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小說 >大時代1958 > 第八百零六章 美蘇動作頻頻

第八百零六章 美蘇動作頻頻

2023-11-04 20:36:58 作者: 青山鐵杉
  不過謝洛夫越來越發現,現在似乎自己在西方已經被用放大鏡觀察了。從表面上這件事和蘇聯沒有關係,但就是有聲音說這是克格勃策劃的,說的還挺像是這麼回事。

  謝洛夫不得不公開出面進行駁斥,「伊朗的局勢和蘇聯有沒有關係,我根本不想回答。我想要回答的是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多數的西方人都是腦積水。我一個維護蘇聯價值觀的安全人員,會去支持一個宗教在另外一個國家奪權?你們這些報紙是不是在開玩笑?」

  這個地圖炮一下對準了整個資本主義國家,沒有一個領導人會這麼說話。面對這種質疑聲,謝洛夫再次回答道,「我就是一個肅反工作者,不是什麼國家領導人。維護著蘇聯的價值觀,現在的伊朗是美國的麻煩,按照美國悠久的傳統,我想這個時候中央情報局應該考慮干涉了,二十多年前你們就是這麼做的。」

  這次表態之後謝洛夫就消失了,他有很多事情要做,確保蘇聯在伊朗保持優勢。一旦進入內戰狀態,蘇聯就要做好準備。這點謝洛夫要和烏斯季諾夫溝通一下,一方面準備進行軍援、一方面準備掠奪。軍援這個問題很好理解,內戰這個東西本來就是大家個憑本事,除了自己這一方面士氣高昂能打之外,還有外部的援助因素。

  外部的援助因素在冷戰時代一樣極為重要,伊朗這個國家西邊是社會主義的伊拉克、東邊是社會主義的阿富汗、至於北邊就不用說了,是蘇聯。三面都在社會主義國家的包圍當中,蘇聯支持和自己價值觀相同的武裝力量占據了絕對的地利。

  這點蘇聯沒有比烏斯季諾夫本人更加專業的人了,至於掠奪,則由謝洛夫負責。巴列維王朝時期的伊朗,不是後世那個革命之後被美國技術封鎖的伊朗。這個年代的伊朗,因為承受著封鎖蘇聯的眾人,完全就是美國親兒子的待遇。

  因為伊朗本身人口和國土都遠超以色列,其實某種意義上美國對伊朗更加重視。在軍事上和經濟上都是如此,伊朗這個國家好東西非常多,伊朗後來的原子能工業基礎是什麼時期有基礎的,當然是沒有收到封鎖的時期,就是美國出口的電子工業和原子能工業。

  伊朗經濟以年均百分之十五的速度增長,人均國民產值十七年增加了十五倍,城市化率提高到一半。經過十多年的快速發展伊朗初步建立起了比較完整的輕重工業體系,並進一步開始發展原子能、電子工業。當然這和普通人沒什麼關係,僱傭的美國高管月收入一萬美金,伊朗本國的工人月收入四百,最重要是因為伊朗和美國的關係很好,所以伊朗的美國高管多的不像話,很容易就能被普通的伊朗工人發現。

  「那好,一些美國的機器和最新技術,你趁著伊朗證據大亂的時候去掠奪,安德羅波夫同志會聯絡伊朗的親蘇黨派,至於我,則負責指揮對伊朗的軍援。如果美國人來了,就把伊朗變成另外一個越南,正好借著這次機會幹掉他們,結束已經快三十年的對峙。」烏斯季諾夫冷然的點點頭,表示自己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

  謝洛夫也點點頭,不過他並不同意烏斯季諾夫的看法,這位國防部長還是有些太樂觀了。美國的潛力還是沒有完全發揮出來,而且目前失業率仍然非常高,越南戰爭的陰影沒有消散,再次進行跨洋作戰不說完全不可能,也是基本不可能的。

  「伊朗國內有美國人的雷達站一直盯著我們的南部,否則我也不會用十幾年的時間才攢夠攻擊土耳其的軍事物資了,這次正好一併搗毀。估計美國人這次想要幫巴列維翻盤的話是非常難的。」謝洛夫呵呵一笑道,「我個人必須感謝美國人創造出來的革命條件,現在則輪到我們蘇聯人利用革命條件革命了。」

  謝洛夫並不是在說謊,伊朗現在的革命條件確實是美國創造出來的,美國這個國家因為是兩黨制,每一屆政府的政策都是不同的。換句話說就是比較精分,雖然不足以影響到全球的大範圍政策,但是每次換屆都會影響到一些小國家。比如說把中國丟了的炮黨,不就是因為支持杜威,被杜魯門直接斷了後援麼。當然就是不斷後援,那種寄生蟲一樣的政黨也遲早要完,早兩年和晚兩年的區別而已。

  巴列維複製了花生米的悲劇經歷,美國大選中,國王投注在共和黨的福特一邊,不想新上台的居然是民主黨的卡特。這就尷尬了,巴列維趕緊出訪盟國,從此後開始的一段時期內,美國政府頻頻給伊朗國王施加強大壓力,認為既然伊朗在經濟上已經躋身發達國家行列,那在政治上也要有與之相適應的制度。由此引申要求開放,讓伊朗改革派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親蘇政黨和親西方政黨開始登場,更不要說伊朗強大的宗教勢力。

  「任何一個國家都會失誤,這點我們也不例外。」烏斯季諾夫微微一笑看著謝洛夫道,「但是美國人的失誤總是被你抓住,這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我可以理解你這是在誇獎我麼?」謝洛夫一副當然不讓的口氣道,「那我就接受了!我們蘇聯支持的任何力量都有一點共同之處,那就是不怕打仗。」

  巴列維的御用黨派名字很熟悉,伊朗復興黨,似乎很多中東國家都喜歡用復興作為名字,可能這是對悠久歷史的一種懷念,不過號稱有兩千萬黨員的復興黨到目前為止的存在感低的不像話,可見其中的水分應該也是不少的,伊朗總統有多少人口,竟然有一個和蘇聯共產黨人數一致的黨派。

  「不錯,作為國防部長,我很容易總政委同志的看法。」兩人相視一笑,在他們身後的牆壁上,伊朗的全國地圖顯得極為顯眼。

  回到盧比楊卡的謝洛夫叫來了假宣傳部的部長,吩咐道,「給我在伊朗傳播一條謠言,那就是巴列維國王已經秘密和以色列接觸,借用了以色列軍隊準備對宗教勢力進行剷除。」

  適當謠言也是要有技巧的,伊朗和沙特雖然是美國中東戰略的雙柱,但是兩國的關係不是革命之後才不好的,而是一直都很冷淡。因為名義上沙特是阿拉伯世界的一份子,伊朗則是波斯人的國家,所以中東和伊朗關係最好的國家,是另外一個美國人的親兒子以色列。

  歷次中東戰爭中,伊朗雖然沒有公開表態,但都給予了以色列一定程度上的方便。允許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援過境,所以這條謠言都非常堅實的傳播基礎。正好繼續借用霍梅尼死亡之後的宗教憤怒,來達成搞亂伊朗的目的。

  此時的伊朗各種各樣的謠言都在傳播,經過了上次薩瓦克對抗議人群開槍的事件,在另外一座城市阿莫爾,一座位於裏海邊上的濱海小城。有謠言說薩瓦克毆打了一個當地青年,於是從當天中午開始,學生和青年們手持棍棒走上街頭,衝擊當地的薩瓦克執法機構,結果不出意外的被克格勃的同行教做人,騷亂已經蔓延到亞塞拜然的聚集區。

  克格勃的假宣傳部開始火力全開,分別開始對宗教勢力、親西方黨派和親蘇黨派的受眾開始製造謠言,當然還有針對巴列維國王的言論。假宣傳部不只是製造謠言,還在其中真假參半,比如在一些只有王室才知道的渠道中,巴列維聽到的言論是蘇聯對伊朗的局勢十分擔憂,一旦伊朗混亂北部的亞塞拜然獨立,會影響到蘇聯國內的亞塞拜然人,造成蘇聯內部的動盪,這就不是謠言。

  克格勃大批人員開始在亞塞拜然公開活動,表明盧比楊卡對這件事非常重視。重視是真的、但同時也是讓巴列維知道,別害怕蘇聯的干涉,蘇聯也害怕風波影響到自己。

  讓巴列維國王有一種蘇聯不會推翻自己的錯覺,蘇聯動作頻頻的同時,美國也在對伊朗的局勢進行討論,作為中東的雙柱之一,美國扶持起來的中東警察,美國也希望伊朗的局勢穩定下來。

  被總政委和國防部長譏笑的美國心臟白宮,總統卡特愁容滿面的拿著報紙道,「巴列維宣稱自己自己得到七十萬軍隊,全體工人和絕大多數伊朗人民的支持。我怎麼一個都沒有看到?相反我看到的就是伊朗的全國宗教領袖身邊,有幾百萬的反對者上街。」(未 完待續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