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小說 >帝國爭霸 > 第792章 舉棋不定

第792章 舉棋不定

2023-11-07 22:18:24 作者: 閃爍
  如果可以,斯塔克願意把配備反艦彈頭的「三叉戟」C4全都裝在1艘「俄亥俄」級潛艇上,並且把這艘潛艇編入特混艦隊,擔負起反艦作戰重任,讓其他的「俄亥俄」級干本職工作。

  可惜的是,現實沒這麼理想。

  這些飛彈,分別裝在5艘「俄亥俄」級潛艇上,而且每艘都是14枚,也就是剛好裝滿兩套垂直發射系統。

  只要5艘「俄亥俄」級同時出手,發射的飛彈就能形成飽和攻擊!

  可問題是,這些潛艇還裝載了更多的對陸攻擊巡航飛彈。

  其實,斯塔克早就向海軍司令部提出這個問題,希望能夠讓少數幾艘「俄亥俄」級專門搭載反艦型的「三叉戟」C4,並且編入航母戰鬥群,從而減輕艦載航空兵、以及水面戰艦的制海反艦任務。

  在理論上,1艘「俄亥俄」級的反艦火力超過了整支航母戰鬥群。

  要說的話,還沒有什麼戰艦,甚至沒有艦隊能夠在一次攻擊當中,同時投射200枚重型反艦飛彈。

  即便是空軍的轟炸機群,也沒有這個能力!

  其實,紐蘭海軍一直就有類似的計劃,也就是裝備項目。

  不過,用來搭載重型反艦飛彈的不是潛艇,而是巡洋艦級別,甚至更大的水面戰艦。

  沒錯,就是「武庫艦」。

  按照紐蘭海軍做的規劃,武庫艦其實就是飛彈時代的戰列艦。

  這種戰艦,排水量達到了數萬噸,僅次於航母與兩棲攻擊艦,超過了包括巡洋艦在內的所有戰艦。與其他戰艦不同的是,武庫艦沒配備昂貴的電子設備,其主要使命就是搭載與發射各種類型的飛彈,尤其是反艦飛彈,以及用來打擊地面目標的巡航飛彈。憑藉強大的搭載能力,武庫艦將是艦隊裡的主要打擊力量,從而讓包括航母在內的其他戰艦能集中力量干好本職工作。

  紐蘭海軍沒有選擇具有武庫艦特性的「俄亥俄」級潛艇,有很充足的理由。

  在艦隊作戰中,跟潛艇配合的難度實在太大了。

  因為沒有搭載電子設備,需要跟其他戰艦協同作戰,比如得藉助由其他戰艦提供的戰場信息,所以在戰鬥當中,武庫艦肯定得頻繁跟其他戰艦進行通信聯絡,而潛艇天生就存這方面的缺陷。

  此外就是,在紐蘭海軍眼裡,「俄亥俄」級搭載的飛彈還不夠多。

  按海軍提出的戰術性能指標,武庫艦至少要能搭載288枚垂直發射的飛彈,最好能夠達到432枚。

  「俄亥俄」級的載彈量還不到最高標準的4成。

  最關鍵的,其實是「俄亥俄」級無法搭載彈道飛彈。

  發展至今,紐蘭海軍依然在重點打造反艦彈道飛彈,而且發展武庫艦,就與正在研製的反艦彈道飛彈有關。

  在某種意義上,武庫艦就是做為反艦到飛彈的搭載平台而研製的。

  沒有反艦彈道飛彈,就肯定不會有武庫艦。

  這裡,跟打擊鏈的前端,也就是搜尋目標、獲取目標信息與發起攻擊,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前面已經提到,彈道飛彈能在幾分鐘之內飛到上千千米,甚至是數千千米之外,而巡航飛彈需要飛行數個小時。

  對於一直在航行的艦隊來說,幾分鐘與幾個小時不是同一個概念。

  關鍵就是,在幾分鐘之內完成的攻擊,對情報的要求比需要幾個小時才能完成的低了幾個數量級!

  這個特點,對武庫艦來說具有無與倫比的價值。

  其實,也就是使用反艦彈道飛彈發起攻擊,在火控環節中交換的信息更少,才不需要為武庫艦配備昂貴的火控系統。

  按紐蘭海軍的作戰設想,只需獲取目標戰艦或者艦隊的方位信息,武庫艦就能用反艦到飛彈發起攻擊。

  如果換成巡航飛彈,肯定要麻煩許多。

  正是如此,紐蘭海軍才明確提出,武庫艦至少裝載64枚射程在1500海里以上,最好能達到2000海里的反艦彈道飛彈。

  至於其他飛彈,主要是用來對付地面目標。

  相對而言,武庫艦的研製難度並不大。

  5家參與競標的造船廠,都提出了能夠滿足海軍要求的設計方案,而且無一例外的採用了商船的建造標準,其中2家還提出可以用已有的商船進行改造,或者直接使用商船的設計圖紙。

  這麼做的最大好處,其實是能夠大幅度降低設計與建造成本。

  不是說造船廠在為海軍節約,而是海軍提出的招標書里把價格限定為5億紐幣,還要求承包商簽訂固定金額的合同。

  至於民用船隻是否合適,海軍並沒覺得有多大問題。

  道理也很簡單,武庫艦是飛彈的搭載平台,而且肯定編在航母戰鬥群裡面,有護航戰艦保護。

  那麼,武庫艦並不需要多強大的生存能力。

  此外,如果必須按照戰艦的標準建造,問題也不大,造船廠肯定能夠辦到,只是沒辦法把造價控制在5億紐幣以內。

  與武庫艦相比,做為核心武器的反艦彈道飛彈,才是真正的麻煩。

  就斯塔克所知,哪怕能夠研製出反艦彈道飛彈,造價也極為昂貴,肯定不可能像巡航飛彈一樣大批量採購。

  其實,巡航飛彈也很貴。

  別說是「三叉戟」C4戰略巡航飛彈,即便是「戰斧」這類戰術巡航飛彈,紐蘭軍方的採購價格都超過100萬紐幣。

  顯然,如此昂貴的巡航飛彈,為武庫艦的存在價值畫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按照432枚的標準計算,哪怕全都是戰術巡航飛彈,其總價值也超過4億紐幣,跟武庫艦的造價基本持平。

  讓抗損能力極差的武庫艦搭載如此多,如此昂貴的飛彈,合適嗎?

  正是如此,國會已經3次否決了由海軍提交的建造計劃,還要求海軍設法提高武庫艦的生存能力。

  其實,在戰術上同樣有問題。

  武庫艦本身沒有什麼戰鬥力,更像是海軍的「戰略轟炸艦」,跟空軍的戰略轟炸機較為相似。要讓武庫艦發揮作用,肯定離不開其他戰艦,特別是航母,也就是艦載航空兵提供的掩護。

  丟掉了制空權,武庫艦恐怕連1分鐘都活不了。

  也就是說,哪怕有了武庫艦,航母仍然是艦隊裡的絕對核心。

  既然圍繞航母打造特混艦隊,還有什麼理由不去發展艦載航空兵,而是搞一種連戰艦都算不上的東西?

  把武庫艦升級成為戰艦?

  顯然,這是絕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嚴格按照戰艦的標準建造武庫艦,不降低戰術性能指標,武庫艦的造價就絕對會跟航母持平。再把昂貴的飛彈算上,武庫艦的實際維持價格同樣不會比搭載幾十架艦載機的航母低。

  至於作戰的效費比,兩者更加沒有可比性。

  說得直接一點,既然不差錢,為什麼不多造幾艘航母呢?

  其實,斯塔克就是航母的堅定擁護者,一直反對發展武庫艦,至少不是現在搞的那種武庫艦。

  在他看來,武庫艦應該是以艦載航空兵為主的,現有突擊力量的有效補充。

  也就是說,武庫艦的使命是用搭載的飛彈執行首輪突擊任務,提高突防率,並降低艦載航空兵的作戰損失。

  制海作戰也是如此。

  在發現敵艦隊之後,由武庫艦發射的反艦飛彈進行首輪突擊,消耗敵艦隊的戰鬥力,特別是防空火力。如果能摧毀,哪怕是癱瘓敵艦隊的主力戰艦,那就更好了。接下來,才是艦載航空兵發起突擊,用反艦飛彈、精確制導炸彈等武器,摧毀與殲滅所有敵艦,取得艦隊決戰的勝利。

  只是首輪突擊就足夠了。

  在面對上百枚,甚至是數百枚重型反艦飛彈的生死關頭,任何一支艦隊都無法派戰鬥機執行截擊任務。

  其實,只要能夠打掉敵艦隊裡的主要防空戰艦,就算是大功告成。

  沒有防空戰艦掩護,而且難以派出防空戰鬥機,即便是梁夏艦隊,也肯定頂不住接踵而至的空中打擊。

  換個角度,安排艦載航空兵執行首輪突擊任務,那將是另外一個結果。

  不要忘了,紐蘭海軍缺的不止是航母,還有性能先進的作戰飛機,以及更加寶貴的高素質飛行員。

  真要是硬碰硬,紐蘭海軍沒什麼勝算。

  按照這個思路,斯塔克在幾年之前就提出,沒必要搞武庫艦,「俄亥俄」級就能夠執行反艦任務。

  辦法也很簡單,就是為搭載的「三叉戟」C4換上反艦彈頭,再像其他戰艦那樣編入航母戰鬥群。

  指揮上的問題?

  讓「俄亥俄」級與航母搭檔,就跟在航母后面,確保在任何時候都能浮上海面,以便跟其他戰艦進行通信聯絡。

  再是緊張,也不差這幾分鐘!

  一次把168枚「三叉戟」C4發射出去,哪怕對手是擁有3艘超級航母的特混艦隊,那也是綽綽有餘!

  可惜的是,在幾年之前,斯塔克人微言輕,沒有人把他的建議當回事。

  不過,幾個月之前,斯塔克的這個建議終於獲得了海軍司令部的重視,而且立即進入到行動階段。

  此時此刻,隸屬於夕落洋艦隊的6艘「俄亥俄」級就在造船廠里大修,其中主要項目就是為搭載的「三叉戟」C4飛彈換上反艦彈頭。在完成之後,這6艘潛艇將通過望夕運河開赴東望洋。

  這麼安排,只是因為生產反艦彈頭的工廠,也就是雷聲公司的兵工廠在東海岸地區。

  當然,還跟東望洋艦隊的「俄亥俄」級潛艇得執行作戰任務有關。

  按照斯塔克的部署,10艘「俄亥俄」級分成2支分隊,其中第1分隊在後方,執行的戰略威懾任務,在必要的時候對梁夏帝國本土,或者具有重大戰略價值的前沿軍事基地發起打擊。另外一個分隊編在第51特混艦隊裡面,準確說是在艦隊後面,並直接聽從斯塔克的指揮。

  這5艘「俄亥俄」級都搭載了具有反艦能力的「三叉戟」C4。

  問題就在這裡!

  早在幾天之前,第1分隊的5艘「俄亥俄」級就按計劃向西航行,前往可以攻擊梁夏本土的北東望洋西部海域,而且這5艘潛艇處於最高戰備狀態,只聽從最高統帥,也就是總統或者代替總統行使軍事指揮權的參聯會主席下達的命令。別說斯塔克,就算是東望洋艦隊司令官,也無權調整作戰部署。

  斯塔克能夠指揮的,也就只有第2分隊的5艘潛艇。

  這已經很有面子了!

  如此一來,要是斯塔克打算替空軍擦屁股,也就是在5日白天讓巡航飛彈潛艇參戰,動用「三叉戟」C4打擊阿留群島與霍瓦依群島上的軍事目標,不但會暴露作戰意圖,還可能暴露行蹤。

  即便一切順利,也有可能產生難以預料的影響。

  比如,在得知紐蘭海軍的「俄亥俄」級在北東望洋上發射了巡航飛彈之後,白華偉很有可能放棄前往約頓島附近海域的念頭,率領第四十一特混艦隊撤回去,在威島或者北馬群島附近海域待命。

  這麼安排,其實是為了保護本土,阻止紐蘭海軍的巡航飛彈潛艇繼續向西航行。

  僅僅如此,那還沒什麼。

  要命的是,如果由此猜到紐蘭海軍的真實意圖,梁夏海軍肯定會做出調整,拼了老命都會守住中轉島。

  這樣一來,突襲就會演變成鏖戰。

  如果沒能在幾天之內占領中轉島,並演變成持久戰,哪怕到最後拿下了中轉島,也不可能奪回霍瓦依群島。

  說得直接一點,第2分隊的5艘「俄亥俄」級巡航飛彈潛艇是斯塔克手裡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籌碼,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能使用。

  現在是萬不得已嗎?

  這才開戰的第二天!

  正是想到這個問題,斯塔克一整夜都沒有睡覺。

  激戰正酣,就算沒受到困擾,斯塔克也不會離開航母的司令艦橋。

  即便在天亮後,斯塔克都沒做出決定,其實什麼都沒做。

  斯塔克為自己留了一手,空軍同樣有備用計劃。

  無法依靠前線基地,也能利用本土腹地的機場,大不了多安排一些加油機,多進行一次空中加油。

  其實,斯塔克有種預感,準確說是根據交戰情況做出的判斷。

  梁夏海軍很快就會採取行動!

  關鍵就是,在開戰之後,梁夏海軍一直在向北東望洋派遣巡邏機,梁夏空軍也出動了大型電子偵察機與預警機。

  不到24小時,就有數十架梁夏軍隊的大型飛機在北東望洋上被擊落。

  如此巨大的損失都沒讓梁夏軍隊打退堂鼓,那麼唯一的理由就是,梁夏軍隊確實不知道第51特混艦隊的行蹤。

  在這種情況下,白華偉還能夠穩如泰山嗎?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