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小說 >帝國爭霸 > 第860章 重戰稱雄

第860章 重戰稱雄

2023-11-07 22:18:24 作者: 閃爍
  「戰-16」的打擊能力超過了所有現役攻擊機,不止是載彈量更大與航程更遠,還因為能夠使用現役,以及即將服役的所有精確制飛彈藥,並且在任何氣象條件下摧毀地面與海上目標。

  以46噸的最大起飛重量升空時,「戰-16A」最多能夠掛載16噸炸彈,內部滿油的最大作戰半徑為1800千米,進行一次空中加油能夠達到3000千米,攜帶5具副油箱的轉場航程可達7500千米。

  相對而言,「戰-16A」的其他性能算不上突出。最大飛行速度僅1.6馬赫,最大可用升限為18000米,可用過載為+5G到-2G,海平面最大飛行速度每小時1100千米,最大爬升率為每秒240米。

  當然,對於體量接近於戰術轟炸機的超重型攻擊機來說,這樣的飛行性能也能接受。

  帝國空軍選擇了「戰-16A」,以其為基礎開發新一代電子攻擊機,也就是看中其巨大的改進潛力。

  超過45噸的起飛重量,以及巨大的內部空間,就算「戰-16A」沒有內部彈艙,也能夠像「攻-8FZ」那樣把電子戰設備置於機體內部,從而騰出寶貴的外部掛點,用來攜帶打擊防空系統的彈藥。

  得益於電子設備小型化,「戰-16AD」只是犧牲了位於座艙後方的背部油箱,內部載油量減少了1800千克。因為有5個2000千克級的重載外掛點,而且一般不需要使用重型對地打擊彈藥,也不用掛載電子干擾吊艙,通常可以用3個重載外掛點掛載副油箱,所以作戰半徑不但沒縮短,還稍微有所提升,達到2000千米,不進行空中加油的最長滯空時間更是高達6小時。

  關鍵還有,「戰-16A」採用的並列雙座布局。

  前面已經提到,帝國空軍最初把「戰-16」當成戰術轟炸機看待,也就需要考慮長時間飛行所帶來的問題。

  顯然,至少需要2名飛行員。

  不管自動駕駛設備多麼先進,只要正常任務周期超過了6個小時,就得必須安排2名飛行員。

  在戰術飛機上,通常是縱列布局。

  這麼設計的好處有三個:一是能降低迎風面積,也就是降低飛行阻力;二是能減少水平投影面積,等於降低了被機關炮這類小口徑高射武器擊中的概率;三是結構更簡單,能夠減少上百千克的重量。

  缺點也很突出:得配備2套飛行控制系統,飛行員之間的溝通協調不是很方便。

  對戰術轟炸機來說,縱列布局的優點沒多大的價值,缺點反到顯得很突出。

  正是如此,戰術轟炸機都是採用並列雙座布局,而且「戰-16A」在設計的時候,為了顯現出「重型」與「攻擊」的定位,採用了並列雙座布局,還一直沿用下來,在後期修改的時候都沒有換成縱列雙座布局。

  當然,這也跟空軍希望儘快讓「戰-16A」投產有關。

  對電子攻擊機來說,並列雙座布局肯定要比縱列雙座布局好,尤其是在只有兩名飛行員的情況下。

  準確的說,在「戰-16AD」上只有一名飛行員,坐在右側的是電子戰軍官。

  在同樣具備防空壓制能力的「攻-5CZ」上,有足足4名成員,除了飛行員,還有3名電子戰軍官,而且前座副駕駛兼任武器軍官。「攻-8FZ」因為只有2名成員,所以不具備防空壓制能力。

  雖然隨著技術進步,不再需要數名電子戰軍官來操作電子戰設備,但是肯定需要讓兩名成員協同作戰,比如在必要的時候得由飛行員控制機載武器。很明顯,並肩而坐能更有效的進行溝通協調。

  當然,還能夠共同使用一套電子戰的操控設備。

  要說的話,帝國空軍對「戰-16AD」是非常的滿意,在完成驗收測試之前就下達了批量採購訂單,而且第一批的採購數量就超過了200架,除了一對一的取代「攻-8FZ」,還要取代「戰-10AD」。

  在空軍的戰術體系當中,「戰-16AD」的地位還在「戰-16A」之上。

  道理也很簡單:帝國空軍並不缺乏攻擊機,重型攻擊機也足夠用,更別說還有數量眾多的戰略轟炸機,相對的,專用的電子攻擊機卻捉襟見肘,而且「攻-8FZ」缺乏實施硬摧毀的能力。

  在波沙灣戰爭期間,帝國空軍的攻擊機群經常需要海軍的「攻-5CZ」提供掩護。

  先不說作戰效率的問題,面子上就掛不住。

  此外,「攻-5CZ」的綜合作戰效能確實超過了「攻-8FZ」,即便是執行壓制干擾作戰的能力也能通過攜帶更多的電子戰吊艙來增強。加上具備硬摧毀能力,所以「攻-5CZ」的作戰靈活性遠遠超過「攻-8FZ」。

  實戰早已證明,硬摧毀是最為可靠的打擊手段。

  面對先進防空系統,電磁壓制干擾的可靠性往往會受到挑戰,甚至遭到攻擊機飛行員的質疑。

  按之前的規劃,空軍將在5年內讓所有「攻-8FZ」退役,僅保留「戰-10AD」。

  雖然「戰-16AD」已經完成設計,進入到驗收試飛階段,但是沒拿到撥款,就別想進行量產。

  也就是說,今後只能從海軍借用「攻-5CZ」執行電子戰任務。

  如果不是大戰爆發,帝國空軍會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沒有自己的電子攻擊機可用。

  不要忘了,哪怕「攻-5CZ」也要面對機體壽命即將耗盡,在10年之後就要陸續退役的尷尬處境,可是下一代電子攻擊機仍然由海軍主導,在「攻-12A」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與空軍沒有直接關係。

  到時,空軍還是得採購「鹹菜」。

  由此不難看出,「戰-16AD」的價值是多麼巨大。

  可惜的是,在大戰爆發之後,「戰-16AD」的採購計劃才獲得批准。哪怕帝國空軍立即調整了生產計劃,把「戰-16AD」的優先級別排在「戰-16A」之前,還直接使用了已經生產出來的機體,也不可能立即獲得足夠多的「戰-16AD」,何況「戰-16AD」的驗收試飛都還沒有完成。

  迄今,帝國空軍就只有30餘架「戰-16AD」,其中的10多架在進行驗收測試。

  也就是說,剩下的「戰-16AD」全都參與了突襲特里凡的戰鬥。

  這也是帝國空軍安排「攻-8FZ」在前面開路,讓「戰-16AD」在後面跟進,執行防空壓制任務的主要原因。

  參戰的20架「戰-16AD」都還沒有進行驗收,很多電子戰設備甚至沒有進行調試!

  武器控制系統其實是現成的,比如火控雷達來自為「戰-11C/D」研製的AESA,而且在戰前就完成了作戰測試。火控軟體跟「戰-10AD」的差不多,而且已在測試機上完成了跟武器系統的調試匹配工作。

  說得直接一點,這些「戰-16AD」都能掛著反輻射飛彈執行打擊任務,只是無法使用電子戰設備。

  安排「戰-16AD」執行防空壓制任務,其實也是在進行驗收測試。

  至於作戰效能,完全沒必要擔心。

  關鍵就是,「戰-16AD」能掛載與使用很多「戰-10AD」根本用不了的重型武器,由此獲得遠遠超過「戰-10AD」的打擊能力。

  比如射程超過300千米,飛行速度高達4馬赫的KD-24A重型反輻射飛彈。

  其實,這種飛彈就是為「戰-16AD」量身打造。

  帝國空軍當初選擇使用「戰-10A」來執行防空壓制任務,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因,就是輕型戰鬥機更加靈活。按照當時的理論,在遭到防空飛彈攻擊的情況下,輕巧靈活的輕型戰鬥機更容易擺脫。

  當然,該理論的基礎其實是反輻射武器還不夠先進。

  說得直接一點,因為反輻射武器,比如反輻射飛彈存在性能缺陷,所以防空壓制戰鬥機不得不冒險進入防空飛彈的有效射程,以拼刺刀的方式發起攻擊,也就只能選擇生存能力更強的作戰飛機。

  實戰結果也是如此。

  在波伊戰爭中,防空壓制戰鬥機的作戰損失率高居戰術飛機之首,而且達到戰術航空兵平均損失率的5倍。即便到了波沙灣戰爭,防空壓制戰鬥機的損失率依然居高不下,超過了其他戰術飛機。

  原因也很簡單,戰鬥機再是敏捷,那也比不上防空飛彈。

  正是如此,帝國空軍才選擇了重型攻擊機,而且著手發展射程更遠與性能更好的重型反輻射飛彈。

  其實,這番話應該反過來說。

  在決定研製重型反輻射飛彈之後,帝國空軍才發現,需要一種重型平台來搭載使用這類飛彈。如果仍然是「戰-10AD」這類輕型平台,掛上2枚重型反輻射飛彈之後,就別想掛載其他武器與設備了。

  當然,KD-24A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飛彈。

  KD-24A的導引頭其實就來自KD-18C,擁有全頻段偵測能力,還具有記憶功能,而且攻擊航線標定點由12個增加到了48個,從而獲得更加精確的航線規劃能力,能夠更有效的應付欺騙與干擾。

  憑藉高達1800千克的發射質量,KD-24A獲得了超過300千米的射程,平均飛行速度超過4馬赫。

  這個速度,比大部分防空飛彈還要快!

  此外,300千米的射程更超過了現今幾乎所有防空飛彈。

  也就是說,「戰-16AD」能夠在敵方防空飛彈的射程之外發射KD-24A,再也不需要跟防空系統拼刺刀。

  至於威力,肯定是管夠。

  重達250千克的戰鬥部,達到了100米的殺傷半徑,能確保摧毀任何一種防空雷達。

  換個角度來看,也就是因為不需要冒險進入防空飛彈的打擊範圍,所以不需要防空壓制戰鬥機擁有多好的機動性能。

  其實,KD-24A還沒有完全達到空軍提出的性能指標。

  比如,暫時不具備對付機動目標與時間敏感目標的能力。

  說得直接一點,如果敵人把雷達部署在履帶式底盤之類的機動平台上,在受到威脅之後立即關機,並且以最快速度轉移,就有很大的把握避開從300千米之外射來的KD-24A,畢竟以4馬赫的速度飛行300千米,至少需要4分鐘,而常見的履帶式載具能在4分鐘之內行駛數千米。再結合有源誘餌,或者是具有相同輻射特徵的假目標,就更加有可能讓KD-24A瞎火。

  關鍵還有,把雷達部署到機動平台上,提高平台的戰術機動性能,本身就是提高生存能力的主要手段。

  正是如此,帝國空軍才提出,反輻射飛彈必須得具備對付時間敏感機動目標的能力。

  簡單的說,就是在目標消失之後,能夠在戰場上空逗留一段時間,等到目標重新出現之後再發起攻擊。

  這個要求一點都不簡單,實現難度非常大。

  關鍵就是,延長滯空時間與飛行速度相互矛盾。

  如果保持4馬赫的飛行速度不變,那麼多飛行15分鐘,就得增加3倍的燃料,飛彈的整備質量將超過4000千克。

  顯然,帝國空軍肯定不會接受4噸重的反輻射飛彈。

  要獲得更久的滯空時間,就必須降低速度指標。

  只要降低到亞音速,別說獲得15分鐘的戰場滯空時間,哪怕多飛行1個小時,也沒有什麼難度。

  可惜的是,帝國空軍同樣沒辦法接受飛行速度太慢的反輻射飛彈。

  針對這個矛盾,唯一的解決辦法,也就是採用兩級彈體,或者說在攻擊階段讓戰鬥部跟彈體分離,並且為戰鬥部配備一具加速用的小型發動機,確保在攻擊階段獲得4馬赫的衝刺飛行速度。

  這就是還在研製的KD-24B。

  雖然採用了相同的編號,只是序列號不同,但是與KD-24A相比,KD-24B其實是一種全新的飛彈。

  嚴格說來,除了戰鬥部與導引頭,兩者沒有任何共通的地方。

  當然,研製KD-24B的難度比KD-24A大得多。

  關鍵,也就是動力系統。

  KD-24A的動力系統,其實是一具整合了助推火箭的液體燃料衝壓發動機,基本上沒有什麼技術難度。而KD-24B至少需要兩套動力系統,而且這兩套動力系統還必須達到極高的技術水準。

  要說的話,也就是帝國空軍提出的要求實在太高了。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在保持KD-24A的飛行性能的基礎上,至少獲得15分鐘的戰場滯空時間。

  這意味著,仍然需要以4馬赫的速度飛行300千米!

  此後才以亞音速在戰場上空飛行15分鐘,並且在重新發現目標之後,以4馬赫的速度發起攻擊。

  要命的是,整備質量不得超過1800千克。

  其實,這也是戰術作戰飛機通用重載外掛點的上限。雖然名義上能夠掛在2000千克的彈藥,但是在實際使用當中,肯定要留下一些餘量,特別是在掛載飛彈的時候,還得使用專用的電氣轉接部件。

  毫無疑問,不增加質量,又要獲得更好的性能,肯定需要更加先進的技術。

  正是如此,KD-24B的研製規劃一拖再拖,即便在大戰爆發之後,也沒有多大起色,至今都只存在於設計圖上。

  所幸的是,對付基本沒有戰場機動能力的遠程防空系統,KD-24A就夠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