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愚見」
2023-11-07 22:30:34 作者: 涼城心不涼
康熙收到的消息,台灣那邊現在亂的很,幾方內鬥,收復台灣一事是鐵板釘釘的事情。
姚啟聖和康熙說話聲音都不小,幼清就是不想聽也聽了。
收復台灣?
聽到台灣,幼清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那帶著特質的嗲嗲的嗓音,還有就是關於新聞報導中台獨的問題。
等姚啟聖離開後,幼清便從裡面出來了。
康熙看到她,自然的說了句:「醒了?」
幼清點頭,然後走進康熙。
「萬歲爺在處理政務,嬪妾就不打擾您了。」
康熙道:「不打擾,朕今個兒本沒打算處理政務,你就留在這兒陪朕。」
今日姚啟聖過來他沒想到,從福建到京城,時間上本就不好把握,早一天晚一天都是有可能的,姚啟聖可能是趕路了,所以來的比預想的早,來了京就直接過來了,康熙不能真把人拒之門外。
幼清這個時候才道:「嬪妾醒來有段時間了,方才聽到萬歲爺和一位大人在談話,這會不會壞了規矩?」
紫禁城乾清宮可還立著一塊後宮不得干政的牌子呢!雖然這塊牌子更多是順治針對他娘,也就是現在的太皇太后立下的,但是如今這塊牌子影響的可不僅僅是太皇太后,後宮嬪妃在前朝後宮區分上十分忌諱。
幼清也怕犯忌諱。
「是你就不算壞了規矩。」
其實對那塊後宮不得干政的牌子康熙並沒有放在心上,他是個比較自信的人,他活著的時候,後宮嬪妃看了摺子又如何,難不成還能霍亂朝政不成。
這心裡話康熙也沒和別人說過,他只是反感後宮和前朝勾結,對於嬪妃偶爾說一些政務上的事,他並沒有別人想像中的那麼忌諱。
當然,這有個前提,前提是說那個女人得他瞧得上眼。
幼清是他瞧得上眼的人,所以並不介意她聽到這些。
想到幼清曾經說過關於秦始皇的一些觀點,康熙突然有些想要再探一探她深淺的想法。
幼清笑著說:「難不成別人聽了就壞了規矩了?」
康熙同樣笑著說:「那是。」
「這麼說來嬪妾還是獨一份的呀。」
「不喜歡嗎?」康熙反問了一句。
還真不怎麼喜歡,不過面上歡歡喜喜的說道:「喜歡,萬歲爺待嬪妾可真好,嬪妾喜歡極了。」
隨口而出就是違心之言,幼清自己都覺得自己要是能穿回去不做演員都浪費了,環境太能鍛鍊人了。
康熙道:「方才進來說話的是姚啟聖,他是福建總督,說的事你應該也聽到了,三藩已平,朕有意收復台灣,如今台灣內亂不斷,施琅有能耐才幹,是個可用的將才,姚啟聖更是謀略過人,有他們倆在收復台灣肯定能成。」
幼清一腦門的問號,怎麼還特意給她說了一遍,她並不是特別想知道這些。
「萬歲爺英明,台灣收復遲早的事情。」
康熙政治上的決定不能說都對,但是大體上沒毛病。
康熙繼續道:「你倒是會說話,朕不擔心台灣收復的問題,姚啟聖和施琅都不是吃白飯的,肯定能行,朕是擔心收復台灣後的問題。」
收復台灣後的問題?
收復後還有問題?
幼清仔細一想,收復後不就是治理嗎?
這個時候康熙的聲音繼續響起:「台灣這個地方自古以來就比較特別,分分合合,因獨特的地理環境,管制上面很不容易,將其併入福建,福建那邊不一定能夠管制得過來,單獨出來必然會滋生野心。」
合不好合,獨出來做一府台灣也不夠大,康熙也覺得有些愁人。
當然,這個愁人的問題還有段時間可以思考怎麼解決。
聽了康熙後半段話,她並沒有意外,確實是個難治理的問題。
只是……
「萬歲爺怎麼跟嬪妾說這些,怕是有些不合規矩吧。」
「朕說合規矩就合規矩,你且說說,收復台灣後要是你你會選擇怎麼去治理。」
幼清一驚,康熙怎麼會問她這種問題。
領土完整不容分割,現代台灣在地圖上屬於大陸的一部分,只是台灣遺留下的問題還是讓那片土地問題頗多。
要是可以,幼清也希望台灣不再有那些問題。
她想說些什麼,可又怕說的太多容易出事,她膽子小。
想來想去,最後幼清還是決定說,穿越一場,要是真能做點有意義的事也是好的。
過了好一會兒幼清才開口道:「嬪妾倒是有些愚見,萬歲爺就當聽個響。」
「你且說說。」
幼清開口了:「嬪妾看過台灣的地圖上的位置,面積也算不上特別大,若是單獨設置一省不太合適,倒是可以將其併入福建管轄範圍內。
又因其周圍環海,海上大多數以捕撈為生,漁民眾多,嬪妾以為可以在福建建立造船機構,改進出海的漁船,鼓勵漁民遠洋捕撈,海中有許多珍饈,也有許多珍寶,防止海盜猖獗,可派遣府兵隨行保護漁民。
在福建沿海擇一縣城設一貿易所,用來規範漁民所得的交易價格,規範貿易帶來的風險,漁民收穫所得,一部分用來交稅,剩下的用來生活。
漁民來源並不穩固,比種地的農民還要靠天吃飯,所以還可以設置一慈善堂,用來扶貧所用,另外慈善堂因為其興致緣故,還要特別設一隱私的監察機構……」
這樣一來,台灣和福建兩地的聯繫自然而然就加深了,台灣需要靠著福建的船隻還有貿易所來生存,遠洋捕撈本就有大利潤可得,兩者都虧不了,相輔相成。
最重要的事加深的台灣和福建的聯繫,只要聯繫夠深,這樣潛移默化下來,台灣的百姓自然而然就會把自己當成大陸的一部分。
聽她說完,康熙有一瞬間的恍惚,她曾經說過有關秦始皇的言論,那時他震驚,可震驚之餘心裡更多是覺得她對歷史很有見底,見解獨特,讓他耳目一新。
這回問她有關台灣的問題,他心裡很是矛盾,帶著期待,同時又覺得她的回答可能會沒有新意,畢竟時政問題,可歷史書中的見解不一樣。
解說歷史人物,有些縹緲虛無,今日他問的,更多是實際問題。
今日幼清這番話就是從姚啟聖嘴裡說出來康熙都會覺得特別,更何況是從幼清嘴裡說出來。
康熙忍不住感嘆了一句:「愛妃若是男兒身必然會有一番大作為。」
幼清聞言搖搖頭:「嬪妾只是些愚見罷了,比不得萬歲爺的朝臣。」
她能說出這些話來,全憑著後世的累積,可不算她的能耐,康熙覺得新穎特別,在後世幾乎人人都能知道一些。
說真的,她要是真穿成了男兒身,她還真沒那個本事在朝堂上大有作為。
畢竟朝堂上可不僅僅是有能耐就行的,還要會做人,懂事故,要不然才能也沒地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