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劉備賠罪諸葛亮再論勢
2023-11-04 19:44:20 作者: 天涯海躍
諸葛亮正在自己營帳內閱竹簡,劉備入內,但諸葛亮仍注目於書,似並不知曉。
劉備見此,直接拜在諸葛亮面前。
諸葛亮這方才大驚,忙放下書簡,快步上前欲將劉備扶起:「楚王, 你這是為何呀?」
劉備心咯噔了一下,諸葛亮以往都是叫他『主公』或者『大王』,此番卻叫楚王,乃是跟他生了嫌隙,有疏離他的意思嗎?
這樣一想,劉備心中更是大駭,此刻他已經醒悟,沒有諸葛亮的謀略,他不僅不可能掃蕩天下, 甚至很快就要敗亡,這如何使得。
劉備不肯起身,反直接拜了下去:「軍師救我!」更用『我』字,而非原先稱孤道寡。
諸葛亮為難道:「亮本為山野之人,並無甚多才學。這些年輔佐楚王奪得荊、交二州,建立楚國,已然用盡矣,如何還能救得楚王?楚王胸中自有雄才韜略,亮也是極為敬佩,相信楚王定可渡過難關,何必為難亮。」
劉備那會聽不出這是諸葛亮的託詞,更相信諸葛亮真想要疏遠於他了,這如何使得。離了諸葛亮,他真沒有能力破眼下窘境,更沒能力繼續對抗劉宇。
劉備知諸葛亮這是惱他不肯聽謀,一意孤行前來聯軍和劉宇決戰。
劉備忽然雙目淚下, 泣道:「軍師這是不肯原諒備嗎。可是備已知錯。昔年備三顧茅廬請先生下山, 乃是自知愚魯,不堪大任,得先生天縱謀略,才有今日基業。卻不想,備竟就一時迷了眼睛,狂妄自大起來,不肯盡聽軍師之謀,是備錯了,只懇求軍師原諒備,備從今往後,必虛心求教,無敢有再自大,軍師!」
說罷,劉備又拜了下去,那悔恨的淚水,真是嘩嘩的流個不停,甚至都滴到了地上。這一幕,真可謂感人涕下。
這不,諸葛亮也感動得雙目淚下,也跪拜了下去,與劉備等同,頓了頓,諸葛亮卻還是嘆息道:「大王,亮真才學已盡,難堪重任。」
劉備心都要涼了,哭道:「軍師,備乃愚魯之人,軍師之才無論如何也勝過備萬千,軍師若執意不肯原諒備,備便長跪不起。」
說罷,真又拜了下去。
諸葛亮足足沉默了好一會,才嘆息道:「罷了罷了,如若大王仍願聽亮之謬論,亮亦不吝道出便是,大王快快起來先,勿繼續折煞亮。」
劉備聞此言,這方才大喜,順著諸葛亮的攙扶起身。
兩人四手相握,且皆眼含淚痕,好一幅君臣相交,感人至深的畫面。
「大王,來。」諸葛亮引劉備到榻上共坐。
入座後,諸葛亮沉吟了一下,才道:「大王可知眼前困境?」
劉備道:「吾自知眼前困境,唯軍師奇才有可能解,吾願聽軍師賜教。」
諸葛亮道:「秦王劉宇,時隔近三年再開大戰而親領五十萬秦軍東征,乃為徹底滅亡曹魏,統一北方。曹丕雖占有青、兗、豫、徐四州,轄民近四百萬。然曹丕為扛秦軍壓力,近三年來,不顧民生募集大軍,四州青壯近乎都入其軍,致使民間生產力崩塌,卻反而仍要供給數十萬大軍,已是民不聊生之狀,曹丕早失人心,且其麾下之軍,看似數量巨大,然其戰鬥力不如曹操時期十幾萬魏軍精銳。此番曹丕絕難擋秦王劉宇大軍。正因曹丕早失盡人心,亮一開始才不贊成大王北上聯軍,在天時、地利、人和皆無的情況和秦王劉宇之強大秦軍硬碰硬決戰,然大王一意孤行……」
說到這裡,諸葛亮頓了一下,看向劉備。
劉備一臉慚愧。
諸葛亮繼續道:「大戰至今,聯軍雖有數勝,卻難改敵強聯軍弱之大勢,更兼敗數更多,折損遠比秦軍更大。初時秦軍有五十萬,而聯軍有四十萬,聯軍只差秦軍兩成。然戰至當下,秦軍仍有四十萬出頭,而聯軍已不足二十萬,差了秦軍一倍有餘,可見秦軍之強大不可敵。秦王劉宇崛起於黃巾之亂,三騎奪城,經略上庸三郡,討伐董卓,攻占漢中,後趁李郭之亂又攻占關涼等地,其實力連當年已吞併袁紹的曹操都忌憚甚深。赤壁之戰,曹操慘敗。劉宇趁機攻略益州,更奪取河北冀、幽、並三州,天下過五成已被其占,其勢已成,攻占洛陽、陳留、潁川等地後,更是天下近七成皆被其占,遠比赤壁之戰前曹操更強。今曹丕人心盡失,難擋劉宇攻滅曹丕。彼時,劉宇更占天下近八成,大王更非其敵手。」
劉備道:「吾正是怕劉宇吞併曹丕後,太過於強大,而吾孤掌難鳴,這才一意孤行,造成當下的困局。」說著,劉備面不改色,反正他是絕對不會承認,他一開始唯一急切的想法就是再重演一次赤壁之戰,扳倒劉宇。
諸葛亮看了劉備一眼,沒有多說什麼。
劉備憂心道:「軍師,當下此等困局,吾該當如何是好?未來又當如何?」
諸葛亮只說了一個字道:「走!」
「走?」劉備一驚,滿是疑惑:「走往何處?」
諸葛亮解釋道:「當下聯軍敗局已定,若再不走便只是為曹丕陪葬爾,走方為眼下上策。至於未來,劉宇雄才,更兼有郭嘉、賈詡、田豐、劉曄等諸多謀略與治國之輩輔佐。加之勢力強大無敵,無法與之硬碰。唯可固守保國,以待變故。」
劉備問到:「曹丕若敗,兗、豫、青、徐等地必為劉宇所占,彼時如軍師先前所言,劉宇將占天下近八成。吾荊、交等地不過一成有餘之地,如何抗衡得保國土,而待變故?」
諸葛亮道:「曹丕即敗,劉宇占青、兗、豫三州之地,然徐州卻不由其全占。大王離去,可直往東南,取淮南、臨淮、廣陵等淮河以南三郡人口錢糧。連同荊、交二州,大王便可有天下一成有七之地。屆時荊襄與淮河之南連成一片,淮河可自成一防線。荊襄有大江山川之險,襄陽一地據亮觀察,實乃一防守妙處,可擋百萬大軍。大王還可與孫權結盟共保,連東吳水軍加荊襄水軍,可在水軍方面遠勝秦軍。襄陽不失,大江天塹不失,大王之國自可保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