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青史留名
2023-11-06 21:58:03 作者: 點小駙馬
那寶箱從馬車上搬下來,擺在地上,竟是鋪成了一片。
打開以後,裡面全都是白銀,在太陽的照射下,顯得極為耀眼!
不要說是楚皇了,就是文武百官們看見了,都是心頭一跳。
他們當然知道十萬兩白銀意味著什麼,可是沒有想到擺出來竟是這麼的多!
多的讓他們心裏面一股寒意。
甚至有不少的人已經想要哭了。
事實上,他們也的確是沒有堅持多久。
還沒等楚皇說話呢,就有幾個人跪在了地上。
哭道:「陛下!臣有罪!臣有罪啊!」
有人帶頭,後面的人自然多了起來。
接下來,又有人跪在了地上,「陛下,臣一時糊塗,一時糊塗!」
「陛下,臣」
一開始只是零零星星的幾個人。
後來,文武百官們也漸漸的明白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這件事情,在場的沒有一個人能夠躲得過去的。
於是,所有的人全都跪在了地上,「臣等有罪!」
一時間,站著的人只剩了幾個。
三位閣老,兩位國公和方休。
其他的人,包括康王都是跪了下去。
楚皇看著面前發生的這一幕,只覺得一股熱血湧上胸口。
伸出手,指著康王,臉上露出憤怒之色,想要說些什麼。
張了張,竟是什麼都沒有說出口,反而猛地吐出了一口鮮血,竟是直挺挺的暈了過去。
天子被群臣給氣暈了!
「陛下!陛下!」
「陛下!您怎麼了!陛下!」
一時間,哀嚎聲響徹整個京都府。
他們不止是為自己的前途,為自己的命運哀嚎,也是為自己這個人哀嚎!
天子當場被群臣氣的吐血,這在史書上也是頭一遭啊!
他們都要青史留名了!
之後的幾天。
京都府的百姓們就看見了這輩子可能也看不見第二次的奇觀。
堂堂的康王殿下,帶著上百個文武大臣跪在皇宮外,不吃不喝,就這麼跪著,一句話不說,任何人也不能接近。
這樣的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
甚至可以說是經常發生。
只是,群臣跪著的地點是養心殿外,卻不是皇宮外。
尤其領頭的還極有可能是未來的儲君,康王殿下。
這讓百姓們如何能不感興趣呢?
因此,百姓們都是站的遠遠的,衝著康王指指點點。
康王跪在原地,只覺得萬念俱灰,恨不得把方休給挫骨揚灰了!
這件事情,他不怪出謀劃策的恭老,也不怪實際行動的群臣,更不怪最終決定的自己。
只能怪在方休的身上。
原因很簡單,但凡是個腦子稍微正常一點的人,他都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這簡直比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還要厲害!
從頭到尾,誰都傷害了,誰都沒有受益。
什麼?
你說那些得到了銀錢的百姓?
他們也算是人?
因此,康王此時此刻簡直是恨透了方休,同時心裏面又一次萌生了要刺殺方休的念頭。
只是
此時此刻的方休,卻是在養心殿的暖閣裡面,端坐在太師椅上,品著茶呢。
「朕是如何也沒有想到,朝堂之上的群臣,朕引以為豪,信以為真的棟樑之臣們,竟是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他們哎,十萬兩百姓,若是換成糧食,送到那中原道,可以救活多少人。
朕恨啊!」
楚皇吐了一次血後,反而精神了很多。
暖閣裡面只有他和方休。
因此,他也是沒有絲毫的掩飾,捶胸頓足,一陣好氣。
方休就坐在一邊,看著他,不說話。
楚皇又是一陣自顧自的感慨。
不知道過了多久。
他才把目光放在方休的身上,開口道:「這件事情鬧到今天這般地步,一定是要『青史留名』了,那些狗東西要遺臭萬年,朕怕是也要如此」
說到這話的時候,他不由的嘆了口氣。
方休開口安慰道:「這些事情自古便有之,六部的百官,他們做這些事情,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臣雖然年輕,可是也知道類似的事情定是從先皇,先先皇,先先先皇就開始了。
先皇們也不會一直被蒙在鼓裡,之所以沒有處理,原因」
說到這,他似乎意識到了什麼,頓了頓,沒有繼續下去,而是道:「因此,在臣看來,這件事情還是有很大的挽回的餘地的,只要陛下能夠妥善的處理此事。」
這話算是說到楚皇的心坎上了。
其實,這件事情還沒有那麼的遭。
身後的名,他在乎,卻也不是那麼的在乎。
被群臣氣到吐血,算是也能挽回他的一點聲譽,問題是這件事情最後該如何收場。
總不能把這些人全都給革了吧?
那整個朝廷就沒有人可以用了!
就算是要處理他們,也絕不能急在這麼一時。
可要是就這麼放著,不處置,那也說不過去。
先不說史書上面會如何記載了,就說這件事情,京都府的百姓們可是都知道了。
若是不處置,京都府的百姓,大楚的百姓,他們會如何想?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道理,沒有人比楚皇更加明白了。
因此,他很苦惱。
楚皇抬眸看著方休,開口問道:「那方休,你可有何辦法,妥善的處理此事?」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要問這麼一句話。
楚皇自己是想不到什麼好辦法了,問了幾位閣老,幾位閣老的態度也是搖擺不定。
沒辦法,他們身在那個位置,有些事情是說不了的。
思來想去,似乎也就只有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方休能夠解答了。
方休聽見這個問題,自然是早有準備。
他起身,朝楚皇行了一禮,臉上露出笑容,拱手道:「陛下,這件事情若是讓臣來處理,定是無比的簡單的。」
「哦?」楚皇聽見這話,心裏面好奇,開口問道:「若是你處理,該如何辦?」
方休表情十分的莊重,一本正經的道:「交給刑部和大理寺,該如何就如何,當然,犯事的人裡面有不少是刑部和大理寺的,那麼就從其他各道調回一些人,補上這些空缺。
然後還是該如何處置就如何處置,革職的革職,問斬的問斬,不留一點兒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