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崇禎十五年 > 第1334章 奪門之變(六)

第1334章 奪門之變(六)

2023-11-04 05:43:29 作者: 韭菜東南生
  錦衣衛總衙。

  後院的秘密廂房。

  燈光下。

  灰色人影看了一眼那信封,點頭。

  黑色斗篷放下信,目光直視,聲音變的更加嚴厲:「你什麼意思?又有何居心?說!」

  灰色人影卻是閉上了眼睛,艱難沙啞的說道:「除非是見了太子殿下,否則,下官是不會說的。」

  黑色斗篷望著他,忽然抬頭,慢慢摘下頭上的帽子,露出一張四十多歲的臉,緩緩道:「本使宛平伯!」

  灰色人影睜開眼,瞥了他一下,但隨即又慢慢的閉上了眼,顯然,宛平伯還不足以讓他開口。

  鞏承恩微微皺眉,但也沒有多說。

  這時,腳步聲響,又一個黑色斗篷在鞏承恩的身後出現。

  鞏承恩恭敬的撤後一步,令房間裡的光線,都聚集在黑色斗篷的身上。

  黑色斗篷慢慢抬手,摘下帽子,露出他三十多歲,雖英俊,但卻滿是焦慮的臉。

  「臣,蕭漢俊叩見太子殿下!」

  蕭漢俊立刻拜伏在地上,用他沙啞不清,模糊難辨的聲音向太子行禮,

  或許是因為激動,他伏在地上,身體竟然微微顫慄。

  太子朱和埕看著他:「蕭漢俊?」

  「是臣。」這一次,甲二十九肯定回答。

  「你的信,什麼意思?」太子問。

  蕭漢俊抬起頭,頭髮花白,皺紋滿面的說道:「事到如今,臣請……奪門!」

  ……

  聽到此,太子和宛平伯同時色變,宛平伯鞏承恩更是叫了出來:「蕭漢俊,你好大膽,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

  ——

  奪門之變,是為大明歷史上僅次于靖難之役的一次大變,英宗復位,景泰帝在淒涼中死去,蕭漢俊現在忽然提到奪門,其意不言自明。

  蕭漢俊卻是不說,而是忽然跳起來,走到桌邊,拿起筆,刷刷的開始寫了起來。

  因為當初曾經咬舌自盡,雖然搶救了過來,也保留了簡單的說話能力,但聲音不清,長句子也說不出,相比之下,蕭漢俊的書寫程度更流淌,表達更清楚。

  鞏承恩要上前阻止,但被太子一把拉住。

  終於,蕭漢俊一口氣、毫無凝滯的寫完了十幾張紙,就好像這些話他已經準備,默念了很久,現在不過就是順勢寫出來罷了。

  寫完之後,蕭漢俊一一吹乾,合到一起,捧了,呈到太子面前,但卻對鞏承恩說道:「請宛平伯退後!」

  鞏承恩愣了一下,看向太子。

  太子道:「宛平伯乃我表叔,沒有什麼可瞞著他的。」說著,接過蕭漢俊手中的信箋,開始看了起來。

  鞏承恩眼中涌過感動。

  太子看一張,撤一張,隨手交給身後的鞏承恩,然後他眼神越來越驚,臉色越發的蒼白。

  但首先承受不住的卻是鞏承恩,他捧著收中的信箋,驚恐的看向蕭漢俊,就像是看著一個魔鬼:「你你你,好大的膽子,你居然想要唆使……你就不怕誅滅九族嗎?」

  蕭漢俊面無表情。

  鞏承恩轉向太子:「殿下,此人已經瘋了,不可聽他的!」說著,就要把手中的信箋全部撕掉。

  但太子卻猛的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臂,叫道:「慢著!」

  鞏承恩一愣,目光看向太子。

  兩人四目相對。

  鞏承恩清楚看到,太子臉色雖然蒼白,但咬著牙,眼珠子卻是血紅。

  一瞬間,鞏承恩心中冰冷一片。

  他知道,太子動心了。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

  此時,蕭漢俊用他沙啞難辨的聲音說道:「臣已經將計劃給殿下制定好了,只要殿下在內城聯繫京營參將王輔臣,皇城籠絡武襄左衛宗福海,奪門輕易可成。陛下登基這麼多年,對內擅改祖制,欺凌讀書人,對外窮兵黷武,連連征戰,置太祖成祖的遺訓於不顧,逆天行事,如今又要行廢儲之事,早已經是天怒人怨,朝臣們敢怒不敢言,內內外外都向著殿下您呢,只要殿下你登高一呼,必然是一呼百諾!」

  「奪門成功之後,置陛下為太上皇,安享晚年,太子殿下您繼承大統,安人心,定社稷,全天下又有誰不會擁戴您呢?」

  「請殿下決斷!」

  蕭漢俊深輯到地。

  宗福海,宗俊泰之子,時為武襄衛副指揮使。

  太子朱和埕臉色發紅,就好像是有一團火焰在他心中漸漸燃燒起來。

  ……

  「住口!」鞏承恩聽不下去,喝道:「教唆太子謀反,你知道是什麼罪嗎?」

  「太子被遼王誣陷威逼,就如巫蠱之亂的漢太子劉據,太子為自保而起,史書昭然,何罪之有?」蕭漢俊冷然。

  鞏承恩大怒,衝上去一把揪住蕭漢俊的胸口,揮拳就要打--他跟在太子身邊,沒有攜帶刀劍,不然他早就挺劍刺死蕭漢俊了。

  「住手!」

  太子一聲喝。

  鞏承恩僵住了。

  太子朱和埕漲紅著臉,上前一步,來到蕭漢俊面前,盯著蕭漢俊:「王輔臣和宗福海,豈是容易說服的?朝臣又豈會甘願?」

  「別人肯定不行,但殿下你卻可以。」

  「王輔臣野心勃勃,自恃驍勇,不甘居於人下,只要殿下許以高官厚祿,他一定會答應。宗福海仗著其父的功名,成為武襄左衛副指揮使,但並沒有太多的能力,一直不被陛下所重用,他心中不滿,又花銷無度,手頭拮据,只要殿下親至,就一定能說服他。」

  「內閣首輔史可法並無主見,木已成舟,他縱是不願,也無力反對;左懋第堵胤錫雖然會強力反對,但只要奪門成功,他們不過就是第二個于謙罷了,阻礙不了殿下的大事。」

  「至於遼王,其無兵無權,最大的擁躉工部郎中夏維新更是一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之輩,更不足為慮。」

  蕭漢俊說的肯定。

  說完,手指房間裡的一個個書架:「臣在這裡二十年,京師動態,皆在臣的掌握中,對於內外眾將的性情,朝中百官的脾氣,再沒有比臣更了解的人了。相信臣,臣說能,那就是能!」

  太子朱和埕不說話,但臉色更紅,忽然轉向鞏承恩,伸出手。

  鞏承恩明白,將手中的信箋交給他手中。

  朱和埕拿了信箋,大步離開,頭也不回。

  鞏承恩跟著離開。

  離開前,他憤怒的瞪了一眼蕭漢俊。

  此時此刻,他心中後悔極了,早知道,他就不帶太子來見蕭漢俊,他原以為蕭漢俊跟隨陛下多年,了解陛下的心思,會有什麼高招,能替太子解圍,誰想到他竟然是要奪門!

  ……

  回到太子府。

  揮退所有人,太子朱和埕忽然一撩袍子,跪在鞏承恩面前:「請表叔助我!」

  鞏承恩大驚,急忙也跪下,驚慌的道:「殿下快起,臣受不起啊。」

  太子朱和埕臉色漲紅:「如果表叔不助我,那就立刻到宮中告發於我,寧死於表叔之下,也不死於遼王等奸佞之手!」

  鞏承恩的情緒終於是繃不住,大哭了出來:「殿下這是什麼話啊?就是死,臣也不能做這等悖逆之事啊。」

  ……

  不久,太子的姑父,長駙馬都尉周顯也來到太子府。

  和鞏承恩的哭泣不同,周顯聽了卻比較鎮定,撩袍跪倒:「這是最後的辦法了。但是殿下下定決心,臣誓死跟隨,肝腦塗地,亦無怨悔!」

  如此,鞏承恩也沒有辦法,只能哭拜:「臣也願意,但還請殿下再三思!」

  朱和埕咬牙:「沒有什麼可三思的了,除此,再無其他道路!」

  鞏承恩閉目流淚,再不多說。

  「蕭漢俊說,我太子府內和周邊,一共有三個錦衣衛的密探,你們立刻派人盯住了,決不許走漏一絲一毫的消息!」

  這個命令,是發給何勝的。

  何勝點頭。

  朱和埕再看向姑父和表叔,忽然一撩袍子,跪在地上:「姑父。表叔,朱和埕的性命,就交給你們兩個了!」說完就是一拜。

  ……

  第二日,三人再次密議,這一次又多了左庶子姚啟聖。

  姚啟聖初聽聞,戰戰慄栗,冷汗如雨,口不能言,但是當太子朱和埕跪在他面前,哭訴一旦被廢,必然性命不保之後,他也動容了,隨即也跪在地上大哭。

  於是,鞏承恩、周顯和姚啟聖歃血發誓,為了挽救太子,挽救大明,決意效仿英宗景泰帝的舊事,發動奪門之變。

  周顯負責內廷,姚啟聖負責外廷,並策動軍中的思想教導官,以為王輔臣的輔助,鞏承恩負責聯絡蕭漢俊,至於說動王輔臣和宗福海,則由太子親自出面。

  為防被錦衣衛探知,一切行動,皆由蕭漢俊策劃。

  ……

  王宅。

  面對秘密來訪的太子殿下,京營參將王輔臣大驚。

  但不久之後,他就跪在地上,面對太子,發誓效忠。

  ……

  京師教坊司。

  武襄左衛副指揮使宗福海推開最喜歡的一位名角的房間,發現等在裡面的,並不是美人兒,而是皇太子殿下。

  喜歡名角,這是宗福海個人最大的機密,除了他最貼身的一個家僕,再沒有其他人知道,每一次逍遙,都是喬裝改扮,但想不到,太子殿下居然在這裡等著他。

  「臣,願效死!」

  和王輔臣一樣,宗福海同樣對現實不滿,面對太子殿下開出的高官厚祿,以及思考整個計劃有相當成功的可能後,宗福海跪在地上,決意相仿英宗朝的「石亨」,發動奪門之門,擁太子上位!

  ……

  京營德勝門軍營,六品思想教導官汪興,在酒樓喝酒,發現有人占了自己事先定好的包廂之後,心中十分的不悅,不過當知道占了自己包廂的人,乃是太子的老師,右春坊左庶子姚啟聖之後,他便釋然了,乖乖的,什麼也不敢說,就想要悄悄退走。

  ——

  姚啟聖才華橫溢,聲名遍於京華,是有名的「名士」,而他只是秀才出身,在軍中熬了這麼多年,好不容易才熬了一個六品教官,面對姚啟聖這種名士,他何敢有怨言?

  不想姚啟聖聽說了,竟然親自請他包廂,一勁的表示歉意,並且和他暢飲。

  汪興受寵若驚。

  酒助雅興,兩人談的甚是投機,都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最後姚啟聖竟然提出,要和他結成兒女親家。

  汪興大喜,姚啟聖是名士,同時是右春坊左庶子,是太子的老師,日後太子一旦登基,前途不可限量,自己如果和他成了兒女親家,不但是攀了高枝,而且對仕途大有幫助。

  這簡直是天降之喜。

  回去的路上,汪興忍不住笑出了聲來。

  ……

  乾清宮。

  地面如鏡。

  鬢角已經斑白的隆武帝朱慈烺正望著御案,呆呆地出神。

  他面前的御案上,堆積了幾十份的公文,內政,外交的,軍事的,他可以看,也可以不看,因為內閣都已經做了處置,除了調動兵馬、兵部和吏部事務,需要他的直接批閱和核准之外,其他事情,他根本不必過問,一切都由首輔負責,若是出了什麼問題,負責監督的都察院就會第一個會向首輔、內閣和六部發難,而不必等他這個皇帝。

  只有僵持不能決的情況下,才會請他這個皇帝仲裁。

  這是他制定的行政程序。

  內閣負責施政,都察院負責監督施政、審查預算,但有疑問,都察院隨時都可以召內閣閣員、六部堂官、大理寺官員到都察院大堂接受質詢,且刑部尚書和大理寺卿的兩位最高司法官的人選,需得經都察院同意。

  也就是說,首輔的權力,並非不可挑戰,御史可以直接當面質問首輔和六部尚書。

  首輔,即便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必須以恭謹的態度,面對都察院。

  皇帝陛下不直接處理內政,但對每日都察院的質詢記錄,卻都是要仔細閱讀的,從中發現優秀的御史和官員,但有問題,立刻就會召見內閣和六部。

  都察院日常質詢,哪個御史質詢,那個官員回答,所說的每一個字都要記錄在冊,不但交予皇帝,也要交予各省督撫查閱,更要留存資料,交給世人以及後世評論。

  此外,都察院每月都會開放一部分的百姓參觀,只要出一兩銀子,就可以到都察院大堂走一遭,看御史和六部官員是如何唇槍舌劍的?

  只不過只能看,不能說,如果出言擾亂,就會被亂棍打出都察院,並且永不能參與。

  但有重大政策,內閣還需要召集京師各大報紙,向他們闡述,並接受提問,以便讓全天下的百姓儘快了解朝廷政策的利弊。

  這些都是群臣反對,但隆武帝聖心獨斷,強力施壓,最終被推行開的。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