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初具規模
2023-11-07 22:18:24 作者: 閃爍
到10月17日,白止戰才隨「陪京」號回到那球港。
雖然「陪京」號沒在戰鬥中受損,但是動力系統的老毛病又犯了,得趁回港的機會好好檢修一番。
今後的幾個月,「陪京」號是帝國海軍唯一能夠出戰的航母。
「橫江」號呢?
按照海軍司令部在16日發來的消息,「橫江」號的艦體出現了結構性損傷,原本計劃在年底回造船廠進行大修。因為有很多主力戰艦需要維護,所以「橫江」號的大修工作已經推遲到明年。
這艘航母暫時是指望不上了。
其實,因為「橫江」號缺席,所以海軍司令部準備把跟隨第一艦隊南下的「海龍」號調回來。
第一艦隊有沒有「海龍」號,問題都不大。
可是對大批在大戰爆發之後招募的飛行員,能不能到航母上進行訓練,影響就非常的巨大了。
哪怕只是駕駛艦載機在航母上降落與起飛幾次,意義也非同凡響。
陸上模擬場地?
再逼真的模擬場地,也無法還原航母30節頂風航行的場面。
隨「陪京」號到達那球港的還有「魯河」號快速戰列艦。
因為「龍江」號得回造船廠進行維修,所以按照海軍司令部安排,「魯河」號暫時編入第四艦隊。
「魯河」號先在那球港檢修,摸清楚損傷情況之後,再制訂維修方案。
至於其他受損戰艦,都前往帝國本土港口,返回造船廠進行維修。
只有航母與戰列艦需要占用大型造船廠的船塢,其他的戰艦去小型造船廠,或者停在碼頭旁就能修好。
因為沒有安排過來,所以白止戰在那球港住了一個晚上。
別看那球港是第四艦隊母港,白止戰也來來去去好幾次,可是在此前,他從來沒有在這裡逗留過。
也沒什麼好奇怪的,那球港幾乎是一座大工地。
因為荒廢二十多年,加上在上次大戰中遭到毀滅性破壞,所以在收回這座港口之後,帝國海軍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修復港口的基礎設施,然後按照當前的標準,建造更多的基礎設施。
別的不說,只是修建深水碼頭就要費很大功夫。
上次大戰期間,深水碼頭的標準,是讓吃水在9米以內的戰列艦停靠,而當前標準,至少得增加到15米。這就是,帝國海軍下一代快速戰列艦的滿載吃水深度達到12米,算上冗餘至少需要15米。
此外,大部分建設工作,其實是在這次海戰之後才正式開始。
原因就是,如果海戰打輸了,帝國海軍未必能夠守住那球港,也就得按照戰略防禦標準進行建設。
現在,海戰打贏了,得按照另外一套標準進行建設。
簡單的說,就是把那球港建設成為帝國本土之外最大的軍港,成為帝國海軍進軍東望洋的出發地。
其實,海軍在做這個規劃的時候,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
那球港離帝國本土就1000千米,因此就算沒有那球港的話,從帝國本土港口同樣能前出東望洋。
有必要耗費資源來擴建那球港嗎?
顯然,這個問題得換種方式來看。
帝國本土東部地區,各種條件還算得上理想的港口,只有浦州港。
至於前本土艦隊的母港,桅檣港,條件非常的一般,主要是在島嶼上,交通運輸算不上方便。
帝國海軍對桅檣港一直不太熱心,就是離本土太近。
把浦州港變成軍港?
顯然,這肯定不行,因為浦州港還承擔著民運業務,是帝國本土東部地區最不可或缺的商港。
可見,對帝國海軍來說,要麼那球港,要麼桅檣港。
必須做出選擇,就肯定是那球港。
在上次大戰前,那球港就是面向東望洋作戰的頭號軍港,以那球港為母港的本土艦隊就主要在東望洋活動。
那個年代,帝國海軍本土艦隊就是東望洋上無敵的存在。
按照海軍規劃,最快到年底,幾條主要碼頭全都會建成。
到時,包括即將服役的大型航母在內的所有戰艦都能夠在那球港停靠,並且得到全面的支持。
如果一切順利,新曆103年,那球港所有基建工程都將完成。
到那時候,這裡能夠容納上百艘戰艦!
在那之前,恐怕帝國海軍已經向東推進了數千千米,那球港也再不是前線港口。
吃了晚飯,白止戰與周涌濤在港口裡轉了一圈。至於李明博,他跟著「帝都」號去了浦州港。
要說位置,那球港在琉島最南端,西邊是像胳膊一般伸入大海的右臂半島,恰好把港灣圍住,形成天然的深水良港。
在港口北面十多千米外,還有一座正在營建的大型機場。
按照規劃,那是一座海軍航空兵基地,而且是東望洋艦隊航空兵部隊的總基地,建成後能部署數百架作戰飛機。
建造航空兵基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擴大訓練規模。
在新的訓練體系下,新招募的飛行員得先在岸上訓練3個月,飛行時間達到200個小時之後,再轉移到航母上進行起降訓練,完成50次降落,通過了考核之後,才正式編入作戰部隊。
關鍵就是,航空兵的規模比戰前擴大了好幾倍,而且在持續擴建,需要花更大的力氣培養飛行員。
雖然是在夜間,但是港口裡面依然是熱火朝天。
此外,白止戰他們還發現了一件很奇特的事情。
一些工人正在用鋼筋混凝土建造戰艦,準確的說是以澆築水泥的方式,建造一艘看著像是戰艦的船隻。
當然,那只是一艘船隻。
在讓周涌濤去詢問之後,白止戰才搞明白,那是一艘工程船,一艘自航式塢船。
正在建造的是一個分段,建成的幾個分段已經拼湊起來,而在所有的分段建成,並且拼湊起來後,塢船的長度將超過300米,能為包括5萬噸戰列艦在內的艦船提供服務,而且能夠進一步擴大。
將來,甚至能容納6萬噸戰列艦。
用混凝土澆築的是塢壁,船底部分依然用正常方式建造。
每個分段的傳遞是一艘小型浮船,在排空壓載水艙之後,就能浮起來。
為了能夠航行,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在後部與前部增加一節配備用柴油機驅動的推進分段。
用混凝土,一是強度足夠了,二是能節約鋼材,三是在破損之後容易修補,其實主要是為了節約鋼材。
對此,白止戰很是感嘆。
不是說鋼材不夠用,而是在大規模戰爭中,這種沒有戰鬥力的軍輔船,有不亞於戰艦的價值。
因為能夠節約受損戰艦往返航行所用時間,所以在某些特定情況之下,一艘塢船相當於一支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