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千金買馬骨(上)
2023-11-08 14:20:09 作者: 煌煌華夏
求是報要開刊,那麼第一期的刊文如何選定,就是朱允炆目前最在乎的一件事。
這也是他為什麼要把內閣留下來的原因。
在朱允炆的心裡,求是報的主要職責就是兩點:一是把控社會思想形態,二一個就是打倒孔家店。
但是這第二點能夠實現的基礎是基於第一點成熟之後才可以去操作的事情,所以如何把控此時大明社會的思想形態,就是朱允炆要深思熟慮的事情。
思想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也是無法被捕捉的實物,不是他朱允炆在求是報上刊兩篇歌功頌德的文章,這天底下的士林學子就把他朱允炆當成了祖宗供著,那是扯淡。
「求是報要開刊,這第一期的刊文出什麼內容,朕心裡也不甚了解,所以還是希望內閣諸卿這邊能給朕提一些建議。」
朱允炆一擺手,內侍這邊就給內閣四人添了新茶和點心,看這架勢,四人就知道朱允炆是拿這求是報刊文當了一件大事,要說上一段時間。
四人都沉默下來,朱允炆不透露個明確的准信,他們心裡也沒有譜,一時間不知道該從哪裡說起,直到朱允炆點了名。
「士奇啊,你現在是內閣的首輔,你先來說說吧」
朝堂之上,論工於心計的能力,楊士奇自然當仁不讓的在朱允炆心裡排在第一位,那日推選首輔,楊士奇玩的手段他當時就看了出來,不過是常見的捧殺罷了。
不過既然那郁新沒腦子,事前也過於自信的認為他郁新已經十拿九穩,以至於著了楊士奇的道,受到推選也不敢當這個首輔,他朱允炆就順水推舟扶了楊士奇一程,既然你想當,那朕就讓你當,看你到底能有幾分本事。
「臣還在想,還是先請郁閣老等人珠玉在前吧。」
楊士奇的回答讓朱允炆詫異了一下,這楊士奇竟然也有拿不定主意的時候?
既然楊士奇現在不願意說,朱允炆就又看向其他三人:「既然士奇還沒有想好,卿三人有沒有願意自告奮勇的?」
郁新三人相互對視之後也都有些躊躇,這時候就看出解縉這個愣頭青的大膽來了,他現在迫切的需要在皇帝面前表現的機會啊。
難得連楊士奇這個老大哥都沒有開口,那可真是天賜我解大紳露臉的良機啊!
皇帝搞出這求是報的目的是什麼?
這是基礎的出發點,要先把握住中心思想,揣摩聖意。在解縉的心中,朱允炆搞求是報的目的就是為了多一個宣揚朱明江山的正統性,和他這個皇帝功績的途徑罷了,既然這個中心思想把握住,其他的工作還不好開展?
吹就完了。
「這求是報是新鮮事物,而再過幾日就要轉罷年關進入新年,兩個新加在一起那便是『欣欣』向榮,所以臣竊以為,這求是報的第一篇刊文,應該將我大明這些年的榮光偉績盡數刊登上去,讓天下的百姓、士林學子都與有榮焉。」
說完,解縉還舉例子的提出了包括太祖如何拯救民族、北伐光復河山、捕魚兒海殲滅北元王庭以及朱允炆登基以來遼東平叛、西南開疆、東南拓海等事例出來。
這不就是誇耀歷史,培養國民的民族、國家榮譽感嗎?
朱允炆沉默下來,這當然會是求是報的內容之一,但不應該作為主要的宣傳職責,國家民族榮譽感這一塊,光靠政府主流媒體的宣傳其實作用並不大,得讓老百姓親身感受到才行,光靠字裡行間的洗禮,無非是洗出一群自大的夜郎罷了。
看到朱允炆沉默不語,解縉面色頓時發苦,感覺自己這次馬屁好像又拍錯了位置,不禁哀怨的看了一眼楊士奇,為什麼人家楊士奇每次拍馬屁都拍的那麼穩准狠呢?
「方閣老有什麼高見啊?」
對於方孝孺,朱允炆還是寄託了不少『期許』的,儒林第一人嘛,論滿朝上下在儒學教義這一塊,人家方孝孺是公認的大牛,希望能有些許真知灼見吧。
方孝孺支吾了半天,說了一大堆的個人見解,倒是讓朱允炆『刮目相看』,嗯,全是假大空。大概意思包了歸堆就是在朱允炆這個皇帝的英明領導下,大明現在革故鼎新,萬事大吉,順便展望一下未來,希望地方跟中樞上下一心,以後的大明會更好。
這種空口泛泛而談的玩意在後世都有一席之地,更別提在上上下下都樂衷說廢話的大明朝了。
唉,方孝孺果然還是沒讓朱允炆失望,他的水平也就只能如此了。
兩個年輕的被淘汰,剩下的,除了不知道在想什麼的楊士奇,那就只剩下郁新這個中央的財政主管,朱允炆倒是希望郁新能拿出點有建設性的東西來。
「報財政吧。」
郁新這一句,卻是讓朱允炆陡然亮了眼。
把朝廷的財政收支報出去,確實是一件非常值得一提的大好事。
把建文三年的收入放上去,順便在把洪武三十一年的朝廷收入也放上去,數據或許空泛,但卻足以直觀的反映出此時之大明的強盛,也足以客觀的說明朱允炆這個皇帝的成就!
年年報GDP、報人均收入的漲幅、報多少百姓脫貧奔小康,只要漲的高那就說明比前任做得好,潛移默化之間,可不就讓大傢伙念你的好了?
底層那群人,接觸不到政治的最高層,他們懂什麼?他們只知道誰讓他們活得好,他們就愛戴誰,窮則獨善其身嘛,不站在山頂上,誰能一覽之下無雲遮目?
郁新這個提醒提的好,不僅僅是收入要報上去,支出也要報上去!
大明打算在哪裡花錢,報出去讓天下人都知道,有利於民間的監管和舉報,各省押解的商稅都有數,這是各省報導中央的,有沒有隱藏貪墨的情況,中央不敢確定,但地方絕對門清,報出來,地方自己對帳去。
支出這一塊,軍費和吏部的俸祿沒多少可供操作的空間,但是工部的開支銀卻是油水巨大,讓地方的儒林士子監督去,朝廷明刊記錄是多少兩銀子,結果你自己才招募了多少工人,開了多少的工銀,數目核算一下就知道有多少的瞞報了。
按照朱允炆給求是報定的規矩,舉報可是有獎的!
不愧是搞財政的出身,郁新一個提醒就在政治和反貪兩個領域立下了功勞,這才是大明需要的幹吏啊。
連郁新都有這般本事了,那楊士奇呢?
想到這,朱允炆就更加期待楊士奇接下來的想法了,遂移目視去,不僅朱允炆,便是內閣其他三人都看向楊士奇。
楊士奇此時在想什麼?
他在想楊溥為什麼突然莫名其妙的被下了詔獄!
詔獄裡面關押了哪些人,他這個內閣的首輔若想知道,怎麼都不會瞞得住他,包括被下獄的罪名。
楊溥下獄的罪名是御前失儀。
御前失儀?
楊士奇對這個跟自己同姓的後進還是有些了解的,這楊溥生性謹慎老成,頗有自己無恥的神韻,他除非腦子有病才會在皇帝面前犯下足以打進詔獄的大不敬,不然怎麼可能會突然就被朱允炆扔進大牢呢?
既然楊溥腦子沒病,那就排除了他御前說錯話這個可能性,那剩下的足以使他被打進詔獄的事,就只剩下看到了不該看的,聽到了不該聽的!
楊溥是負責御前伴駕擬聖旨的,他被打進詔獄的那一天,恰好是中樞降罪與原齊王朱榑、原含山侯楊文那一天,他們之間會不會有什麼聯繫?
山東那個地方到底出了什麼事,要讓楊溥擬個聖旨的功夫就被打進詔獄了呢?
想想那天晚上自己從朱高熾那裡得知皇帝這幾年私自教出了一批官吏,想想這份求是報將來的作用,再想想山東這個省有什麼,楊士奇心裡陡然全部明白了過來。
山東孔家一定是犯了什麼事傳進了朱允炆的耳朵里,而皇帝現在正在偷摸的處理著,楊溥伴駕御前自然是難免聽到了一鱗半爪,所以才會被打進詔獄!為的,就是不走露風聲!
皇帝要完成太祖當年未竟的心愿,想要扳倒孔家,而求是報就是朱允炆選好的思想上的戰場,通過把控天下儒林士子的思想來推翻孔家神聖志高的地位。
這求是報眼下的主要目的,應該就是如何獲得儒林士子的忠誠!
只有弄明白所有的前因後果,那才是真正打把握帝心,提出建議的好時機。
念頭通達之後,楊士奇的臉上便掛起了笑容,看向朱允炆說道:「陛下,求是報剛剛開刊,天下的儒林士子還對此報不甚了解,臣建議,還是應以介紹求是報本身為主,附帶著將如何在這求是報上刊文的規則和獎勵都說出來,讓地方大傢伙都知道。」
頓了頓,復又說道:「順便,臣有個不情之請,臣剛剛履任內閣首輔,雖然各省府都已經通過邸報了解了,但儒林知道的還不多,不如也借著這個機會,讓內閣臣這幾人也亮個相吧,都介紹一下。」
朱允炆瞬間眯起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