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龜茲的春天
2023-11-09 01:12:34 作者: 阿菩
安西境內,一條全新的商業生態鏈正在形成。
在安西唐軍崛起之前,以疏勒為中心的方圓千里土地上,由於政治上、軍事上、宗教上的割裂,出境經商近乎冒險,由於政治制度的落後,境內的商業的活動也不受保護,遊牧貴族和宗教領主常常用各種藉口盤剝商人,這些因素都大大壓制了西域商業貿易的發展。
薩圖克.博格拉汗統治時期的疏勒地區,由於入主者回紇人乃是遊牧民族,雖然回紇進入這個地區之後本身的經濟生活與文化水平被提高了,但疏勒本地的經濟與文化水平卻被拉低了——因為需要適應回紇人的思想意識形態與部族政權結構,所以薩圖克的政權實際上是拖了疏勒商業發展的後腿。
在祆教統治下的寧遠(原訛跡罕)地區,麥克利雖然也保護商人的利益,但他沒有向外拓展商路的能力,河中地區與寧遠相距不遠,可是由於宗教方面的對立,兩個地方的商人根本無法實現自由往來,寧遠的商人也只好靠著自己的能力,迂迴地向南走蔥嶺這條難於上青天的道路,做著斷斷續續的細水生意。這樣的商貿非但成本極高,而且無法保證可持續的發展。
但在安西成為這兩個地區的統治者之後,這一切都馬上發生了漸進卻是根本'性'的變化。
制度設計方面呢,安西唐軍最高統治者張邁的政治理念是遠遠超越疏勒本身經濟水平的,他和嫻熟西域經濟格局的鄭渭一起構建的制度藍圖也是稍微超前於這個時代,對於私有財產的保護正一條條地落實為明文規定,以前商人們若被權勢者盯上,就只有靠收買、走後門等手段來尋求免禍,現在卻已經可以通過法曹來解決民事問題,在安西境內已經發生過不止一起的權勢者與商人的糾紛,而所有的這些糾紛都在張邁、鄭渭的關注下得到依法解決,並在一步步地形成習慣力量。
稅收方面,張邁和鄭渭也根據疏勒、寧遠兩地的實際情況,確定了比較透明的稅收制度並向全境公布。大都護府在亦黑、庫巴、沖天砦、馬鞍山口設置了四個對外榷場收取關稅,在托雲關和莎車收取境內交通厘金——莎車面對的是于闐,本來也應該算「邊境」,但張邁卻決定了要用境內厘金的標準來收取,以此鼓勵兩邦經濟上的一體化以及民心上的彼此認同。
律法的公正、稅收的透明再加上對境內最貧困階層施與生存援助,讓安西境內的治安大大轉好,當然,促使治安好轉的重要措施還包括對於所有破壞治安者的打擊——不管是唐民還是異族,只要違法者均一視同仁,絕不姑息!
寧遠南部吐火羅山區的山賊、蔥嶺山間隱伏的馬賊,還有藏身於死亡沙海的大漠強盜,以及隱身於市井中的不穩定異族分子,都曾經對安西境內的治安構成威脅。
楊定國曾經建議說安西剛剛立國,對來歸異族不妨採取較為寬鬆的羈縻政策,但張邁卻拒絕了。
「憑什麼要對主體民族嚴格要求,而對異族中的敗類姑息養'奸'呢?」張邁當時就說道:「我知道諸位的意思是想作為一個過渡政策,可是一開始放鬆後來漸變嚴厲,非但不能收買人心,還會讓這些人覺得自己的處境每況愈下,會為將來埋下極大的後患,反而不如一開始就嚴厲公正更能實現長治久安。」
所以他哪怕在人力物力最困難的情況下也堅持採用重點打擊的手段,甚至不惜出動精銳部隊將叛'亂'者全部剿滅。
而實踐也證明張邁的決定是正確的,在疏勒攻防戰以及聯軍西征之後,境內的少數民族震懾於安西軍的軍威不敢妄動,也就乖乖地遵從了安西軍的規定,久而久之成了習慣,也就不覺得有多少的不方便了。
除了制度上的保障以外,在政策上鄭渭也設法對糧食加工、衣物加工等有益於民生的手工業上給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對於造酒等太費人力與糧食的手工產業則加以限制,至於產地在境外的貴金屬與奢侈品,如黃金、象牙、珊瑚、玉石等則力爭讓疏勒成為一個最安全最可靠的交易地。
張邁和鄭渭的這個意圖現在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安西的領土剛好處在天方教板塊、回紇板塊、華夏板塊和印度板塊之間,而安西境內,回紇商人也好,天方教商人也好,印度商人也好,都已經聽說這樣的傳聞:只要進入安西,依法交易,一定可以確保財產不會因為政治或者宗教上的原因而被沒收——這個保證看似平平無奇,但在中古時期卻沒幾個邦國可以做到。
在過去的一年裡,疏勒與寧遠的農業已經恢復到歷史上的較高水平,手工業有了復甦'性'的發展,而商業發展的速度則是手工業的數倍,一張東起于闐,西至薩曼、南通印度、北聯回紇的商業絡正在形成,安西境內的中轉商人靠著居中倒賣的優勢賺得盆滿缽滿,更讓他們期待的是:大都護張邁還在通過軍事上的威懾與外交上的交涉,將這張絡不斷地擴張下去。
向西是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的河中地區,安西軍已經通過外交手段打通了與薩曼的國際交易,現階段沒有必要再採取軍事行動,向北則是嶺西回紇,雖然亦黑的榷場交易不如庫巴的榷場交易來得穩定,但要想進一步打開這個市場,軍事阻力太大而能夠得到的經濟利益又太小,所以商人們對這條商路的興趣也不是很大——但是東方就完全不同了。
東方啊,東方!那裡是絲綢之路的起點,有著廣闊的貨品來源以及近乎無限大的市場需求,無論西域有多少的奢侈品,到了中原都一定能夠被消化掉,而絲綢、陶瓷以及各種各樣的中國商品,也只有打通東方的道路才能得到源源不絕的貨源。
作為中轉商,疏勒的商人是堅決支持安西唐軍擴大這張商貿絡的,甚至就是天方教的商人,由於可以在這件事情上間接獲得利益也都期待著東方戰事的進行。而龜茲方面以及沙州、瓜州方面的商人,也都有著融入這張商貿絡的衝動。
鄭渭是個文官,可他同時也是一個商人,在東進的事情上,他非但沒有站在張邁的對立面,相反,他是張邁最堅定的支持者,因為他知道東方利益有多大。
「龜茲到了!」
一隊商旅掃掉俱毗羅沙漠粘在衣服上的沙塵,興沖沖地趕入城中,城內保守的居民不免有些奇怪:這些人在這時候跑來幹什麼?難道不知道龜茲剛剛發生過戰爭嗎?難道不知道龜茲附近的軍事衝突還在持續嗎?難道不知道高昌回紇的毗伽大汗隨時都會衝來嗎?難道他們就不懂得「危邦不入、'亂'邦不居」的道理麼?
可是對龜茲本地人的種種顧慮,這些西來的商人似乎全沒放在心上,軍事上,安西的商人正在形成一種「張大都護戰無不勝」的'迷'信,當然更內在的原因是——他們看到了利潤!
錢,錢,錢!
在中轉商的眼裡,龜茲和焉耆不僅是城池,更代表了數量越來越多的金錢和種類越來越多的貨物,每向東推進一州或一鎮,這些商人們的生意就能增加幾成!一想到打通河西走廊進入中原腹地,那種巨大的引誘簡直可以推動他們干出任何事情來。
很快地,龜茲人就沒工夫去替這些外來者擔心了——因為他們中的敏銳者很快就發現隨著這些人的到來,各種各樣的商機也多了起來。
光是這些西來商人進入龜茲後對衣食住行的消費,本身就已是一種商機,更別說龜茲國自古盛產麻、麥、葡萄、良馬,境內的金礦、鐵礦、銅礦儲量也不少,手工業方面其織錦尤負盛名,這些都是可以與西來商人直接交易的。同時龜茲人本身就有做中轉商的傳統,在明白疏勒商人的意圖之後他們迅速就反應了過來。壓在他們頭上的遊牧統治者——回紇一族其男丁幾乎已被驅逐殆盡,剩下的也再不能產生政治上的影響力,取而代之的是一套更適合工商業發展的政治制度與法律制度,雖然不算殘暴但相形之下卻十分無能的骨咄迅速被他們忘記,「張邁時代」已經到來!
不止龜茲本地商人,一些來自沙州、來自焉耆甚至來自高昌的商人也發現了這一點。就在焉耆的戰爭還沒有分出勝負之前,高昌、沙州與龜茲三國的民間商業勢力已經產生了頻密的接觸,使得前兩者對安西境內的政治制度、商業環境、律法制度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作為安西全境內政方面的首腦,鄭渭並未曾直接涉及對東方的戰爭,可是他治理下的安西卻正一步步地成為西域各族所嚮往的國度,「以內政勝敵」的隱形效應正在發生著難以估量的作用。
—
龜茲城,新長史府。
這裡原本是龜茲宰相洛甫的府邸,現在卻變成了鄭渭的臨時行在。長史府門外不知有多少人伸長了脖子想要巴結這位安西的「宰相」,可惜大多數人卻不得其門而入,不過這時卻有一個身穿貂裘的中年商人騎馬從側門馳入,暗地裡便有市井中人指指點點,猜測這個人的來歷。
進入長史府的可不是一個普通的商人,而正是鄭渭的哥哥、安西境內最大的商人之一鄭濟,唐軍在與薩曼的交涉結束後,鄭濟就卸了官職恢復了商人的身份。他第一步是感到疏勒與弟弟鄭渭見面,兄弟兩人久別重逢自有一番歡喜與痛哭,但可以想見,像這樣的兩兄弟在宣洩完情感之後馬上就轉入到家族未來的探討上來。
那天晚上鄭家兩兄弟見過面後,第二日鄭濟就從鄭漢手裡接掌過了那個棉衣工坊,並且不知道他從哪裡調來了大量的資金,不但擴充了棉衣工坊的規模,而且又與境內的棉農頻繁接觸,籠住了龐大的棉花源頭,還向安西大都護府認購荒地,雇用老農、租用奴隸,順著安西大都護府「種植經濟作物必須同時產出相當比例糧食」的政策,圈起了幾塊農場,半種糧食半種棉花,這些舉動在去年雖未收回多少利潤,但在明眼人如奈家眼中卻看到一個商業王國正在慢慢形成。
「三公子,二公子來了。」童子稟報導。
鄭渭道:「且讓二哥等等。」
到黃昏時分,鄭渭才理完了政務,趕到了後園,鄭濟早讓童僕準備好了晚膳,笑道:「鄭相爺,用不用這麼拼命啊?」
鄭渭微笑道:「張龍驤在前面拼命,他將後方交給了我,我總得保證他足糧足食,無叛無'亂',免去他的後顧之憂。」
鄭濟道:「無叛無'亂'?我怎麼記得治安的事情是安守業在負責?」他進入安西日子已經不短,不但已熟知安西內部的情況,而且和上層諸將也多有了交往。
鄭渭笑道:「從來造反作'亂'者,要麼因為遭遇不公,要麼因為活不下去,要解決不公問題就要保證律政的公正,要讓他們不鋌而走險就要給他們一條活路,這樣自然就能將叛'亂'消滅於無形,若等到有人起來造反再去平叛便已經遲了。所以二哥你說,這治安的事情該算我的事情多些,還是該算安守業的事情多些?」
鄭濟笑道:「這個道理我也明白,不過龜茲畢竟是新得之國,想必國內必有一些不知好歹、忠於故主的遺族,這些人恐怕就不是給他公正、給口飯吃就能讓他們老實的吧。」
鄭渭冷笑道:「新得之國?張龍驤可不是個心慈手軟的人,回紇人抵抗激烈的做了俘虜戰奴,老弱'婦'孺則全部趕到焉耆去了。現在龜茲境內少了幾萬個吃閒飯的,百姓多是土著,且有不少本有唐民血統,可以說張龍驤留給我的這個底子很不錯,所以我治理起來,只要確保公正、足食就夠了。」
他顯然公務繁忙,一邊說話一邊不忘吃飯。對一個久受教養的人來說邊說話邊吃飯並不合適,但這段時間鄭渭顯然時間老不夠用,匆匆狼吞虎咽完了之後,屏退下人,才道:「二哥,妹妹在疏勒如何了?」
「她剛剛成親,丈夫就遠征,當然不是很開心。」鄭濟道:「我來之前,他還朝我使小'性'子呢。」
鄭渭臉上一副沒辦法的神'色',「湘兒從小沒吃過苦,可有些嬌縱了。要不你讓人將她接到龜茲來。雖然我也忙,但畢竟同處一城,可以放心些,再說這裡離薛復的駐地也近,要是薛復得空回到龜茲時,興許也能見上一面。」
鄭濟道:「我也是這個意思。」
鄭渭又問起河中的家人如何,鄭濟道:「」
鄭濟道:「咱們安西和薩曼關係緩和以後,爹娘、大哥他們的日子也算好過了些,不過呢,暗中還是有人盯著咱們家,幸好老爹眼光夠長,老大手段夠辣,咱們家的金銀庫老早就運出撒馬爾罕藏起來了。爹自從聽說你在這邊的情況,就有意將家族搬回來,現在金銀庫的存資已有四成偷運到寧遠了。」
鄭渭又驚又喜:「咱們家的金銀庫有四成偷運過來了?老大怎麼做到的?」
鄭濟笑道:「怎麼做到,說起來可就長了,從撒馬爾罕到邊關就不說了,到了邊關,大略來說,就是假、賄二字。」
鄭渭聽到這兩個字便明白了,他也知道庫巴雖設了榷場,但由於關稅頗重,所以還是有人不惜翻山越嶺進行走私,走私渠道既在,那麼只要賄賂邊將,再將金銀庫中的存資假冒成別的貨物,倒也有機會偷運過來,至於具體的做法,那就要看鄭家的手段了。
鄭濟又道:「咱們家的家底,嘿嘿,老三,你在俱蘭城隔絕了這麼些年,只怕也猜不到有多少,總而言之我收到這筆錢後,手頭就寬裕了。現在棉衣工坊那邊已無需再投金資,我就想把錢用在別的產業上,所以才到龜茲來和你商量一下。」
鄭渭問道:「三哥,你手頭現在到底有多少錢?」
鄭濟伸手蘸了點葡萄酒,在桌上劃了幾行阿拉伯數字,跟著抹去,以鄭渭此刻的眼界竟也忍不住眼睛一瞪,沉'吟'了良久,道:「如果是這樣……嗯,進入什麼產業、行當,可以慢慢考慮,但你還是先將府邸遷到龜茲來吧。」
「龜茲?」鄭濟是今年年初才從寧遠遷到疏勒,這時聽鄭渭如此說,道:「龜茲局勢還未穩啊。」
「就是還未穩,所以更有機會,等到整體安定下來,那時候人人搶著圈地,反而就困難多了。」鄭渭道:「而且龜茲正好位於死亡沙海的頂點,左攬沙州,右握疏勒,你進入疏勒太晚了,那邊最好的東西大多沒撿到,但龜茲這邊卻是一片新天地,如果三哥你能將家業立在這裡,前途不可限量。」
鄭濟很清楚他弟弟如今在安西軍中是什麼樣的地位,他既為鄭家選定了龜茲作為立足點那就肯定沒錯,點了點頭,說道:「那好,我回頭就辦這件事情,不過現在龜茲哪門生意最有前程,你可得給我透個信。」
鄭渭微微一笑,說:「花錢幫張龍驤穩定住龜茲的局面,讓他無後顧之憂——這就是最好的一門生意。」
鄭濟一怔:「這算什麼生意?」隨即恍然大悟,不由得笑了起來:「沒錯,沒錯,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