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招攬王玄策
2023-11-08 10:52:18 作者: 大唐鎮國將軍
「不出幾日,長安周邊的地方,人們對於美的感覺,不再是單一的,而是複雜的,豐富的,多重的。」
秦逸點著一根煙,「王教習,你在宮中見過那人沒有?」
王玄策一愣,那台上的人,自己怎麼可能在宮中見到,那人難道不是遼北來的嗎?
「回侯爺,並沒有見過。」
「呵呵,王教習看來是剛剛進入長安,你常在宮中走動,很快就會知道他是誰了。」
秦逸說完,一旁的齊平已經開始倒酒了。
「今日看到王教習是個意外,沒想到,融州之地名聲遠揚的王玄策,終究還是進入了長安。」
王玄策臉一紅,他自己說過,如果可以在邊境,就不會進入長安,在他眼中,長安都是一些碌碌無為之輩。
真男人就該在邊疆建功立業。
這句話傳播甚廣,不然二十三歲那一年,他就可以進入長安為官了,當時的武德皇帝聽說這句話之後,直接一紙文書,讓王玄策在融州又多待了幾年。
如果不是李二偶然翻起武德年間的卷宗,怕是不會想起,在遙遠的雲貴之地,竟然還有這麼一個豪情萬丈的大唐官員。
「讓侯爺見笑了,那都是王前些年不懂事的時候說的話。」
秦逸看著王玄策,「生如螻蟻,卻無礙立下鴻鵠之志,這不是不懂事。」
「我們讀書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王玄策,你自詡文武雙全,可能回答我?」
秦逸質問道,目光平靜,如同湖面一般清澈。
秦逸知道王玄策是一個鬱郁不得志的人,這樣的人,在整個大唐官員體系之中也算是極為有才華之人,華夏的民族一直以來人口都比較多,能在萬千人口之中,湧現出來的人,都是牛人。
仔細想來,大唐兩千萬人口啊,目前這些人裡面能挑選出來的幾百個在長安任職的官員裡面,哪個是庸人?
王玄策能發下宏願,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自幼苦讀,才學雖然不能說天下無雙,但至少也是能登堂入室的級別。
如今被秦逸這麼一問,他臉上掛滿了憂鬱。
這個少年,這個大唐最年輕的侯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侯爺,簡直太懂自己 了。
他進入長安之後,雖然只有短短半個月,但已經感受到了長安之中的弊病,大家都在混日子。
或許是和平久了,許久沒有打仗了,所有人總是漫不經心,尤其是軍隊之中。
王玄策還記得去年突厥大軍壓境之後,頡利可汗帶十萬大軍打到渭水的事情,那時候,他義憤填膺,可他只是一個小官員,起不到什麼作用。
而且,遠在融州。
好不容易到了大唐長安,來到了這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王玄策感覺自己出頭無望,今日被秦逸這麼一質問,再加上看了一天那人在擂台上無敵一般的姿態,他心中熱血再度湧起。
「讀書人,就是要出入朝堂,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為大唐拋頭顱,灑熱血!」
秦逸笑了笑, 「說的沒錯,不愧是讓武德皇帝跳腳的人。」
秦逸說完,淡淡看著窗外,「讀書人,仰望星空,心中有先賢,腳踏實地,胸中有萬千道義。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橫渠四句簡直就是天然的裝逼神器,秦逸說完,整個人立馬就回到了平靜的狀態。
仰起頭,四十五度看著夕陽。
這一刻,王玄策目瞪口呆,心中澎湃激盪,仿佛整個渭水都灌入了他的胸膛一般。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
他傻了,嘴裡喃喃全都是這四句話。
而一旁的和琛雖然不怎麼懂經義和文章,但他聽到這四句話的時候,整個人也起伏了起來。
不過他起伏的是肥肉,如同滾滾波濤一般。
「秦逸,雖然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麼,但挺起來似乎很厲害的樣子。」
「搞的我熱血沸騰。」
秦逸笑了笑,「你這一身的肉,就算是想要報國,估計大唐也不會給你這個機會啊。」
王玄策已經聽不到兩人的對話了,整個平康坊的聲音在遠去,一切的人流和嘈雜聲就像是遠去的鐘聲一般,在他的腦海里,只有那些人流匯聚成一條條線,還有那四句話,懸在心口,不斷衝擊著他那顆堅硬的心。
任你風吹浪打,我自閒庭信步。
大唐,我來了!
讀書人的志向怎麼可以被磨滅?
明明說好了建功立業,怎麼可以就此放棄?
許久之後,王玄策朝著秦逸拱手,「侯爺,今日聽君一席話,真的是讓王玄策受益匪淺,大唐之中,傳聞侯爺有絕世才華,不說別的,單單這四句,已經是可以名垂青史一般的存在,王玄策受教了!」
「呵呵,客氣了,在長安之中,遇到事情,不要灰心,也不要喪氣,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如果哪一天不想在那禁軍之中浪費時間,到藍田找我吧。」
如果一開始就直接招攬,這王玄策定然不會答應。
可現在,經歷了被秦逸打擊的王玄策,心中的信念更加堅定,也對秦逸充滿了敬佩和好感,這麼來招攬,剎那間,王玄策心裏面就有了同樣的想法。
好男兒志在四方,只要能為大唐出力,何必在乎在哪裡呢?
秦逸的想法極為簡單,這個王玄策以後就是去天竺的最好人選,不管是天竺,還是其他國家,唐儉老了,走不動了,玄奘不想出去了,那麼最合適的人,就是這個傢伙。
王玄策,你的歷史使命還沒有完成,你現在需要好好蟄伏,尋找屬於你自己的機會。
……
不得不說,這是一場沒有結束的營銷。
在有了報紙作為媒介的長安,迅速就掀起了一股熱潮。
人人以天然為美,人人以純色之中夾雜著雜色為美,審美觀念,本就需要改變。
秦逸的一小步,唐朝人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