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司金
2023-11-07 20:55:30 作者: 蟹的心
鬱林郡是遲早要控制在手裡的,但區景、夷廖、錢博三人畢竟沒有與雷遠撕破臉,也早都得到了漢中王所任命的中郎將職位,所以暫時不急,還有溝通的餘地。
交州這地方,天高皇帝遠,各種各樣的邑豪、鄉豪、洞主、宗帥多如牛毛,如果能夠妥善地對待區景等人,便可以影響周邊的廣大區域,甚至可以以之為模板,作為對交趾、九真、日南等郡的宣傳。
而雷遠的當務之急,始終還是站穩腳跟,擴充自身力量。到了一定的程度,任憑這些地方上的鬼魅魍魎作何想法,自家一路平推過去,一力降十會便是。
雷遠想了想,又問:「鐵官呢?馮樂、徐說他們,都看過當地的鐵場、鐵山了麼?」
雷遠所說的鐵官,並非郡國地方的鐵官,而是左將軍府下屬新設的冶鐵機構。
前漢執行鹽鐵專賣的制度,武帝時在廣設鹽鐵官,統一歸口在朝廷大司農的下屬。其中鐵官負責管理鐵料開採和鐵器產出,作為朝廷的重要財源。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鹽鐵之禁漸漸鬆弛。光武中興後,鹽鐵官轉入各地郡國直管,而且也不再直接負責採礦出鐵,而轉為以收稅為本業。
雷遠在宜都時,鼓勵私營的冶鐵作坊,所以荊州大族多有在宜都開設鐵場,牟取巨額利潤的。
然則,去年初荊州各地就聽到風聲說,漢中王決心重拾鹽鐵官營的制度以充實財政。後來益州又傳來消息,司鹽中郎將王連和司金中郎將張裔與益州豪族激烈的爭鬥,有好幾家地方豪族因此遭破家滅門的。
待到益州鹽鐵整頓完畢,自然就會輪到荊州和交州。
為此,荊州士族們與雷遠談過幾次,也與關羽有過溝通。
關羽作為荊州方面大將,自然不是孤家寡人。他也有親族、部曲和日漸龐大的依附百姓,也有宗族附屬的產業,其中少不了鐵場、石炭場之類。
雖說以關羽和雷遠的身份,不可能對抗漢中王的大政,但在一定範圍內的保證自家的利益,還是可以做到。所以年初時關羽、雷遠與諸葛亮在江陵會談數日,其中便提到此事。
最終三人確定的口徑是,荊州、交州兩地大軍駐紮,戰事頻仍,軍械供給不可能完全仰賴在益州遙控的鐵場。所以,兩地都會在將軍府下設司金校尉。由司金校尉直接掌控一部分的鐵場和石炭場,並且具有與私營鐵場合作的自主權限。
在雷遠的左將軍府下屬,便由馮樂、徐說兩人分別擔任左右司金校尉。
此前雷遠去往巴西宕渠的時候,以武力迫使地方豪族交出子侄為帳下吏,馮樂便是帳下吏的首席。宕渠馮氏乃巴西大族,祖上出過諸多二千石乃至司隸校尉的。馮氏本代的族長馮賀體弱,故而家中事務多賴長子馮樂主持。
馮樂在跟從雷遠以後,頗顯庶務才能,做事情也很紮實,故而逐步升遷,在宜都郡督郵郭輔自盡以後,馮樂和他益州籍貫的同伴負責管理宜都郡範圍內的鐵場,到現在正式成為六百石的左司金校尉,也算獨擋一面了。
而徐說則是雷遠的老部下,他是廬江舒縣人,族兄徐簡是廬江雷氏的匠戶首領。他自己曾為雷澄下屬的什長,作戰有功。廬江雷氏往荊州落腳前後,徐說在興建營造方面立下大功,雷遠後來論功行賞,定了他的一等功。
就在雷遠專門為他頒賞的這一天,徐說在野外踏勘,結果被荊蠻捕捉,雷遠立即帶人進山解救,這才遇見了自稱五溪蠻王的沙摩柯。
後來徐說主要負責廬江雷氏部曲的軍械。相比與馮樂,徐說在組織管理上的才能遠遠不如,出身也實在低微了一些。
但徐說對採礦、冶鐵乃至軍械製造方面頗具天賦。雷遠從益州返回的時候,帶了玄德公賜予的巨額財物,他將其中相當部分劃撥給徐說,要求他擴大工匠隊伍,提升武器甲冑的產量和質量。
而徐說只憑雷遠的幾句零散言語,就與宜都當地的鐵工合作試驗,前後花了一年多的工夫,終於將夷道城附近的幾座水碓改造為鍛鐵之用。通過水池蓄水,再釋放水力驅動重達上百斤的鍛錘,得以數倍效率地出產大片的甲葉。
雖說產出的甲葉還需要後繼加工研磨,但這已經是個極大的進步。這種大片的甲葉更節省了後期編綴的時間,本身對箭矢、對刀槍砍刺的防禦也非常有效。
諸葛亮在江陵的時候,雷遠特地帶了徐說拜見,並約定與益州鐵官開展冶鐵技術的交流。藉著諸葛亮對此事的大加讚賞,徐說的身份也大大提升了,遂得以一口氣壓倒諸多正經士子,成了雷遠麾下的右司金校尉。
聽得雷遠問起他二人,馬忠道:「之前馮全安稟報說,蒼梧郡的鐵礦不在少數,猛陵以西便有幾個露天的礦脈,原料絕無問題。而在郁水南面,越過鳳凰頂,深入到靠近高涼縣的大山中,據稱還有規模更大、更易開採的。他和徐說兩人,這幾日分別在兩個方向踏勘,估計再有三五日返回;到時綜合各項條件,就可以選定冶鐵場的位置了。」
「倒也按部就班。」雷遠徐徐道。
「將軍是覺得?」
雷遠思忖著道:「近來氣候多雨,礦區還好辦些,煉爐興修不易,這我都明白。然則,交州比荊州更潮濕,軍械甲冑保養困難,短期內可以從荊州調用補充,但自家的冶煉一定要儘快。鐵場選址定下以後,德信你要專門保證人手,有什麼難處,直接報予我知。」
「徐說手下的匠營,現在有三百人。鐵場開建以後,我還能從陶威和徐簡那邊調動民伕五百,斷不會耽擱……」
「五百人不夠,加到一千人。」雷遠截斷馬忠的言語。
數以萬計的人丁部眾南下開拓,同時展開的建設、需要用人的項目不計其數,馬忠作為左將軍長史,通盤權衡調用人力,很是辛苦。雷遠這麼一說,他便要忙上好一陣。但他神色不變,並不表露絲毫難色,只乾脆應道:「遵命。」
雷遠頓了頓,向馬忠解釋說:「德信,咱們要做的事情太多,人手總是緊張的。愈是如此,我們愈是要把現有的人手儘量集中使用,完成一項,再轉移到另一項。千萬不要平均分配,諸多方向齊頭並進,到最後全都延誤。你儘量籌措人手,實在不行,我讓周虎想辦法。」
對馬忠的才能,雷遠很有信心。但他自己經過樂鄉、宜都兩地的經營,在這些方面已經頗有經驗。而這些經驗斷非紙上得來,非得通過切實操作,一點點積累總結才行。
「將軍放心,一千人沒有問題。」馬忠應道。
「好。」
其餘瑣事,馬忠專門有書面的條陳稟報。
雷遠拿在手中仔細看過,向馬忠點了點頭,轉向閻圃:「文苗,你那頭呢?」
閻圃也同樣奉上文書:「請將軍先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