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2023-09-04 16:47:09 作者: 磨叨叨石
    「那你可考慮過舅舅?你這是整個魏家都置於險境……」趙清不自覺捏緊拳頭。

    不管是魏忱還是自己,身後都背負著家族上下幾百口的人命。

    就算她不滿蕭予寄,就算她知道那封遺召的來龍去脈,考慮到這一點,她也不可能立即下定決心。

    若自己承認下來,一旦事敗,她便是趙家的千古罪人。

    魏忱無奈笑了笑,和聲道:「阿清,你有沒有想過,我決定來找你,不是我一個人的意思。」

    趙清聞言一震,瞳孔微縮,動了動唇道:「你的意思是,舅舅他——」

    魏忱不緊不慢出言打斷:「我知決心難下,也知你顧慮頗多。姑父、曲安、甚至褚家,都是你要考慮的。但阿清,我可以告訴你,現在王爺身後站著的人,遠比你想的要多。」

    那日魏忱走後,趙清就在想這一個問題——遠比自己想的要多?

    那麼都有誰呢?

    所以,她現在驚異的是——胡乾什麼時候也成了魏忱的人?

    原來魏忱沒有誇大其詞,在她不知道的暗地裡,這股勢力已經這麼大了?

    趙清暗暗打量了一番胡乾,沒有把話挑明的意思,只是點點頭,謙聲道:「有勞了。」

    她心裡也清楚,既然魏忱讓胡乾來說這麼一通話,自己這個堂兄就是有十足的把握,肯定自己會站在他們那一頭。

    她不是優柔寡斷的人,但這種謀逆之事,不是光有想法和抱負就能決斷的,需要時間做心裡建設。

    就像魏忱說的那樣,整個趙家甚至褚家,都有可能因為自己的一念之差,覆滅無痕。

    但,如果這些人其實心甘情願地站在蕭予寄那一頭呢?

    時間久了她都快忘了,褚衛全,是蕭予霖的舅舅。當初因為蕭予寄的壓迫,被逼無奈這親舅外甥才斷了往來。

    可血緣仍在。

    而且當年,褚家也是擁護蕭予霖的一黨。

    事態發展如此迅速,依照魏忱的話,她現在也看不清褚家立場究竟如何。

    如今兩家利益相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果褚家已做出決定,趙家能逃得掉嗎?

    就算於此,趙家還只能算是被逼上賊船。若有那封遺詔加成,自己的父親又會怎麼選?

    其實答案如何她心裡明白。

    若是魏忱先去找趙書毅,此事便好辦了,趙家的態度也能明確了。但他沒有一開始就找趙書毅,而是奔著趙清來。

    趙清知道他沒先去找自己父親的原因。

    他在給趙家留後路。

    既想要自己的幫助,又希望不牽連更多,他要兩手抓。

    「邊關風大,元帥,這整支軍隊都得靠著元帥。」胡乾躬身揖禮,「話已帶到,下官就先行告退了。」

    「督監慢走。」趙清揉了揉眉心。

    胡乾走後,帳內就剩她和王元南二人了。

    直到此時,王元南才有了動作。

    他將懷中完好無損的信封拿出來遞給趙清,頷首道:「京都來的,好像是懷安公主的信。」

    方才風波暗涌,他便知道胡乾說的事不簡單。好奇心是有的,但也只限於敢有,自覺閉口不問他們的會心之言。

    他不是個多嘴的人,不該自己知道的絕不多問一句。

    這是保命之則。

    趙清接過信後臉色緩和了些。

    信中沒什麼見不得光的東西,只是一些閒話家常,再有就是叮囑她小心之類的話語。

    裡面還夾著一張經文,趙清從零星幾個能看懂的字猜出,是保平安的。

    那筆跡,赫然是蕭洛鈺的。

    不過筆跡與之一致的信上寫的卻是——「這是本公主去護國寺求的,希望有用,送給你了。」

    趙清收起來無奈笑了笑,隨即將之壓在枕頭底下。

    她立在原地,身也不回地問道:「承關,你知道我為什麼自請領兵來此嗎?」

    第72章

    王元南跟著趙清沒多久,對她的了解也僅限於軍事才能上和品德習慣上。從這段日子的相處和觀察來看,他給趙清找的唯一理由便是——大義為國。

    畢竟現在暉城就是燙手的山芋,但凡有點私心的,扔都來不及,誰還顧得上撿。

    他毫不遮掩道:「元帥骨高節清,一心為後齊著想。」

    「不完全是。」趙清回的是後面半句。

    她轉身走到輿盤旁邊。

    綠黃滿盤四四方方,約摸床榻一半的大小。上面堆著大小不一的抔土,築著清晰可見的溝壑。

    這是整個南邊關塞的地圖。

    趙清手指有一下沒一下地敲著盤沿,斂眸道:「如果哪日暉城破關了,你覺得聖上會怎麼做?」

    王元南脫口而出道:「求和。」

    他毫不猶豫地說出這兩個字,不是因為求和就是最好的選擇,而是以他甚至後齊所有人對蕭予寄的了解得出的結論。

    且不論關破與否,怕是南疆先前才有動作時,蕭予寄就有這個心了。畢竟前些日子暉城還沒亂時,就已經傳出求和的風語了。

    「屆時,最好的選擇便是割城和親。」趙清頓了頓,「為帥為將者,為國之譽當誓死相拼。為人為臣者,為民之安當奮力相守。」

    前者為大義,後者為私心。

    不過王元南沒有聽出話中意,只當她有感而發。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