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諸葛亮出山
2023-11-04 19:44:20 作者: 天涯海躍
劉備先前得徐庶,著實嘗到了一番如虎添翼的滋味,失去徐庶之後,他極其渴望另得其他賢士輔佐,因此去隆中的途中,他暗暗發誓,一定要請得諸葛亮出山。
到了隆中, 打聽到諸葛亮住處,劉備前後月余,三顧茅廬,誠惶誠恐的求見諸葛亮。
前兩次都因諸葛亮不在家而不得見,直到特意留了書信,第三次來時諸葛亮方在家中。但也來得不太巧,諸葛亮正在午睡。
張飛本欲開口讓童子叫醒諸葛亮, 但讓劉備及時攔下來了。
劉備一派真誠的道:「吾等前來拜見賢士, 本就是打擾, 怎還可壞賢士午睡,等等也無妨。」劉備有巨大的梟雄潛力,也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為了最終說服諸葛亮出山,他儘可能的做足誠意。
便令張飛、管亥、魏延先到院外,而他一人靜靜侍立於階下,等諸葛亮自然醒來。
劉備這一等就等了整整兩個時辰,不過卻不見他有任何不耐。
終於,諸葛亮醒了,伸了一下懶腰,才問童子:「有俗客來否?」
童子回答道:「劉玄德州牧已在此立候多時。」劉備自稱大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兄劉備,因畢竟不是漢靈帝的子嗣,漢獻帝曾敬的『皇兄』之名實在不好多稱,只得以最高官職豫州牧稱之。
諸葛亮起身, 整理衣冠,才出來迎見劉備。
劉備見諸葛亮,心中激動萬分, 立刻拱手拜見道:「漢室末胄、涿郡愚夫,久聞先生大名,如雷貫耳。前翻兩次前來,不得一見,已留書一封,不知先生閱過與否?」
諸葛亮拱手回禮道:「吾一南陽野人,疏懶成性,屢蒙將軍駕臨,不勝慚愧。」
說完,邀請劉備入屋內。
入屋後,兩人對坐,諸葛亮笑道:「昨日觀書中之意,足見將軍憂國憂民之心,但諸葛亮年幼,才疏學淺,恐有誤將軍下問。」
劉備怎麼會相信諸葛亮這樣的託詞,也笑道:「先生勿謙虛,徐元直之語,備深信先生有大才,只希望先生不棄備愚賤,曲賜教誨。」
諸葛亮搖了搖頭:「徐元直世之賢才,而亮只一耕夫爾,安敢談天下事?將軍怎可舍徐元直這塊美玉而卻求諸葛亮一頑石?」
劉備拱手一拜,誠懇道:「先生過謙了,大丈夫既抱驚世奇才,豈可空老於林泉之下,願先生以天下蒼生為念,開備愚魯而賜教。」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諸葛亮也不再推脫。
看了劉備一眼,又頓了頓,道::「亮願聞將軍之志。」
劉備精神頓時一振,內心更是激動,他知道諸葛亮有些意動了,醞釀了一下言語才道:「今漢室衰微,奸臣當道,備自不量力,欲伸張大義於天下。只是備才智淺短,迄今為止無所成就,唯望先生能開備愚魯而拯救天下危難。」
劉備這般大義凜然,誠惶誠恐的說詞,簡直讓諸葛亮刮目相看。
諸葛亮號稱有經天緯地之才,這等大才,又正巧身在亂世,內心裡怎麼可能真甘心空老在山林而沒有輔佐明主開創天下的報復?諸葛亮一直以來等的都只是一個合心意的明主罷了。
其實,諸葛亮早聞劉備之名,天下百姓都在傳唱劉備仁德、禮賢下士,總而言之,劉備極會拉攏民心,這一點便是明主的必備條件之一。另外,劉備足夠求賢若渴,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不恥下問,這般性情,也彰顯劉備將來定能夠虛心納諫等等。
且劉備現有兵三萬,天下少有的大將三員,此都是可立大業之基石,只要有一賢士引導,劉備便可如魚躍龍門,大業驟然立起。
總而言之,幾經試探,在諸葛亮看來劉備便是最合適他施展才華抱負的明主。
內心認可了劉備,諸葛亮便道:「自黃巾之亂,董卓造逆以來,天下豪傑並起,曹操的實力遠不及袁紹,而終能攻克袁紹,既靠天時,更得益於人謀。今曹操已據洛陽、冀、幽、並、青、兗、豫、徐,八州之地,近百萬之兵,且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之爭鋒。孫權據有江東,父兄三世經營,國險而民富,此可用為援,暫不可圖之。劉宇昔年三騎奪城,自上庸席捲漢中、關中、涼州,又平匈奴、羌、氐三胡,後顧無憂,其能征善戰,又有潼關天險固守,曹操引以為大患,可暫結使之從西北牽制曹操。」
說到這裡,諸葛亮與劉備相視,看到劉備眼中的期待,諸葛亮繼續道:「荊州北據漢水、沔水,南一直可到南海,東連江東,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當今荊州之主劉表卻難守。益州地勢險要,天府之國,昔年漢高祖便是憑藉益州而建立帝業。此荊、益兩州乃上天賜予將軍之地,將軍為何不取之以爭天下?」
劉備心潮澎湃,他怎麼不想取之,他恨不得現在就能拿下荊、益兩州。
諸葛亮又看了劉備一眼,好似能看透劉備內心的澎湃,他笑而繼續道:「益州劉璋暗弱,雖民殷國富,卻不知體恤軍民,故而並不得益州民心,百姓與智能之士皆思明主。將軍既是帝胄,信義傳揚四海,總覽英雄,思賢若渴,若能擁有荊、益二地,據險而能守住,西和諸戎,南撫彝、越等族,內修政理,四分天下。只待天下有變,而後遣一上將領荊州之眾取江東、而將軍領益州之眾取漢中、關中,最後三面合擊曹操,天下定矣。」
劉備強壓心中幾欲蓬勃而出的激動,有些為難的道:「先生之言,讓備茅塞頓開,如撥開雲霧而得見青天。但荊州劉表、益州劉璋,皆漢室宗親,備安忍奪之?」
諸葛亮看透劉備的內心,又見劉備一派誠恐,他笑道:「亮夜觀天象,劉表不久於人世。劉璋非立業之主。將軍取荊、益乃天意也。」
劉備這下沒有顧慮了,既然是天意,合該他取之。
想罷,劉備對諸葛亮拜請道:「先生未出茅廬,已知四分天下,先生之才比姜太公、張子房。只願先生不棄備之鄙賤,出山相助,備定當恭聽教誨。」
劉備這般,姿態也足夠低,表達自己無比看重諸葛亮,他簡直就是禮賢下士,不恥下問的表率,絕對是誠意滿滿,諸葛亮如果拒絕,根本就不是人。
然而,諸葛亮還真就視劉備這等誠意而不見,果斷搖頭拒絕道:「亮久安於耕鋤,懶於應世,不能奉命。」他只想看劉備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如何應對。
劉備在諸葛亮拒絕的那一刻,猶如被萬箭穿心,整個人都差點懵了,這要是換一個脾氣差點的,恐怕都忍不住跳起來把諸葛亮掐死算了。
好在劉備畢竟是梟雄,城府與隱忍足夠深,他不僅沒有表達任何不滿,只語氣哽咽道:「先生真不肯出山相助?」
諸葛亮又搖了搖頭:「實難從命。」
頓時,劉備不止是哽咽,而是直接淚流滿面,哭道:「先生若不肯出山,讓吾如何是好,讓天下蒼生如何是好。」這話抬舉得簡直不能夠再抬舉了,且反過來諸葛亮若還不出山那就是罪大惡極,不顧天下蒼生了。
說完,劉備拜伏在地,痛哭不斷,就好像諸葛亮如果不答應,他就當場哭死在這裡算了。
劉備淚水的威力是巨大的,每一次流淚不是收得大將就是逃得性命,亦或者收得民心。
諸葛亮服氣了,連他這麼強大的心理都不忍繼續試探劉備,在繼續試探下去,真就得把劉備逼得絕路了,罷了,罷了。
諸葛亮一派感動的上前將劉備扶起:「將軍既然不嫌棄,亮願效犬馬之勞。」
聽到諸葛亮終於答應,劉備大喜,天知道方才他有多麼無力,若諸葛亮三次拒絕,他真不知道還要如何表現了,萬幸終於說服了諸葛亮。
得諸葛亮輔佐,劉備似看到自己大業成就的一幕,內心激動得難以言喻。
劉備又召院外的張飛、管亥、魏延也進來拜見諸葛亮,且劉備當場授諸葛亮為軍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