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督軍末日(一)
2023-11-09 22:27:36 作者: 張濤1985
龍濟光,字子誠(紫宸),雲南蒙自人,彝族,土司出身。其父龍汝霖死時32歲,妾馬氏生長子覲光,元配李氏生次子裕光、三子濟光。按封建法規,由次子裕光承襲了稿吾土司之職。納更土司死後,發生了土司內部的相爭,互相殘殺,於是族人便擁戴龍覲光代辦納更土司之職。龍氏弟兄三人,性格各異,覲光喜天文地理和詩書;裕光愛養鳥種花;唯有濟光喜歡玩刀弄槍,習武稱強。濟光見二位哥哥均已有職而自己無職,心生篡奪納更土司權位的念頭,曾兩次謀害長兄未遂。覲光不願兄弟相殘,便離家前往昆明參加會試,後轉達北京另尋靠山。濟光便取得了納更土司職位。當時正是光緒年間各地大辦團練,龍濟光也在家鄉辦起了團練,因率部眾參與鎮壓滇南人民的反清鬥爭,並協助清兵剿滅雲南的「彝亂」有功。被任命為廣南縣團總,同時得以在文山、蒙自、建水、金平、屏邊及個舊等地招兵,勢力迅速擴大。
1903年,廣西地區政局動亂,游勇叛亂風起雲湧。龍濟光率五千兵去投效兩廣總督岑春煊,因鎮壓會黨有功,被任命為廣西右江道尹。1907年12月,孫中山領導鎮南關起義,龍濟光又率部會同陸榮廷部前往鎮壓,用革命黨人的鮮血染紅頭上的頂帶花羽,因功升為廣西提督。次年,又派兵協助鎮壓了河口起義,不久龍部擴充為30個巡防營,擁兵一萬六千多人,被稱為「濟軍」。1911年,被調任廣東陸路提督兼警衛軍副司令。從此,龍濟光開始在廣東發展勢力,隊伍不斷壯大,成為軍閥割據混戰時期一個獨霸一方,顯赫一時的軍閥。
辛亥革命爆發後,龍濟光被迫跟著宣布廣東獨立,不過沒關係,接下來二次革命,這位大軍閥就帶著自己的一萬五千人馬開進了廣州城,直接把革命黨人胡漢民和陳炯明一併趕了出去。袁世凱自然也是委以重任,實授廣東督軍,不過這個督軍的管轄範圍只有今天廣東的一半地盤,往東到惠州為止,再過去就是陳炯明他們粵軍的地盤了。不過龍濟光對此並不在意,因為此刻廣東最有油水的地盤就是廣州這個省城了,至於那些窮地方,革命黨人要就拿去好了,反正又不用自己給錢。
廣東可以說是孫中山中華革命黨的大本營和錢袋子,龍濟光這位仁兄如此不識相的往這一蹲,這不是斷人生路嗎?最要命的是這個龍濟光還是個雁過拔毛的主,1913年,袁世凱撤去了陳炯明的廣東都督和陸軍中將暨上將銜,令龍濟光為廣東宣撫使,率兵討伐陳炯明。龍率軍直抵廣東,解散了廣東的議會,得以在廣東**絕治約三年。在此期間,他屠殺革命黨人,開賭局、騷擾百姓,很受袁世凱賞識,授振武上將軍督理廣東軍務,並將侄女嫁給龍的第九子龍象乾。可以說身為一個雲南人,龍濟光十分厲害的成為了廣東人自發團結的一個關鍵紐扣。
任何一個廣東人無論以前有什麼過節,在驅逐龍濟光的這個問題上絕對是一致的,沒辦法龍濟光這廝實在是太能禍害了。這大概也是人的一個特性,只要不是在自己家裡,做人就不講原則了,得道就以破壞為己任,難怪後世的美帝地方政府的官員不是上級任命而是地方自選,有點道理。
袁稱帝後,龍濟光立即通電擁護,被授予一等公加郡王銜。其長兄覲光被授予臨武將軍,次兄裕光為廣惠鎮守使。
這樣的人要是放在後世歷史教科書里來說,那就是從小就不學好,長大以後天天反動,是人民的敵人。
現在李宗仁和白崇禧奉青年軍最高指揮部國社黨中革軍委主席王振宇大帥的命令,前來消滅龍濟光這個現行反革命。
但是命令是在12月底簽發的,李宗仁的第三軍卻遲遲壓在梧州不動彈,搞的之前高度緊張的白崇禧都對自己這個結拜大哥有了意見。
而李宗仁卻有自己的苦衷,這個苦衷就是王振宇配在他身邊的高級參議,國社黨組織部部長陳紹。
話說當年陳紹投靠王振宇的時候就有一個理想,那就是統帥三軍,揚馬疆場。但是因為王振宇當時對於軍事幹部並不急需,對於政治幹部到是什麼缺乏。於是陳紹一個不留神就變成了文官,先是在靖州直隸縣墾山口鎮當了個建設委員會主任,實際就是鎮長。隨後又被調去安江模範城擔任第一任市長兼建設指揮部總指揮。再往後到是和軍隊沾邊了,不過是跑到軍校讀書,借讀書的機會在當時的湘西陸軍軍官學校組織民族復興社。要說有本事的人到哪裡他都有本事了,上述任務陳紹這個王學門人硬是一個不差辦得妥妥噹噹。
最終在組建國家社會黨的時候,陳紹也就當上了組織部部長,還是個文官。
原本軍事行動跟這個組織部沒有半毛錢的關係,但是這一次情況有些特殊。廣東這個地方不光是軍事問題,還有很複雜的政治問題,在王振宇看來,光靠李宗仁和白崇禧這兩個將軍他解決不了。所以還得配個高級參議,原計劃最佳人選是楊永泰,但是陶峙岳進軍衡陽事關全局,楊永泰這塊好鋼就被用到了刀刃上。陳紹成色次點,自然是用在了廣東。
陳紹可沒考慮什麼成色問題,他是國社黨中常委之一,在黨內的地位要比李宗仁高得多,所以他上任以後也不講什麼客氣了。第一個要求就是要一套合體的軍服,至於軍銜他也費了點心思,親自寫信問總參謀長楊萬貴。哭笑不得的楊萬貴自然是按照軍級幹部標準,授了個少將軍銜,貌似現在青年軍上下除了王振宇之外就都只是少將。
沒關係,陳紹滿意就行,他每天都穿戴整齊出現在第三軍軍部,雖然基本不干涉軍務,卻讓李宗仁和白崇禧感覺很怪異。
1月3日,當李宗仁準備出兵的時候,陳紹突然發聲了:「李軍長,我建議你們最好是按兵不動,廣東最近可能有大變化。」
李宗仁知道什麼叫客氣,別看人家陳紹只是參議,這會在這裡他代表的就是王振宇大帥。
因此雖然白崇禧為此憤憤不平,但是李宗仁依然決定按兵不動。
陳紹並不是無的放矢,軍情局廣州站最新送來的情報顯示,表面上答應由王振宇控制廣州的孫中山先生準備食言而肥了。
中華革命黨從去年十一月起就開始串聯廣州各地的會黨,民團,商團武裝勢力,準備在護國戰爭爆發後就武力驅逐龍濟光。
勇氣可嘉,但是不能不說這個時候的革命黨人做事真的是差點火候。還沒等他們完成聯絡工作,連龍濟光家的螞蟻都知道他們要起事了,搞的人家龍濟光是有好氣又好笑。
1月10日前後,陳炯明,朱執信分別在廣州和惠州發動起義,不好意思,龍濟光早有準備,起義遭到了殘酷的鎮壓,以失敗告終。
不過也不是全無收穫,起碼在廣州以外的地區,革命黨的武裝設卡封路,讓龍濟光這個廣東督軍徹底有名無實了,政令別想超出濟軍實際控制範圍半米。
龍濟光也不是省油的燈,1月12日,他先是在在廣州海珠島水上警署邀請各界代表,召開廣東善後問題會議,以此麻痹革命黨人,換取了雙方暫時停火的條件。而等其軍事部署完畢,龍的警衛軍統領顏啟漢在會議中突然開槍,將護**代表湯覺頓、譚學夔等當場擊斃,是為「海珠慘案」。龍濟光事後將事件起因歪曲為雙方「言語衝突,開槍互擊」。
不過這個什麼慘案陳紹不關心,他關心的是龍濟光的軍事行動,果然很快龍濟光的軍隊就以雷霆之勢把廣東的地方武裝來了個一勺燴。中華革命黨這邊由於決策失誤,最終導致他們一直引以為傲的所謂十萬民軍損失殆盡。而這個結果就是陳紹要的,他可沒興趣讓孫中山有機會和王大帥搞什麼共存,廣東的地盤只能屬於王大帥,青年軍絕不干那火中取栗,為人做嫁衣的事情。
等著龍濟光把場子清的差不多了,陳紹屁顛屁顛跑了過來對李宗仁和白崇禧道:「抓緊時間動手啊,不然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該輪到咱們頭痛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次廣東作戰,除了李宗仁,白崇禧的第三軍外,還有陳紹親自帶領另外一支龐大的隊伍,由廣西地方安保總隊抽調的四個混編支隊和由廣西省黨部組織的四十多個工作隊,共計八千多人。他們的任務就是跟在大軍後面,每拿下一個縣城就接管一個縣城的地方民政和防務,這也是王振宇從後世竊取的一個發明。至於為什麼從廣西選,還是考慮了地域性的問題,以期減輕當地人的反抗情緒。不過現在看來這點擔心有些多餘,看看當地老百姓對青年軍的歡迎熱情程度之高,你就知道龍濟光到底做了多大的一件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