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飛機與戰車
2023-11-03 16:34:53 作者: 落雨流痕
spn 清廷雖下令退位,但全國局勢依舊混亂,就在這紛紛亂亂之中,歷史已經發生了極大的改變。
其中一個變化就是,蔣光頭在陳其美的指使下,對光復會首領陶成章發動了刺殺,結果江渝跳出來阻撓了一下,破壞了刺殺行動。
救陶成章沒別的意思,只是不想看到陶成章這樣一個光明磊落的革命人士被陳其美等投機分子所殺害。
成章少有志向,以排滿反清為已任,曾兩次赴京刺殺慈禧未果,後隻身東渡日本學習陸軍。翌年回國後,積極參與革命活動,破衣敝屣奔走革命,奔走於浙、閩、皖各地聯絡革命志士。他經常以麻繩束腰,腳穿芒鞋,奔走於浙江各地「每日步行一百一十里,不辭勞苦」。杭州離他家僅一水之隔,他卻「四至杭州而不歸」。有一次,抵達杭州時已經是臘月二十六,魏蘭勸他回家過年,他答:「幸老父猶健,家計憂,一至故鄉,恐被人情牽累,不能復出矣!既以身為國奔走,豈尚能以家繫念耶!」
對於這樣真正的革命勇士,江渝是打心裡佩服的。[
說到底,他自身也是一個投機份子,雖然他的目標是很光輝的,但手段上畢竟不如陶成章那樣畏的進行抗爭。
不過政治就是這樣,所謂正義與邪惡,手段並不能說明問題,只有結果才能說明問題,能讓民族走向復興就是光明的,使民族倒退就是邪惡的。
江渝很佩服陶成章,因此把讓王澄海派人去暗中保護陶成章,結果一舉拿下了蔣光頭,接著蔣光頭失蹤了。
日後的歷史再也不會出現蔣光頭的浪花了。
當然江渝也不是純粹是出於佩服陶成章,同時也是為了遏制孫大炮那群人把手伸到浙江。
只要陶成章還活著,光復會就有一個團結的紐帶。
因為光復會的重建是靠陶成章一雙腳不辭辛苦,日行百里的奔走出來的,一旦陶成章身亡,光復會將失去這個紐帶而轟然崩潰。
只要光復會不崩潰,浙江就不會落入孫大炮的掌控。
江渝可不認為那傢伙是什麼歷史偉人,孫大炮完全就是民國內戰的罪魁禍首,當然他背後還有日本和蘇聯。
日本支持孫大炮發動內戰,是不想看到一個統一的中國。
蘇聯支持孫大炮,是因為北洋政府跑去收復失地,於是蘇聯把漁業資源賣給了日本人,換來了三千塊大洋,把這三千塊大洋給了孫大炮。
孫大炮靠著這三千萬大洋,來了一次北伐戰爭,結果北洋政府從俄國那裡收復的失地又丟了。
江渝要的是一個穩定的中國,可以發展的中國。因此對於孫大炮這樣在日本黑龍會支持下的搗亂分子,是極其厭惡的。
當然,目前西方各國並不相信孫大炮的忽悠,日本人也比較小氣,不可能拿出太多錢來支持孫大炮搞內戰。
所以暫時孫大炮威脅並不是太大,而能有決心一口氣丟出三千萬大洋的蘇聯還連根毛都沒出現,因此江渝有充裕的時間來收拾他們。
復興軍在山東、河南前線攻城略地,江渝則在後方忙得腳不著地。
由於江渝把復興軍的普通士兵都綁在了同一輛戰車上,又有教導隊負責思想灌輸,因此江渝根本不需要去前線,也不用去猜忌下面的軍官,因為他們就算想反叛,也指揮不動部隊。
江渝在後方要忙的東西很多,首先一個是法律體系的建設,照搬英國佬的那一套是不行的,中國有中國的國情,但核心上還是沿襲中國傳統的理法制度,也就是英國的普通法體系。
再則,江渝要完善教育教材,白話文改革還是需要的,雖然白話文沒有明朝以來發展起來的半白話有內涵,但卻能夠使教育更好的普及開來。[
對於教育制度的建設也要更加明確,照搬後世的教育制度是完全不行的。
教育的目的,非就是社會走向穩定,並培養出一批頂尖的民族精英。
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個社會上不可能人人成為精英,而那些精英階層,也不可能人人成為全才。
對於不能成為精英的普通公民,最主要的還是教會他們做人道理,培養他們的道德素質、行為習慣。而對於那些能夠成為精英的人才,則應該進行側重培養,不能把人人都當全才來培養,那樣反而會培養出一群庸才。
因此江渝在教育體系上,加入了很多針對性的東西,也減少了很多沒必要的東西。
為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江渝讓學生經常進工廠參觀、工作,於是出現了很多半工半讀的學生。
為了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江渝除了讓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照本宣科以外,還規定每個星期要組織學生參加一次公益活動,同時在學校里要對學生的言行進行全方面的指導管束。
在生活習慣的培養上,則是按照半軍事化的管理制度,有的學校甚至是全軍事化管理。
總的來說,學生的課外活動占了學習時間的三分之一,每所學校都是白天上半天的課,半天去搞課外活動,晚上則還要晚課。
對於學生來說,雖然要上晚課,但白天有一半時間在教室外面渡過,反而會讓他們感覺很愉快,並不會覺得像坐牢。
法律、教育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工業了。
江渝極為重視工業技術的發展,自從他10年回到中國,兩年間已經陸續建立了上百個實驗小組。
每年在實驗的花費超千萬銀元,而且還有繼續增長的趨勢。
現代化戰爭,打的就是大工廠、大兵團、大實驗室。對於江渝來說,組建大兵團沒什麼太大問題,唯一的問題就是大工廠和大實驗室。
大工廠和大實驗室則是中國所沒有的,因此江渝迫切需要建設起來。
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只有兩年時間了,江渝要求內燃機實驗小組儘快拿出靠譜的發動機。
經過兩年的深入研究,加上之前在德國打了三年的雄厚基礎,以及江渝提出的正確研究思路和方法,終於在1911年底,華東內燃機製造廠製造出了一台680馬力的汽油機,而且重量並不大,幾日後又研製出了883馬力的柴油機。
華東內燃機製造廠的技術突破使得江渝獲得了性能可靠的內燃機,同一階段,西方人馬力最大的內燃機,還不足一百馬力。
性能可靠的內燃機可以使坦克、飛機的製造提供基礎。
不久之後,華東飛機製造廠成功研製出了『木質膠合結構機身』,其技術先用混凝土製造一個模具,然後將雲杉木薄片塗上乾酪膠後交替放置,蓋上模具的蓋子。此時,再向中間的橡膠氣囊中充入壓縮空氣,待乾酪膠固化後即形成一片木結構,將左右兩片木結構對合,就成為木質膠合結構的機身。
木質膠合結構機身使得飛機雖然雖然比木頭更輕,但也輕不了多少。不過,卻比使用鋼鐵等材料的飛機要輕得多,而且強度上比木質更加可靠。
同時華東飛機製造廠,還在鋁製機的研究上獲得了成功,比鋼鐵更請的鋁製材料,被證明是一種很優秀的航空材料。[
自辛亥革命爆發後,江渝曾下令特種作戰連潛入北京,把飛機設計師李寶駿綁架了過來。
李寶駿是中國近代的一個比較出色的飛機設計學家,甚至提前預言了噴氣式飛機,其在滿清政府的支持下,展開了飛機製造。
不過後來李寶駿身患惡性痢疾,英年早逝了,和著名的近代飛行先驅馮如差不多。
要說飛機設計,江渝並非一定要李寶駿不可,他自從07年到達德國之後,便已經開始培養飛機設計人才。
不過人才多一個總比少一個強。
江渝不僅讓人去綁架李寶駿,還讓人去綁架在廣州的馮如,在德國也找到了還未發跡的福克。
福克是第一個把解決機槍與螺旋槳同步的設計師,在一戰當中為德國設計製造出了福克戰鬥機,打下了很多英法飛機,那一時期西方人把福克戰鬥機稱之為福克災難。
華東飛機製造廠雖然相比各國收攏的飛機設計人才來說並不是太多,但自主培養的人才不少,其設計團隊的龐大程度遠超各國,而且江渝還通過作弊方式,在網絡上下載了很多飛機設計知識。
這些知識都是非常先進的,實現其中的任何一個突破,都將使飛機性能提升。
在內燃機技術的突破,及機身技術突破的結合下,江渝提出需要一種載量在500公斤,航程必須達到300公里以上的俯衝轟炸機。
同時還需要一種,航程達到200公里的戰術轟炸機,載量要達到1000公斤。還需要一種航程在500公里,能攜帶500公斤炸的中程轟炸機。一種航程達到500公里的偵察機,
1912年1月,華東飛機製造廠產生了上百份飛機設計圖紙,目前華東飛機製造廠的飛機設計師們,擁有極大的設計空間。
單翼機、雙翼機,單發動機、雙發動機,甚至可以四發動機。
華東飛機製造廠在其中選出了三十種比較可靠的圖紙,並開始根據圖紙製造樣機。
而在坦克的設計上,很快就設計出了第一種坦克,坦克這個詞來源於英語中的水箱,不過由於坦克已經是中國第一個製造出來的了,因此不叫坦克了,而叫戰車。
第一輛坦克誕生於1912年2月初,採用的是拖拉機製造廠的拖拉機底盤,全重12噸,裝備兩挺重機槍,一門56mm坦克炮。
這是一種比較怪異的戰車,儘管這是以一個穿越者的角度去看,因為這種戰車沒有炮塔,但車身前面的擋板卻有角度傾斜,容易使炮命中前方裝甲後打滑,這是一種很先進的設計。
在裝甲方面,達到了30毫米,最大行駛速度為每小時20km(公里),越壕15米,能跨越高05米障礙物,最大行程120公里。
僅以這個數據來說,性能相比早期戰車是非常優越的。
主要還是因為內燃機的突破,同時這輛戰車使用的不是汽油機,而是工作方式粗暴,效率更高的柴油機,缺點就是噪音比較大,還有黑煙冒出。
不過這樣的戰車依舊不能讓江渝滿意,雖然立即讓工廠投入生產,但卻沒有命令工程師們建造生產流水線,不過生產速度也不算慢,因為拖拉機底盤已經有不小的生產能力,每月能生產近一千台拖拉機。
因此如果需要,隨時可以在一個月內,生產出一千輛這種戰車。
這種戰車被江渝命名為『撕裂者1型戰車』,意味撕裂塹壕戰術,江渝暫定的生產數量為兩百輛,並立即組建了戰車營。
第二更到!外門好大的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