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可以讓安南向大順學習
2023-11-05 17:11:03 作者: 大羅羅
「阮福瀾有求大明?」朱慈烺眼前一亮,「他是不是想求朕封他當什麼安南國王或者廣南國王?」
給安南四主一主一個國王的名號當然是最理想的,安南國不就能一分為四了?但這事兒就是想想罷了.
「非也,」鄭森搖搖頭道,「安南乃是小中華之國,也是知道君君臣臣,上下尊卑和大義名分的。而他們的黎王雖然早就沒有實權,但是還保持人望,為安南一國軍民所仰望。早年莫氏篡國,便被安南國人視為亂臣賊子,所以才會落魄高平,依附我朝。
如今的鄭、阮二主都吸取莫氏教訓,雖然早就是事實上的國君,但是在表面上都臣服黎王。而安南黎王,又被鄭主掌握。所以廣南阮主在安南國內,一直處於下風。」
「阮福瀾想再立一個黎王?」
鄭森笑道:「如果有人可以立,他早就立了。」
又猜錯了!朱慈烺也不想繼續和鄭森打啞謎了,於是就問:「大師兄,你是怎麼想的?」
「陛下,臣想讓安南四主學流寇的辦法。」鄭森道,「搞個四主共治,同扶黎王。」
這可真是「四爹共治」了,李過好歹兵強馬壯,真擺開來打,也能和下面的八王拼一下。安南黎王有什麼?說起來也是可憐,一個鄭爹都伺候不過來,鄭森又要給他再找仨爹。
朱慈烺問:「怎麼弄?」
鄭森道:「安南的鄭主一直想讓黎王恢復國王名號.他們的黎王在內稱帝,但是在我大明卻只有一個都統使的封號。」
這個,莫登庸留下的坑——這個安南版的曹操被嘉靖皇帝一嚇唬,就對大明稱臣,當了安南都統使。讓安南從外藩變成了內屬!雖然後黎朝復辟後,一直想填上這個坑,可是大明偏偏置之不理,後黎也無可奈何。
如果安南是中華文明圈以外的「真蠻夷」,倒也無所謂。但是安南偏偏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國內有不少人視大明為宗主上國。現在宗主國不承認後黎的一國之王地位,這事兒總歸名不正,言不順。
出使安南的鄭森當然發現這個問題了,而他回國之後,又聽說了大西朝搞四王共治的事兒,於是靈機一動,也準備拿這個「共治」去給安南人挖個大坑,在安南也搞個「四主共治」——「安南四爹」可都是有地盤,有家臣,有軍隊,割據一方不知道多少年了。
如果搞「四爹共治」,那麼實際上就是剝奪了鄭主挾天子的權力,也讓安南失去了名義上的中央。
「現在安南是強主弱王,」鄭森道,「黎王是虛的,四主是實的。而在四主之中,只有鄭主控制著黎王。所以一旦黎王變得實在一些,鄭主一定是最吃虧的,而阮主一定樂見,自然會在水真臘問題上讓步了。
所以陛下不僅可以通過冊封黎王和調解阮鄭之爭的機會,在安南國內建立四主共治,而且還可以設法抬高黎王的地位,保證黎王不會無端被廢,以削弱鄭主。」
朱慈烺想了想,「那朕就和安南黎王叔侄相稱!」
朱皇帝的算盤打得不錯,以後自己就是安南黎王隔壁的朱叔叔,和黎王的鄭爹、阮爹、莫爹、武爹那就是好兄弟了。大家一起治這個黎王,黎王得多幸福啊!
啊,對了,雖然後世中國和越南有點過節,但是朱慈烺並不打算教訓這黎王和他的四個「白眼爹」。
因為他發現這個儒家文明在東南亞那一塊可孤單了.東南亞不是信佛的就是信真主的,還有人信婆羅門,連信基督的都擠進來了。和大明一樣都算儒家一脈的,也就是安南小中華了,雙方還算是有共同語言。
而且,朱慈烺現在也打不動黎王的四個「乾爹」,也不可能派個十萬八萬大軍去遠征安南國。太費勁兒,也不值當。
安南的事情已經聊好了,朱慈烺又將目光轉向了鄭建功,這位駙馬爺倒是白淨了不少,也長胖了一些,顯得容光煥發。
「建功,水師學堂籌建得怎麼樣?什麼時候可以開學?」
上海水師學堂名義上歸大元帥府海軍司管轄,但實際上就是鄭建功一人說了算。
「陛下,」鄭建功早就有所準備,摸出了一本奏章,恭恭敬敬的交了上去,「這是臣和水師學堂的荷蘭、葡萄牙教習一塊兒擬定的傳習課目、招生規章。」
「哦。」朱慈烺應了一聲,就在酒桌上接過鄭建功的奏章,打開來看了起來。
對於水師學堂,鄭建功顯然是用了心思,而且也得到了鄭芝龍的支持,因此請到四五個水平還算不錯的荷蘭、葡萄牙商船船長充當教習。而且還在航海和炮術課之外開設了算學、西語(法語)、天文學、造船學、格致學、鑄炮術、劍術等課程。
還高價延攬了一批精通東西方學問的士大夫擔任教師,還委託澳門議事局和荷蘭東印度公司邀請西洋學者來水師學堂執教。
「怎麼還有劍術?」朱慈烺發現水師學堂開了劍術課,有點不大明白,就問了一句,「難道海戰不用大炮而要倚仗刀劍?」
「陛下,」鄭建功解釋道,「海戰當然要用刀劍了!真正堅固的木質戰船是很難用火炮擊沉的,甲板交戰很難避免。而且戰船造價昂貴,有時候還會裝載價值連城的貨物,當然要全取為上。所以船頭和水手最好能精通劍術。」
原來在這個時代的海戰中,接舷戰和炮戰幾乎同等重要!
「原來如此!」朱慈烺點點頭,繼續往下看,很快又發現了出乎他預料的地方。
「還有速成和養成兩條路線啊速成班學制一年,招收年輕水手。而養成班學制八年,還要招收十二三歲的男童?也太小了吧?學制也太長了吧?」
鄭建功早就知道朱慈烺會提出這個問題,當下就解釋道:「陛下,這航海水戰之術學之不易,精通更難。西洋的許多船頭提督,都是自幼研習航海水戰之術,耗十年二十年之功才成大器的。我朝如果要大辦水師,與西夷諸強爭於海上,就不能一味貪求快速,而是要牢牢紮下基礎。三五年內,不過是應付局面,想要大成,非二十年不可!」
這年頭的海軍就得從娃娃抓起,要不然怎麼叫「百年海軍」呢?不僅人員需要長時間的積累,造船術的提高也不容易,鄭建功說二十年,其實還是往短了再說。
想要三年五年就大功告成純粹是做夢殖民擴張什麼的,大明還得好好補課才行啊!
夜色已經非常深了,整個紫禁城一片寧靜,只有朱慈烺和吳三妹兩夫婦,還靠在他們的黃花梨打造的雕花龍床上睜著眼睛在商量事情。
「三妹,你放心,朕不會讓土豪兒當太子的!」朱慈烺安慰著吳三妹,「你還年輕,還能生養,一定能生出太子的!」
話是這麼說,但是朱慈烺心裏面一直吊著石頭卻已經放下來了——不管怎麼樣,他都是後繼有人了
吳三妹側過頭,看著自己的丈夫,笑著說:「陛下怎麼管壕哥兒叫土豪兒了?聽著都不正經而且陛下才多大年紀?妾又怎麼會在意壕哥兒這個皇長子。」
朱慈烺問:「那你怎麼大晚上的睡不著?」
吳三妹只是幽幽一嘆:「妾是在替妾的二哥操心.西北的局面,還有一屁股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