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6麻煩上門

2023-11-04 17:16:51 作者: 吃貨胖子龍
  只要一百文錢是什麼鬼?

  這算是什麼條件?

  李忘憂不緊不慢的解釋道:「叔叔,小侄倘若出資修建這官道,百姓自然隨意使用。不過這來往的商賈馬車,是不是應該給小侄繳納一些費用?嘿嘿,一輛馬車小侄收一百文錢不多吧?」

  他這話,讓百官以及李二更懵了。

  不少人立刻開始心中默默計算,李忘憂提出的這事,到底有多少利潤在其中。

  如今長安城與戶縣之間,每日往返的馬車不下千輛。每輛收費一百文錢確實不多,李忘憂當日與牛勇牛武等人,在崇仁坊吃了頓早飯,便花費了一百多文錢。

  百官們暗自思索,付出百文路費,跑這般平坦的蜃泥路面,多嗎?

  千輛馬車,一日便可收取銅錢百貫。

  一年便可收取銅錢三萬多貫,即便修這路需要十萬貫,那也不過三年多便可收回投資,而之後便是淨賺了。

  百官在心中這樣默默一計算,忽然發現李忘憂要修這路,其中利潤太大了。

  王仁佑、鄭元壽這些世家大佬對視一眼,紛紛站出來表示反對:「陛下,此事不可!官道如何能變成私道那般收取費用?」

  「戶縣伯此言差矣,陛下,不可啊!官道變私道,這成何體統?」

  「八十里,便要收商賈百文銅錢,陛下,這與攔路搶劫有何區別?如今這官道可是不收費的!」

  「沒錯,陛下,豈可讓戶縣伯如此盤剝百姓?」

  他們口中的私道,指的便是私人修建的道路。在大唐,私人修建的道路,行人通行時收費這種事情,便已經出現了。

  李二原本有些意動,被王仁佑等人這樣一勸說,不免也躊躇起來。

  「子憂,百文路費,似乎有些太多了。」

  李忘憂一副十分不舍的表情:「那五十文呢?我收費五十文可否?」

  王仁佑等人自然還是搖頭:「不妥不妥,五十文依舊太多!百姓何其辛苦,這般盤剝,實在不妥!」

  其實他們根本不在意收費具體多少,總之李忘憂來修這路賺錢便是不行。

  甚至王仁佑、鄭元壽等人已經在心中琢磨,他們家族所在的州郡,是不是可以照此方法,修築蜃泥路面,然後收取費用?這貌似是個不錯的買賣。

  雖然初期投入很大,但卻能坐收之後許多年的豐厚回報。

  對於王仁佑等一眾世家家主的齊聲反對,李忘憂只能無奈聳聳肩膀:「既然如此,那便算了。我府里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總不能這樣隨意丟到水裡聽個響吧。」

  其實,李忘憂哪裡是真的想去修,什麼戶縣到長安城之間的官道。

  在大唐水泥產量沒有大幅提升、水泥價格沒有降低之前,修築水泥道路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根本是吃力不討好的行為。

  他剛才這番話的目的,僅僅是想在李二的心裡埋下一個種子,讓他知道修路,並不僅僅是賠錢的事情,反而大有可為。

  正所謂,要想富先修路,這話是絕對正確的。

  李忘憂覺得,只要自己在戶縣找到石灰礦所在,石灰產量自然會逐漸提高。隨著水泥產量的提升,用水泥修建道路,那不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嗎?

  他並不覺得修路收費有什麼不對,免費的東西雖然好,但見到收益,才能促使大唐朝野重視修路這件事情。

  至於八十里路收費一百文,確實太貴了,在李忘憂看來,每二百里水泥馬車「高速路」,收費十文還是比較合理的。平均一公里一文錢,這價格已經相當於後世高速路收費標準八九倍了。

  一旦在大唐建成幾條水泥馬車「高速路」,屆時大唐的經濟必然將更繁榮,國力也會愈發昌盛,這都是可以預見的。

  不過此事倒也不急,徐徐圖之好了。

  李二也不在提修路的事情,與一眾百官興致勃勃,將這條蜃泥路又仔細觀察了數遍,甚至頗有興致拉著程咬金等人,在這條二十里長的水泥路面上,策馬疾馳,來回奔馳了幾次。

  馬掌鐵與水泥路面碰撞,不斷發出清脆的馬蹄聲,甚是悅耳。

  李二過足了癮,才招呼一眾百官返回長安城去了。雖然臨走之時什麼也沒說,但顯然這水泥路,已經被李二記在了心中。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李忘憂出巨資修建的這條「敗家路」,都成為戶縣百姓最愛去的地方,每日都有許多好事者跑去看熱鬧,堪稱「網紅打卡路」。

  就連長安城中,都有許多人專程騎馬跑來參觀。

  更有人還用石塊敲打路面,檢驗路面,是否真如傳聞那般堅不可摧。

  楊纂怕人破壞道路,只能無奈安排縣衙的衙役,每日到這水泥路上維持秩序。

  鬧騰了半個多月,直到貞觀二年十一月中旬,天氣越來越冷,這條「敗家路」的熱度才慢慢消散,不再有諸多人群圍觀了。

  李忘憂如今日子倒是過得瀟灑,煙花已經被他搗鼓了出來,就等李二壽辰之時亮相了。那二百多名宮女,也有美女上司每日安排她們排練,不需要他操心。

  順心的事情一件接著一件。

  當初他腦子一熱,上奏李二讓戶縣十萬百姓改種水稻。原本他也沒有把握的事情,如今卻似乎有了成功的苗頭。

  那些播種下去的冬水稻,在冬日裡居然開始破口抽穗了。

  這可喜壞了楊纂這位縣令,每日不辭辛苦,騎馬跑到各個村落,親自下田去檢查稻苗。

  根據縣裡有經驗的老農估計,再有四五十天左右,戶縣這些水稻,就能成熟收割了。

  得到這消息後,李忘憂也是長出口氣,心裡一塊石頭落地。

  說實話,倘若這些水稻種植失敗,李忘憂還真不知道,如何去面對戶縣的這些父老鄉親。倒不是說他養不起這十萬百姓,而是難以面對百姓們失望的目光。

  不過李忘憂的悠閒日子沒持續多久,老神仙孫思邈找到了他,麻煩又上門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