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大蕭條之禍
2023-11-07 22:18:24 作者: 閃爍
回到帝都,白止戰的第一感受就是深入骨髓的寒冷。
雖然這才初冬,但是白止戰覺得,比二十年前,首次來帝都的那個嚴冬還要冷,仿佛空氣都要凍結了。
不僅僅是氣溫,還有蕭條的市井。
由新曆89年開始的大蕭條,迄今已經持續了十年。
雖然在三年前,紐蘭聯邦的新政初見成效,世界各國就相繼宣布,成功渡過最為艱難的時期,大蕭條已經過去,又一個黃金時代即將到來,但是真相卻恰好相反,而且比輿論宣傳的還殘酷。
凱恩斯主義戰勝大蕭條了嗎?
顯然,這是一個偽命題。
在紐蘭聯邦開始推行新政的時候,帝國最有名的經濟學家就斷言:那不過是往一鍋滾水裡面加了一瓢冷水,或者說是丟了一個巨大的冰塊進去,暫時把水溫降到沸點之下;因為鍋底的烈火沒有熄滅,所以要不了多久就會重新沸騰,而且鍋已經裝滿,再容不下更多的冷水與冰塊了。
那該怎麼辦呢?
在大約三年前,狹夷皇國就用行動給出了答案。
帝國新曆96年初,紐蘭聯邦再一次發起號召,提議在「華城條約」與「倫泰條約」的基礎之上,簽署一份新條約,把限制海軍軍備的期限再增加五年,最好是十年,為越來越緊張的國際局勢降溫。
這個提議,得到了梁夏帝國與布蘭王國的全力支持,卻遭到狹夷皇國反對。
雖然鬧到最後,三個主要締約國達成協議,簽署了被稱為「第二倫泰條約」的第二階段限制軍備條約,但是該條約同時規定,如果狹夷皇國沒有在次年年初,即帝國新曆97年的第一天成為締約國,將全面放開對主力艦與母艦的限制,準確說是各項性能指標的上限,等於是不做限制。
結果就是,狹夷皇國沒有在次年締約,「第二倫泰條約」變成了廢紙。
在根本上,就是大蕭條所致。
如果締約,繼續嚴格的限制海軍軍備,那麼要不了五年,狹夷皇國的經濟就將完蛋,包括造船廠與鋼鐵廠在內的眾多企業將倒閉,會有成千上萬的工人失業,甚至會由次引發全國暴動。
為此,就只能把過剩的產能用來生產軍火。
哪怕這是飲鴆止渴,也比馬上完蛋好得多。
再說,如果到最後走投無路,更加需要一支強大的軍隊,才有通過對外擴張轉移國內矛盾的可能。
在當年的年中,狹夷海軍啟動了「超級戰列艦」的建造工作。也直到這個時候,外界才知道,在「海軍假期」結束之前,狹夷海軍已經秘密完成了超級戰列艦的設計工作,而且各項指標均大幅度超過了條約限制。
可見,狹夷皇國早就下定決心要退約,根本不會答應把期限延長五年。
這下好了,各列強重新回到了賽場上。
從經濟角度看,發展軍備跟新政中大力搞基礎建設,其實是一個道理,即通過沒有直接產出的支出來來消耗嚴重過剩的工業產能,為企業提供新的訂單,讓工廠開工,讓工人能獲得養家餬口的工作機會。
不同的是,軍備競賽需要通過軍事擴張來實現價值。
此外,這杯鴆酒的止渴效果到底如何,還因人而異。
對狹夷皇國與布蘭王國這種千萬級體量的列強來說,多造幾條戰列艦,把海軍規模擴大三分之一,就能夠在短期內創造數十萬個就業崗位,讓數十萬個家庭的數百萬、甚至是上千萬人衣食無憂。
少了幾百上千萬的饑民,國內局勢肯定能穩住。
可是,對梁夏帝國與紐蘭聯邦這種億級規模的超級霸權來說,那就不行了。
在大蕭條最嚴重的時候,紐蘭聯邦的失業率接近百分之三十,梁夏帝國的失業率也超過了百分之二十。
這是什麼概念?
按照家庭人口計算,紐蘭聯邦有六千萬人、梁夏帝國有一億人處在吃了上頓沒下頓,隨時有可能餓肚皮的困境之中。
多造幾條戰艦,讓這些人吃飽飯?
顯然,這很不現實!
別說幾條戰艦,哪怕多造幾支艦隊也無濟於事。
梁夏帝國與紐蘭聯邦的巨大體量決定,只有對全球格局重新洗牌,重新劃分殖民地,重新瓜分市場與資源,才能走出由大蕭條產生的困境,創造出一個能夠穩定存在數十年的和平局面。
當然,重新洗牌肯定需要足夠強大的軍事實力。
其實,這也正是梁夏帝國與紐蘭聯邦在擴充軍備的時候,跟布蘭王國與狹夷皇國存在的本質區別。
什麼意思?
高瞻遠矚與鼠目寸光的區別!
自始至終,梁夏帝國與紐蘭聯邦都在朝著最後目標,也就是通過一場大戰,在重新洗牌之後,成為全球唯一的超級霸權,成為國際秩序與利益架構的制定者與維護者,成為未來世界的主宰。
為此,梁夏帝國與紐蘭聯邦在擴軍的時候,都非常全面,以夯實基礎為首,注重在基礎建設上下功夫。
布蘭王國與狹夷皇國呢?
最多只是把擴軍當成解決經濟危機的手段,沒有更加長遠的打算,哪怕有,有沒有能力實行。
兩年多前,帝國海軍就提出每年建造四艘主力艦的長遠規劃,而且得到了帝國內閣與論議兩院的支持。在拿到撥款之後,帝國海軍在新曆97年啟動第一輪建造計劃,在四家造船廠各訂購了一艘主力艦。此後在98年與99年,也各下達了四艘主力艦的訂單,造艦計劃得到了全面落實。
關鍵,帝國海軍把航空母艦也算作主力艦。
紐蘭海軍沒有把航母當成主力艦,不過同樣以每年開工三艘或四艘的速度,開始穩步擴充艦隊的規模。
只是,就如前面提到的,擴充軍備對經濟產生的幫助遠沒想像的那麼明顯。
大蕭條的餘波還沒散去,梁夏帝國的經濟依然很不景氣。
要說什麼的話,也只是比十年前好了一些,至少民眾對未來不再那麼悲觀,開始積極的面對挑戰。
哪怕生活依然艱辛,只要有希望,就有積極向上的動力。
其實,帝都的變化也非常大。
最明顯的,就是郊外的機場。
雖然民用航空還在萌芽狀態,飛機只是少數富人的玩具,但是經過二十年飛速發展,飛機早已為民眾熟知。
用來運輸郵件之後,飛機的下一個用途就是繼汽車、貨車與輪船之後,成為人們出行的交通工具。
新書剛發,求收藏、求推薦、求打賞,各種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