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小說 >混在三國爭天下 > 第443章 貴霜帝國臣服

第443章 貴霜帝國臣服

2023-11-04 19:44:20 作者: 天涯海躍
  雖然說安息平定了叛亂,但在這場平叛戰爭之中,鄧艾高超的謀略與統帥才能,甘莘兇悍萬人莫敵的勇武,漢軍陌刀軍與飛龍騎強大無敵的戰鬥力,都讓安息上下不敢生出背反大漢的念頭。

  其實,安息當下也沒有背反大漢的實力, 這場叛亂到底讓安息元氣大傷,如今的安息可用之兵雖有十一二萬,卻全都是鄧艾一手帶出來的,其中大量將領親向大漢。而且就算這十一二萬可用之不,但安息立國之本的帕提亞騎兵卻並沒有能夠再建立起來。

  重建帕提亞騎兵絕對是一筆巨額的花費,現在的安息根本花費不起。

  大漢出兵幫助安息平叛前後歷時兩年,其中損耗自然得安息自己出, 安息總共欠大漢一百萬塊金幣,如果算上一時還不上的利息, 這對於安息帝國來說,至少也要賠償二十年。

  如今的安息別說抗衡西方的羅馬帝國了,就是與同樣日薄西山的貴霜帝國相比,現如今也弱了不少,沒有大漢的保護,安息根本無法同時應對西方的羅馬帝國與東面的貴霜帝國的威脅。

  總而言之,漢旗已經牢牢插在安息國都泰西封城上,安息成為如康居、大宛一樣的大漢附屬國。

  ……

  大漢,長安城。

  現在已經是神武二十三年,這一年劉宇七十五歲了,他身體雖然看似還硬朗,但目光已經渾濁,朝政等事他早就全權交給了太子劉睿,一心只掌軍事。大漢軍事體制在劉宇的不斷完善下,現如今已經有許多後世的影子,比如軍隊之中文武制衡, 武官管作戰, 文官管生活和物資配給等,文武制衡,武官想要造反可能性更小得多,而且還能時刻保持軍隊的戰鬥力,不再因為一個武將的腐敗,就讓整個軍隊幾乎喪失戰鬥力。

  中央集權方面,劉宇也幾乎做到了極致,郡縣之中也不再是郡守或縣令一人獨大,郡守、縣令只能管一郡一縣政務,不再是軍政司法一手抓,而是三權分立,相互制衡,這也最大限度限制腐敗。

  大漢在劉宇手中已經極其強大,如今擁有八千多萬人口,還在以每年數百萬的速度增加,現在劉宇只想在死前把大漢榮光遍灑世界所有文明區。

  後世西方人口中的當前時代四大帝國,除了大漢,他已經征服了安息帝國,只剩下貴霜帝國和羅馬帝國,把這兩個帝國再征服,基本上就相當於統治了世界所有文明區域,一定意義上做到了凡日月所照皆為漢土,凡江河所至漢臣。

  劉宇現在盯著貴霜帝國。

  貴霜帝國乃是大月氏人所建立,而大月氏起源於河西走廊西部的張掖至敦煌一帶,數百年前為匈奴人勁敵,勢力一度非常強大,曾擊敗烏孫,迫使烏孫西遷到西域赤谷城。而大月氏自身也在西漢孝文帝時期,接連被匈奴所敗,不得不放棄祖地,西遷到西域伊犁河一帶。不過那時烏孫更早西遷四十年,已經重新強大,趁大月氏剛剛西遷元氣大傷還來不及恢復,烏孫王為父報仇,大敗大月氏,逼得大月氏再次西遷,過大宛,定居阿姆河北岸。

  大月氏不愧是曾經草原王者匈奴人的勁敵,雖然兩次被迫西遷,只剩下殘部。可在阿姆河北岸休養生息三四十年後,便攻打阿姆河南岸的大夏,攻克其國都藍氏城,隨後大月氏繼續往南的印度河方向發展,接連攻占印度河北部與南部大片區域,於東漢初年建立貴霜帝國。

  貴霜帝國顛峰時期,連康居都向貴霜帝國表示臣服,使得貴霜帝國的疆域一度抵達鹹海南端,曾統治一千三百多萬人口,比安息帝國顛峰時期統治的人口都要多一些。

  當然,貴霜帝國統治的這麼多人口當中,大部分是印度賤民,不能為兵源,真正的力量還是大月氏自身與征服的塞種人等一些遊牧出身的部族,巔峰時期擁兵近三十萬,實力稍遜安息帝國。

  貴霜帝國立國至今也有兩百多年了,原本大月氏也有五部之分,貴霜帝國是其中一部實力一時壓過其他四部,對整個大月氏統一號令,才建立起來的。

  另一個方面,印度河流域富庶,這裡的百姓比綿羊還溫順,他們把大月氏人『伺候』得太好了,以至於兩百多年過去,大月氏人已經不復當年能跟匈奴爭鋒的兇悍,也開始腐朽衰落了。

  從康居不再臣服貴霜帝國開始,貴霜帝國相繼丟掉了鹹海南端的阿姆河流域,後來又丟掉了藍氏城,疆域只剩下印度河南北一帶。

  不過,塞種人當年被大月氏奴役,一部分遷居到印度河南岸,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塞種人逐漸又強大起來,他們在印度河南岸不斷發動叛亂,為鎮壓塞種人,貴霜帝國疲於奔命,國勢日衰。

  大漢如果想令貴霜帝國臣服,不會比令安息帝國臣服更難,甚至說會更容易得多。

  劉宇決定找藉口直接對貴霜帝國用兵。

  對貴霜帝國用兵的藉口很好找,貴霜王膽敢稱皇帝,乃是對天子的挑釁。劉宇直接下旨到位於印度河上游西北岸的貴霜帝國帝都富樓沙城,要求貴霜帝國立刻放棄『皇帝』稱帝,改稱『王國』,貴霜王到長安城請罪!

  最後一個條件,劉宇是故意的。

  因為如果逐步施壓,在康居、大宛、安息全部臣服大漢,成為大漢附屬國的情形下,貴霜帝國無法應對,最終不費一兵一卒令貴霜帝國屈服,也臣服於大漢的可能性極大。但劉宇加上了最後一條,讓貴霜王到長安城請罪!

  當代貴霜帝國皇帝已經五十多歲了,同樣也當了二三十年皇帝,不說本身的驕傲,就說他的身體也決不允許他長途萬里到長安城請罪,這等於是直接要他的命,幾乎已經可以預見,貴霜帝國皇帝一定會拒絕。

  劉宇始終認為,如果只是單純的施壓,沒有動一兵一卒的直接迫使貴霜帝國臣服,那麼貴霜帝國一定不會有深刻的記憶,會經常反覆。只有動到了兵事,給過貴霜帝國一個深刻的教訓,貴霜帝國的臣服才會持續更久,更穩定。

  事實正如劉宇所想的那樣,漢使帶著劉宇的聖旨到了貴霜帝國帝都富樓沙,見到當代貴霜帝國皇帝之後,直接向他宣讀了聖旨。

  貴霜帝國皇帝聽到聖旨的內容,氣得七竅生煙。

  本來康居、大宛、安息相繼臣服於大漢,特別是安息的臣服,直接讓貴霜帝國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如果大漢逐步施壓,貴霜帝國還真的會考慮也上表臣服大漢,可這要當代貴霜帝國皇帝去長安城請罪,同等於直接要當代貴霜帝國皇帝命,當代貴霜帝國皇帝怎麼可能接受。

  他不僅不接受,還出乎意料的下令殺了漢使。

  貴霜帝國皇帝敢殺漢使,消息傳到長安城,劉宇表現震怒的同時,也真意想不到,貴霜帝國膽子這麼大,畢竟不接受聖旨的內容和直接殺了漢使,這絕對是兩種性質,第一種性質還有轉圜的餘地,第二種性質就太惡劣了,絕對沒有轉圜的餘地,這是必須要動兵,不動兵都不可能的節奏。

  說來,貴霜帝國皇帝直接殺了漢使的想法很簡單,貴霜帝國曾經也非常輝煌,不過最近幾十年,內亂不斷,國勢日衰。貴霜帝國皇帝殺了漢使,就是要斷絕貴霜帝國所有的退路,希望能借大漢的壓迫,重新團結貴霜帝國上下,重新將貴霜帝國擰成一股繩,只要擊退大漢,貴霜帝國必將重新輝煌。

  貴霜帝國皇帝的想法很好,可惜他還是沒有真正認識到大漢的強大,也對貴霜帝國境內的分裂內亂也想當然了,那些勢力強大的領主,野心勃勃的領主,或許會在大漢兵鋒的威脅下,暫時重新團結在貴霜帝國王室旗下,重新遵從貴霜帝國皇帝的命令。

  但如果很順利的擊退了漢軍也就罷了,只要稍微有點挫折,這些領主們更大的可能是會直接出賣貴霜帝國王室與貴霜帝國皇帝,爭相向大漢投降。

  事實也正是如此,貴霜帝國膽敢殺漢使,劉宇正式下旨組建大漢、安息、康居、大宛聯軍,討伐貴霜帝國。

  劉宇下令兵分兩路攻入安息帝國,鄧艾從西側率領三千飛龍騎,兩千陌刀軍,以及五萬安息士兵,總共五萬五千大軍進攻。甘莘從北側,率領兩千飛龍騎,一千陌刀軍,以及八千大宛士兵,一萬五千康居士兵,總共兩萬六千大軍進攻。

  兩路聯軍加在一起足有八萬一千人,人數看上去似乎並不嚇人,可其中有八千漢軍陌刀軍與飛龍騎,以陌刀軍和飛龍騎強大的戰鬥力,足矣相當於八萬普通漢軍。

  八萬普通漢軍是什麼概念?相當於八萬帕提亞騎兵或波西斯騎兵。

  說起來在歷史上的這個時期,阿爾達希爾一世滅亡安息帝國建立薩珊波斯帝國之後,沒多少年便在防範羅馬帝國的同時派兵入侵貴霜帝國,接連奪取貴霜帝國大片疆域,差點將貴霜帝國滅亡。

  連薩珊波斯帝國一部分兵馬都打不過的貴霜帝國怎麼可能是大漢、安息、康居、大宛聯軍的對手,戰爭持續不到半個月,聯軍節節勝利,大量領主在戰爭接連失利的情況下倒戈投靠大漢,言這場戰爭的罪過都是因為當代貴霜皇帝無道,不尊聖旨,殺害漢使的緣故,這些領主願意與聯軍一道殺往富樓沙。

  只十二天時間,鄧艾與甘莘就各自率軍在貴霜帝國帝都富樓沙城下會和,同時聯軍與貴霜帝國皇帝聚集的十五萬大軍決戰。

  在此之前,鄧艾與甘莘已經殲滅了貴霜帝國數萬大軍,加上許多領主倒戈帶來了數萬兵馬,正常情況下,貴霜帝國皇帝絕對不可能還能聚集出這麼多大軍。實際情況是,這十五萬大軍之中,只有六萬是貴霜帝國的『精兵』,其他士兵大多是臨時招募的『賤民』充軍,比烏合之眾都不如。

  果然如此,開戰僅一刻鐘,這些賤民兵就一觸即潰。

  剩下那六萬貴霜帝國的『精兵』,鄧艾與甘莘都不讓安息、康居、大宛,以及那些倒戈的領主的士兵動手,而是八千漢軍陌刀軍與飛龍騎親自出手,目的就是要當著貴霜帝國帝都富樓沙城內的貴霜帝國皇帝,王室、貴族、臣公們的面,展現大漢強大,讓他們將來告訴他們的後代,貴霜沒有與大漢抗衡之力,不可背反大漢。

  貴霜帝國已然沒落,當下的所謂『精兵』戰鬥力其實也很差,雖然是八千漢軍的七倍多,卻在短短不到半個時辰內被漢軍徹底打垮,漢軍擊殺貴霜士兵兩萬多人,俘虜其餘三萬多人。

  漢軍強大到令人恐懼的戰鬥力在貴霜皇帝與其王室、貴族、大臣們腦海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是役,貴霜帝國精銳盡失,再無抵抗的力量。

  貴霜帝國皇帝絕望,因害怕聯軍殺進城內之後,將他沒有尊嚴的殺死,他選擇了自己自盡。

  貴霜帝國皇帝的突然自盡,令他的皇子們、貴霜王室、貴族、臣公們都意想不到,這也讓富樓沙亂上加亂,這樣的情況,只要聯軍願意,隨意派出幾千人攻城就能攻進城內。

  這般情形,投降已經是貴霜帝國當下唯一的選擇了。

  聯軍進城,鄧艾下令不可濫殺城中百姓,大漢此次本不為滅貴霜帝國,把貴霜帝國滅了,大漢難長久占有貴霜帝國疆域,將來得便宜的只會是安息。

  鄧艾安撫人心,表示此戰皆因貴霜帝國皇帝,不尊聖旨,且膽敢殺害漢使之故。只要貴霜今後臣服大漢,貴霜從今往後去帝號,改稱王國,貴霜帝國皇帝改稱貴霜王,新繼位的貴霜王親自往長安城向大漢天子請罪,大漢將保留貴霜的國體,並支持新貴霜王對原有疆域的繼續統治,不過貴霜帝國仍要為此次戰爭支付賠償,大致是一百五十萬塊金幣,其中五十萬塊金幣分給安息、康居、大宛,大漢獨得其餘一百萬塊金幣。

  貴霜占據印度北部,軍事實力比不上安息,可富庶程度卻超過安息,一百五十萬塊金幣,算上利息也只用賠償十幾年。

  新貴霜王的另立,在鄧艾的干預下,選擇了已死的老貴霜皇帝生前最不寵愛的一個兒子。

  新貴霜王繼位之後,將前往長安城面見大漢天子。

  貴霜王室或許內心裡對大漢有怨言,不過貴霜精銳盡失,要維持統治離不開大漢的支持,沒有大漢的支持,旦夕之間貴霜便會分裂城十幾個小王國,如此牽絆,雖有此戰與巨額的賠償,貴霜對大漢的忠誠卻還在安息之上。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