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 與北極熊切磋(中)
2023-11-09 22:15:13 作者: 驃騎
史達林的一番話等於堵住了中國方面的一切理由和藉口,高飛的臉色也非常的難看,在強權面前道理是根本講不通的,蘇聯人相比英國人要難對付得多,史達林是一位暴君,邱吉爾充其量不過是一名首相政治流氓,兩者之間的差距之大可想而知,這一點高飛非常的清楚。
史達林這個名字的俄語意思為鋼鐵,自幼崇拜俄國沙皇的史達林就打下了要當一位鐵腕人物的夢想,不過斯達黎出身寒微,父親是個鞋匠,母親是農奴的女兒,父母都不識字屬於文盲階層,歷史上在公開場合,史達林只提過父親一次,他說作為一個鞋匠父親不是一個真正的無產者,因為他仍有小資產階級思想,這是不可救藥的。
在高飛看來史達林這位暴君可以說對二十世紀的蘇聯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全面推行農業集體化政策,導致了國內爆發嚴重的饑荒,以計劃經濟的方式實施大規模工業化,使蘇聯窮兵黷武成為重工業和軍事大國,同時史達林瘋狂的進行對自己的個人崇拜,大搞對黨、政、軍領導人以至普通幹部和群眾實施大清洗,對少數族裔進行壓迫流放,甚至是有計劃的屠殺和迫害。
結果史達林為了穩固統治排除異己發動的大清洗最終變成了對蘇共全黨、政、軍、中央、地方幹部系統的全面清洗和鎮壓,受害者的人數至少在七十萬人以上,列寧時代的政治局成員「老布爾什維克」只剩下史達林自己一人,加里寧和莫洛托夫都是作為大清洗站對隊的倖存者,蘇聯元帥中的五人只剩下伏羅希洛夫和布瓊尼兩人。 抗日之血祭山河765
同時史達林發動的大清洗活動也涉及到社會中全面層面,如同知識分子、農民、神職人員、技術專業人員和少數族裔,無數的人遭到莫名其妙的逮捕,被關押在古拉格集中營里,遭受身體和精神上的虐待,大部分人在飢餓、疾病等惡劣的生存環境中死亡,蘇聯境內的諸多少數族裔被集體遷移和流放,其中包括幾乎全部的波蘭人、伏爾加德意志人、摩爾多瓦人、猶太人、愛沙尼亞人、拉脫維亞人、立陶宛人、克里米亞韃靼人、車臣人、朝鮮人等等,史達林處決的猶太人到底歐多少,恐怕沒人能夠說得清楚。
而且高飛記得在蘇聯紅軍反攻進入歐洲地區時,對占領區域的人民實施了相當數量的謀殺、強x、破壞和洗劫等大規模的集體罪行,並經常以殘酷的方式對待戰俘並給予屠殺和虐殺,尤其在蘇軍在占領德國後,約有二百萬德國婦女被蘇軍士兵強x,其中的大約三十萬婦女因傷害、自殺和被殺而死亡,蘇軍自喻是解放者,歷史上在中國的東北蘇聯人也大規模的進行了上述的暴行,只不過因為歷史關係被刻意的掩蓋了過去。
蘇軍在布達佩斯戰役後,城內有五萬婦女遭到強x,在波蘭、南斯拉夫等地也出現了多起大規模有組織的強x和洗劫行為,史達林卻對此不以為然,他對一位南斯拉夫游擊隊領袖向他抗議紅軍行為的回應是:「難道他不能理解一位橫過數千公里血、火和死亡的士兵找個女人快樂並拿些小玩意嗎?」
所以史達林的態度也是高飛預料之中最壞的一面,你要講理,人家根本不給你機會,蘇聯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一句話就堵死了一切的可能。
高飛望著蔣介石慎重的點了點頭,蔣介石坐在位置上足足二分鐘,最終起身道:「我認為這是一次平等的會議,沒想到中國的國際地位還是不能得到認可,我不能夠與占據我國領土國家的領袖同坐研究其他問題,亦不能進行任何形式的合作,中國代表退場。」
蔣介石說完之後,高飛第一個鼓掌,宋美齡則用支持的目光望著蔣介石,兩人信步離開會場,高飛對羅斯福與邱吉爾包括史達林敬了一個鄭重的環式軍禮,隨即離開會場。
整個會場一片的寂靜,是中國方面要求史達林必須參加,否則將不予討論下一步作戰,結果俄國人來了,但是卻根本不談中國人想談的事情,結果中國人憤怒離場,並且宣布停止一切的軍事行動,專註解決南京復土問題。
羅斯福意味深長的望著用一支鉛筆在白紙上似乎素描什麼的史達林,羅斯福不知道史達林這位鐵腕人物的想法,但是他清楚此刻的中國對於蘇聯是非常的至關重要,因為中國軍隊一旦逼近東北,日軍在遠東的攻勢將只能成為守勢,遠東方面的主力將會立即被抽調回東北方向,那麼蘇聯現在腹背受敵的狀態立刻能夠得到緩解,否則蘇軍此刻的情況非常的不樂觀。
羅斯福之前讀過一份讓他非常驚訝的情報匯總,中國有大大小小數個偽政權,不過才有二百萬的偽軍部隊,這些部隊大多是日本人年內拉扯起來的,而蘇聯沒有任何的偽政權,卻有多大四百萬的偽軍在為德軍盡心盡力的作戰服務,這恐怕就是史達林這位鐵腕暴君當初行事遺留的副作用吧!
既然中國代表直接離場,那麼上午的會議似乎也並沒有進行下去的需要了,於是羅斯福非常無奈的宣布散會,散會之後邱吉爾立即幸災樂禍的對羅斯福道:「你對中國人太過於優厚了,所以他們現在肆意妄為,蘇聯人方面肯定也對中國人的突然退場表示不滿,要不要我們一同看望一下史達林?沒有中國人我們一樣能夠擊敗德國、日本和義大利。」
羅斯福望著邱吉爾無奈的搖了搖頭道:「現在就如同拔河一般,雙方都在竭盡全力,我們這邊突然一個重量級的盟友鬆開了手,我們該怎麼辦?沒有中國龐大的人口資源,需要多少美國青年和英國青年為之流血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