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緬甸風雲起(四)
2023-11-09 22:15:13 作者: 驃騎
中國方面的態度格外的強硬,史迪威懷疑蔣介石與高飛唱得是一場戲,只不過壞蛋被當做了蔣介石,實際上最擅長勒索坐地起價的是高飛,史迪威的下馬威把自己搞得不上不下,整個遠征軍沒人待見他,高級軍官大多會說英語,但是他的命令卻如同空氣一般,簡單的說史迪威被中國遠征軍集體會無視加鄙視了。
無奈之下,史迪威不能向馬歇爾求援,那樣將顯示他的無能,而且現在的國際政策是美國需要中國軍人在至少三個方向對日作戰,中國遠征軍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中國遠征軍在緬甸和越南向日軍實施反擊,那麼日軍的兵力將會大量的被吸引在印度支那,日軍聯合艦隊的兵力也會被牽制相當一部分,這樣美國太平洋艦隊就能有充分的時間補充艦艇尋找戰機與日軍進行海面決戰了。
於是,史迪威與高飛又一次做到了一張桌子面前,高飛在蔣介石的配合下極為精確的把握住了史迪威微妙的心思變化,因為在援助中國問題上,由於歷史出現了巨變,美國才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變,但是美國給予的這些援助,遠遠不值得中國軍人為之流血犧牲。
歷史上,真正對中國軍援產生大幫助的是全面抗戰爆發前的德國,戰前德國顧問為中方政府制定了一個一整套的工業發展帶動發展軍火工業的計劃,計劃中在德國顧問的幫助下,漢陽兵工廠1935年初生產出仿造德國毛瑟標準型的中正式步槍,南京兵工廠開始生產二四式的仿製馬克沁機關槍,河南鞏縣兵工廠生產德國人設計的八十一毫米口徑迫擊炮,在德國顧問團的一位軍械專家指導下,鞏縣還建造了一座防毒面具工廠,這些都是用鎢礦等作為交換的,相比英美等國的全面武器與經濟封鎖,德國人十分厚道。 抗日之血祭山河610
但是在隨後淞滬戰場上,儘管蔣介石將所有的中央軍精銳部隊全部投入戰鬥,儘管德式訓練武裝的中國軍隊在日軍攻擊下顯示了較強的戰鬥力,但中日兩軍整體實力的差距實在太大,慘敗不可避免,淞滬抗戰持續了三個月之久,中國軍隊總體傷亡近七十多萬人,其中中德械整編師與調整師參戰的三十萬中央軍精銳部隊就損失了近二十萬人,最具戰鬥力的第三十六師、第八十七師、第八十八師、教導總隊、第五軍各部的突擊部隊損失驚人,國軍陣亡超過一萬一千名基層軍官,從此基本喪失了獨立作戰的能力,甚至可以危言聳聽的說,德國顧問團聚近十年心血訓練的部隊,在三個月之內就損失大半。
如果沒有德國顧問訓練的三十萬精銳德械部隊的犧牲,日寇三個月滅亡中國真的不是一句牛皮,而是兩國之間真實實力與軍事對比的巨大差距,這個差距就需要中國軍人捨生忘死以血肉去彌補,但是對於那些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的國人來說,對他們將愛國主義無意識對牛彈琴,無論是自己義無反顧走上戰場,還是被繩索捆上戰場的,他們的血都留在了中華大地之上。
之後蘇聯援華史達林之所以如此慷慨,是因為蘇聯在戰略上要避免東西兩線作戰,保證遠東的安全,蘇聯方面就需要讓中國拖住日本以避免日蘇戰爭,而蔣介石對蘇政策的最高目標是蘇聯參戰。為此,蔣介石本人曾三番五次請求史達林出兵,但史達林始終拒絕參戰,1939年諾門坎戰役之後,日蘇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相繼蘇德簽署互不侵犯條約,蘇援華的程度,似限於武器、物資的供給與技術協助,若要求其參戰解決戰局,恐不可能。
德國與蘇聯在全面抗戰爆發後都曾經做過一定程度的援華,在歷史上英國曾經是中國的主要求援目標,因為英國政府在華利益最重,但英國政府一直對日本姑息遷就,根本不考慮財政援華問題。
在國聯的會議上,英國不僅拒絕討論援華問題,而且拒絕向中國提供軍火和貸款,之後,中國政府曾數次向英國正式求助無果,就連中國要求英國提供三千萬英鎊貸款幫助中國抑制通貨膨脹都被徹底拒絕。
之後中日之間爆發了大規模的貨幣戰爭,為防止日本貨幣戰擊垮中國經濟,中國再次向英國要求二千萬英鎊貸款,並說明以向英國出口鎢和銻來擔保,仍被英國政府拒絕。
儘管美國對蔣介石的求援態度一直是冷淡不予理睬,但是蔣介石認為,英國老謀深算,說之匪易,俄國亦自有國策,求援無效,惟美國為民主輿論之國,較易引起俠義之感,且羅斯福總統確有解決遠東整個問題之懷抱,一旦美國國內的如輿論產生新的導向,其國會投票贊同,則羅斯福總統必能發揮其作為美利堅合眾國總統之作用,為此國民政府最終確定了以爭取美國為中心的戰時外交方針。
不過,高飛非常清楚這一切都是中國人的一廂情願,歷史上美國人不過是利用了中國一次又轉身狠狠的出賣了中國的利益,羅斯福是真心實意的援華?顯然不是,羅斯福需要用最少的代價牽制住日軍,一旦解決歐洲問題,中國就變得一文不名了,最終作為戰勝國丟掉了緬甸、安南、蒙古,失去了拿回遠東的機遇,還被蘇聯紅軍如同蝗蟲一般洗劫了一番,蘇聯人拿回了二十倍援華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