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小說 >混在三國爭天下 > 第392章 劉宇的選擇

第392章 劉宇的選擇

2023-11-04 19:44:20 作者: 天涯海躍
  陸遜嘲諷道:「諸葛亮,你以為你是誰,勸吾棄暗投明?誰是明誰是暗?劉備是明,而當今早已統一天下,恢復大漢強盛的當今神武皇帝是暗嗎?可笑,真是可笑!劉備賊徒鼠輩爾,豈敢與真命天子論高低!你諸葛亮今亦不過是賊前狗頭軍師, 白廢一身奇才於劉備,是吾勸汝棄暗投明才對!」

  陸遜指著諸葛亮繼續道:「諸葛孔明,吾敬佩汝的奇才謀略,但汝也別得意,汝此次從孤島反攻中原大陸,註定毫無勝算,吾陸遜不才,但也誓與汝死斗到底,看最終鹿死誰手!」

  城樓上,諸葛亮死死的盯著城下陸遜一言不發,不過顯而易見,他早已氣得身體微顫,唇無血色,雙目神情之中,更有著別人不易察覺的悲色與不甘,陸遜這番話,只有諸葛亮自己知道,對他的殺傷力究竟有多大。

  當年隆中臥龍先生諸葛孔明有多自負,只看『臥龍』兩個字就知道了。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諸葛亮一直都自信自己確實有這樣的才學,生平之志乃盡展所學,輔佐一明主安定天下。他看不上孫權,又嫌棄曹操、劉宇身邊已有賢士,且已家大業大, 無法給他盡展才學的舞台,最終他選擇了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會拉攏民心, 身邊正好有幾員堪用的大將,兩三萬士兵,而大業將起未起的劉備。

  於是他就陷在了劉備這個大坑之中,臥龍之才不足以輔劉備最終成事,鳳雛亦因劉備早早身死,一身不遜於他的才學幾乎未得展現一分,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成了一句笑話。

  什麼叫欲哭無淚,世間如果有後悔藥,諸葛亮都想找一顆來吃。

  然而,世間沒有後悔藥,既然看走了眼,既然早已跌進了劉備這個大坑之中,除了一條路走到黑,還能如何?他諸葛亮也不是服輸的人,他還很年輕,真不信自己真就一點成功的機會都沒有了,總要繼續再搏一搏才甘心的。

  合浦郡被諸葛亮半個時辰前攻占,而陸遜等漢軍急行軍到這裡,已經人困馬乏,實在沒有餘力強行攻城,奪回城池。同時城內諸葛亮等楚軍其實也是急行軍,然後突襲合浦郡城,不計代價拿下城池,損失不小,士兵也疲睏。而這些天一直在陸遜等漢軍身後追擊的魏延、李嚴、馬謖、陳到、鄧芝等楚軍,連番大戰與急行軍追擊,不僅落在陸遜等漢軍身後幾十里,且同樣疲睏無比,幾番掣肘,楚軍也沒有機會與力量夾擊陸遜等漢軍,將陸遜等漢軍徹底殲滅。

  陸遜率軍離去,退入鬱林郡與南海郡中間的蒼梧郡,如此無論諸葛亮鬱林、蒼梧、南海三郡之中的任何一郡,陸遜都能從容支援,陸遜決心與諸葛亮死磕到底。

  三日後,諸葛亮休整完畢,且兩萬水軍士兵也登岸會和,有四萬多楚軍士兵,留幾千守衛合浦郡同時就地招募訓練新兵,而諸葛亮則領其餘四萬楚軍北上攻打鬱林郡,欲以最快的時間掃蕩交州。

  長安城。

  陸遜早在剛懷疑劉備與諸葛亮欲從朱崖州島跨海反攻中原大陸時,他便已經將消息傳去了長安城。

  隨著諸葛亮真的領楚軍跨海登陸,沒兩天又傳來陸遜大敗,前後損兵近兩萬,還丟失了合浦郡。

  滿朝文武皆大怒。

  「陛下,陸遜丟城失地,當下旨令其前來長安問罪!」立刻有朝臣提議道。

  此言一出,足足二十幾名朝臣附議。

  沒辦法,陸遜這個曾經的東吳大都督『身份』就是他的原罪,以前陸遜沒有犯錯也就罷了,現如今陸遜做為合浦郡太守,丟了合浦郡,如此罪過,有人慾趁機清除陸遜在正常不過了,劉宇一點都不意外會有朝臣如此提議。

  「陸遜之罪,朕自有處置,諸卿另議他事。」劉宇當然不至於這就下旨擒拿陸遜來長安城問罪。

  當下又論起如何應對此次諸葛亮領楚軍反攻中原大陸之戰事。

  「陛下,臣以為就算沒有此次諸葛亮領『反軍』自朱崖州島反攻中原大陸,諸葛亮與劉備盤踞朱崖州島也始終是一個頑疾痼瘴,此次戰事即起,應調甘寧海軍與二十萬大軍南下相互配合,不僅要將諸葛亮等登陸反軍全殲於交州,更應直接攻上朱崖州島,徹底掃滅劉備反賊勢力!」陳宮提議道。

  劉宇沉吟,說來當年沒有將劉備與諸葛亮徹底殲滅,而是任由兩人帶著殘餘勢力退守朱崖州島,有多番原因,賈詡病逝,郭嘉病重,還有大量士兵亦水土不服,每日折損甚多,加上糧草耗盡等,再加上想到劉備與諸葛亮退守朱崖州島,以諸葛亮的奇才,定能將朱崖州島比歷史上提前上千年漢化,彼時可真正將這塊土地整合進大漢疆域之中。

  如今九年時間過去了,劉備與諸葛亮果然沒有辜負他當年的期望,當真將朱崖州島土民正合漢化到極為令他滿意的程度。

  趁此次再戰,徹底掃滅劉備與諸葛亮勢力,拿下朱崖州島,劉宇也是希望這樣做的。

  可是,調甘寧海軍配合……

  在當前時刻,劉宇卻絕不願意,甘寧等海軍有更重要無數倍的任務,前往美洲大陸取回紅薯、玉米、馬鈴薯等糧種,劉宇決不允許此事就這麼被打斷。

  所謂夜長夢多,事情想要順利做成,總是不宜中途被打斷的,因為這樣太容易出現意外而導致事情最終夭折了。

  紅薯、玉米、馬鈴薯等有多麼重要,這三種糧種,不僅高產,更能在乾旱地帶種植,以最高產的紅薯為例,其最高畝產可達上萬斤,而當前大漢的水稻、麥子等最好的也不過三四百斤畝產,相差了幾十倍,歷史上乾隆盛世又稱『紅薯盛世』,它一舉將華夏人口從幾千萬推到三四億的地步,

  再有馬鈴薯,其最高畝產同樣可達幾千斤,最重要的是,馬鈴薯可以在漠南、漠北大草原上種植,對劉宇真正徹底將大草原納入大漢疆域有著無與倫比的作用。

  大漢終究以農業立國,大漢百姓也都是農耕人民,大規模遷移漢人到漠南、漠北大草原,將漠南、漠北大草原漢化,鞏固其成為華夏民族穩固疆域,首先便是要將農耕帶到大草原上,讓大草原也能夠產出糧食,自給自足,固定供給郡縣城池的消耗,沒有什麼糧食比馬鈴薯更合適的。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