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三年
2023-11-04 20:36:58 作者: 青山鐵杉
「一個思想動搖的國家並不可怕!」鄭重的收起了這份報紙,生活還要繼續,戰鬥也仍將繼續,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謝洛夫總是覺得心中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情緒,這是為什麼。
蘇聯和美國的差距每縮小一點都是在創造歷史,哪怕美國正在逐漸的自我調節成功,慢慢擺脫了經濟危機的泥潭,但仍然能越來越清楚的感受到身後越來越近的呼吸聲,這個呼吸聲令他們寢食難安,汗毛乍起。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和自己這麼接近過,蘇聯的威脅從來沒有這麼紮根在美國普通人的心中。
這是當然的,蘇聯的盟國遍布五大洲,不論是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大洲,都有蘇聯的盟國存在,一九七六年年底,泰國國王出逃,曼谷守軍被消滅,泰國共產黨奪權成功。緬甸因為東西兩邊都已經變成親蘇國家,改變了外交政策,開始親蘇路線。
智利,阿連德總統再次勝選,智利社會黨已經取得對所有黨派的壓倒性優勢。要知道後世的查維茲執政絕對不算成功,玻利維亞完全是建立在石油的基礎上,竟然也能在競選中連連獲勝,這就能證明一個基本的道理,窮人天然就是渴望公平的。更何況阿連德總統明白工業的重要性,絕對不是把智利往資源輸出國上面引,而是利用蘇聯的支持,建立了一個符合智利人口體積的工業規模。
在安哥拉的內戰中,安人運仍然占據了絕對優勢,控制了全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土地,只是無法清繳靠近南非邊界的安盟武裝分子,雖然莫斯科希望得到全勝,現在的形勢未免有些失望,但是安哥拉內戰的長期化也只能給蘇聯造成微不足道的負擔,畢竟有古巴在前面頂住,蘇聯所做的就是提供武器,更何況蘇聯也從廣大的北部安全區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資源。
東歐的情況總算還算是總體穩定,至於蘇聯國內,仍然力求在軍事對抗上占據優勢。涵蓋陸海空的武器每天都在從生產線上走下。加上在共青城建立的坦克基地,蘇聯五大坦克基地一直處在生產當中,所以蘇聯不斷的將T54坦克送給東歐、同時進行封存的情況下,蘇聯的坦克的數量還是達到了七萬四千輛,國內T72坦克已經完全代替了半數老式的T54坦克,同時T80坦克也已經有四千輛進入現役。
這是蘇聯自己的坦克數量,對於T72坦克,蘇聯並沒有藏私,華約國家的換代在蘇聯開始的一年後開始,如果要算整個華約的坦克數量,整個華約國家的坦克數量已經逼近了九萬五千輛,如果這種生產繼續下去的話,在地面部隊上,華約對北約的優勢,很快就會從一九七六年的三比一、變成一九七九年變成了名義宣稱上的四比一,實際上已經五比一。
這並沒有算蘇聯同樣產量不低的步兵戰車,因為帳面上的坦克對比已經足夠失衡,華約從來不公布體系下的四萬五千輛步兵戰車,數量沒錯,華約一直都是坦克比步兵戰車多。
蘇聯答應給予阿爾巴尼亞援助同樣在一九七六年年底談好,蘇聯的要求是阿爾巴尼亞擴軍配合蘇聯對西歐的壓力,事實上這是你情我願的事情,霍查一直對南斯拉夫抱有警惕,阿爾巴尼亞人民軍本身就不應該是兩百萬人口的國家應該擁有的,既然擴軍有蘇聯的支持,霍查順水推舟開始名義上配合蘇聯戰略的擴軍。
在中東,三邊形戰略牢牢地固定住了美國的雙柱戰略,蘇聯和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仍然是對半開,但是在近東和東地中海,蘇聯完全占據了絕對優勢。土耳其因為失去的土地太多,曾經出現過一年的饑荒。三年來土耳其的宗教化非常明顯,不過蘇聯和土耳其並不接壤,這是庫爾德社會主義共和國應該關心的事情,總不能什麼事情都找蘇聯,對不對?
在經濟建設上,貝阿鐵路已經通車,蘇聯如果要往遠東調兵,時間從原來的半年,縮短到了三個月。北水南調的工程難度更高,說不定還是要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看到效果。
蘇聯和美國的實力仍然在緩慢的拉近,按照美國的計算,蘇聯的經濟應該在美國的百分之八十四,當然如果比較鋼鐵、紡織、石油、煤炭這些和戰爭相關的工業。蘇聯已經超過了美國。這其實並不是多麼難以理解的事情,本來的歷史蘇聯也在這些指標上先後超越了美國,只不過在這個歷史時空超越後領先的更多而已。
在基洛夫級戰列巡洋艦服役和基輔級航空母艦的先後服役之後,蘇聯紅海軍成了真正的大洋艦隊,同時第一艘光榮級巡洋艦剛剛下水,蘇聯紅海軍已經遠遠超過了帝俄時期的俄羅斯帝國海軍,沒人再敢說蘇聯的紅海軍實力不濟,如果現在美國海軍團消失的話,蘇聯紅海軍一天就能讓英國皇家海軍成為歷史。
蘇聯仍然在戰略進攻當中,只不過還需要同時消化已經得到的成果,所以看起來不如前幾年這麼咄咄逼人,但只要蘇聯消化完目前的成果,實力必然會更上一層樓。
克里姆林宮中,蘇聯共產黨總書記兼最高蘇維埃主席勃列日涅夫默然不語,臉上閃過一撕憤怒之色,自從去年解除謝列平的職務之後,很長時間他都認為自己已經沒有絆腳石了。
比起三年前勃列日涅夫的身體更差,這麼說不是很準確,那個在一邊趴著睡覺的國家安全總政委,似乎看起來精神頭還不如他這個七十多歲的老頭子。
去年在要解除謝列平最高蘇維埃主席的會議上,謝洛夫和烏斯季諾夫因為這件事進行過爭辯,第二天謝洛夫沒有上班,這種情況持續了一個月,再次上班的謝洛夫似乎已經淡忘了這件事,實際上從齊涅夫的調查中,謝洛夫似乎第二次中風。
第二次中風?勃列日涅夫當然知道那是什麼滋味,當年在蒙古還是謝洛夫反應快救了自己,知道這件事的勃列日涅夫暗嘆,沒想到這位年齡最小的中央主席團委員,竟然成了另外一個科茲洛夫,雖然後者從來都承認自己有病。甚至連謝洛科夫長久調查發現的第一次中風病例都銷毀了。
因為兩人都曾經兩次中風,勃列日涅夫才有種感同身受的感覺,反正他已經完全在中央主席團建立了優勢,就讓謝洛夫和柯西金一樣,到了年齡退休也就算了。有些老邁的勃列日涅夫有些忘記了,謝洛夫按照最早的退休標準,也要十年之後。
「尤拉,談談中越戰爭的看法。」見到周圍的中央主席團委員都爭論不休,勃列日涅夫有些心煩意亂,老人都喜歡安靜他也不例外。不得不叫醒睡的正香的總政委。
緩慢的把眼鏡摘下來,謝洛夫有些暈乎,不是他本人就喜歡在中央主席團會議上睡覺,完全是他這個沒有度數的眼鏡戴時間長了,自然就會暈暈乎乎的。
直勾勾的看了所有人一眼,謝洛夫緩緩開口道,「抱歉,昨天工作到太晚。」
勃列日涅夫點點頭,暗道一聲真能扯淡,你天天早早回家,絕不再盧比楊卡多呆一分鐘,開口道,「我們都明白,尤拉一旦進入工作狀態就是這樣的。」這話也沒錯,絕大部分的時間中總政委同志都很懶,但是一旦發生大事,也能見到開始連續工作視察很長時間。
「當初我說有這種可能,沒有人理我,現在已經沒辦法了,按照一九六二年的經驗,中國很快就會減少就收的撤軍。」等了一會謝洛夫緩緩開口道,「烏斯季諾夫同志是準備在蒙古邊界組織演習?又不能真打,演習有什麼用?五個月前,我說在蒙古進行核戰演習,你們沒一個相信我。」
「我當然不能同意,你要動用真的核彈進行突擊演習,可能會激化矛盾。」國防部長烏斯季諾夫搖頭道,「你以為只有我自己反對麼?這裡就沒有一個同意的。」
你們要是同意了,我就反對!當初就知道自然有人反對,他才提議用核彈,反正只是打打嘴炮,當時每一個人都不認為中國會真打,怎麼可能會同意用核彈威嚇中國呢。
「讓基洛夫級戰列巡洋艦去金蘭灣,我敢保證,這場戰爭沒幾天就結束了,我們的艦隊趕不到金蘭灣就會結束。」謝洛夫看著總書記勃列日涅夫道,「這是我們建立亞洲安全體系的好機會,總書記,這不是我們一直謀劃的麼?」
這場戰爭很好,很是時候,要不美國人會真的接納中國麼?不接納中國進入自己的體系,轉移自己的產業,美國和蘇聯硬碰硬的拼工業、拼技術、沒有幾十年根本分不出勝負。(未 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