上木筏飄然而去。
人在木筏上,看著清山綠水仍怒不可遏,殺不完的狗奴才。
自鎮江起兵便一直與漢軍作戰,遼東一地,降兵不知凡幾,十幾萬漢軍總是有的,突然很後悔那日在鐵嶺轟死了老賊怒爾哈赤。這對奸雄父子一個比一個難對付,以漢制漢,也不知那皇太極是如何想出來的,令人頭疼之極。
一日夜後,鎮江在望。
歡呼聲中,馬城站在木筏上,看著殘破鎮江城牆上飛揚的明軍旗幟,下令登岸,進山,鎮江有詐。好在兩千人馬在木筏上養足了精神,手腳麻利,,貓著腰成群結隊退回山里,所幸建奴不知東江鎮消息,城頭旗幟應是東江鎮旗號,而不是不知所云的水師旗號,想來是不知所謂了。
此時鎮江出海口必然是伏有重兵,一頭撞上去便是找死了。
兩千殘兵在鎮江外圍密林中潛伏至天黑,不向南而是轉而向北,深入內陸,這便是反其道而行之,任憑建奴其奸似鬼,也絕料不到兩千半殘之軍,居然有勇氣深入內陸,從鎮江北四十里處的山裡鑽出來,果然戒備十分鬆懈,山外看不到半個奴兵。建奴,對遼東的控制力度仍是極差。
沿江而上,走不多遠便找到一處大鎮子,周圍還有幾個小漁村。
尖兵貓著腰進入鎮子,很快打出安全的信號,兩千殘兵悄無聲息進了鎮子,卻都木然,諾大個鎮子空蕩蕩的不見半個人影,恍如鬼域,多數民宅連大門都被卸掉了,空氣中似仍有淡淡的血腥味,街道上仍有乾涸的血跡,也有好些時日了。過不多時有人來報,周圍幾個漁村也都沒人,連船也被收走了。
馬城手按刀柄,木然走進一處青磚大院,院中處處都是乾涸的血跡,三進的院子沒有半個活口。在此暫歇,不過多時衛兵在外面馬棚里,找到一個大地窖,地窖里藏著十多口人,兩位夫人領著兒女,最也不過十一二歲,在地窖里躲了四五天已是痴痴呆呆,看到軍兵方癱軟坐地。
丁文朝不耐道:「看清了,我等是大明的兵馬。」
那兩個婦人方嚎啕大哭,言四五日前建奴來要船要馬,要走了船卻屠了鎮子,家翁見機的早將媳婦兒女藏在地窖,方得已倖免。
安撫一番,丁文朝摸頭道:「建奴為何不燒房子。」
馬城側目,丁文朝方恍然道:「這些鳥人是要霸占民宅,這是鬼鎮鬼宅,這班鳥人也不怕閻王索命麼。」
馬城譏諷:「三進的好宅子怎得就是鬼宅了,閻王可管不了活人。」
在鎮子裡休整了兩個時辰,沿江而上,找到船便渡江入朝,從朝鮮出海會皮島,應是最穩妥的路線。婦人童子走不快,馬城索性命人背著走,這幾個倖存的都是人證,日後朝廷上打口水官司的時候,可請出來和道德君子們理論一二。
兩千餘眾潛伏在江邊,霧氣濕重,雖是快六月夜裡仍有些寒冷,非是軍紀嚴明的百戰精銳,不可為之。兩個婦人枯坐在地,七個童子則人人睜大眼睛,大些的男童以手掩住幼童的嘴,倒很是乖巧懂事。
丁文朝忍不住嘀咕:「殺千刀的建奴。」
馬城面色不變,心說你殺建奴童子的時候可也沒手軟,這是不可調和的民族矛盾,只能用血和大炮來解決。苦等一夜,兩批運送軍需的船隊經過,卻無從下手,建奴顯然是學乖了,以重兵護送糧草。前面士卒幾次按捺不住想射出火箭,都被營官喝住了,燒船容易搶船難,火一起便是全軍覆沒之局。
天漸漸放亮,馬城無奈只得收兵,換個地方再躲一天。然而身處重圍中,每躲一天都面臨極大的風險,很快便會被發現,然後會被四面八方趕來的建奴圍剿。只得派一些水性好的浙兵,抱著木頭游過江,去江對岸的朝鮮找船,精通水性的實在太少,最後只有十幾人游過岸。
白天,一處背山靠江的村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