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章 教育改變又出新(第二更)
2023-11-02 22:15:58 作者: 農家一鍋出
羽林飛騎帶著李隆基寫的手詔往回跑,告訴宰相們安排。
小傢伙困了,把雞冠洞裡的潭水弄出來,再加熱一下,給小傢伙洗個澡。
他一邊想跟新認識的小姐姐說話,一邊又挺不住,最後無奈地睡著了。
小丫頭倒是精神,洗完澡,穿上暖暖的睡衣,又抱一個聞恬蘭香閣里賣的大布娃娃,嘟囔著跟娃娃說話。
李易干煸了一盤柞蠶蛹,完整狀態下干煸的,撒一點鹽,裡面的內臟都沒拿出來。
干煸之前必須先焯水,蛹是從殼裡新剪出來的,活著。
李隆基、李成器和李易就吃兩盤菜,另一盤是毛豆,大棚中種的。
「易弟,丫頭好,怎麼教?」李隆基問,他嫡皇子還小,要看看教育。
「先學數學,然後物理化學,文學不用,青黛會,一個學醫的人,文學基礎必須高。」
李易早打算好了,回程時就教大弟子數學。
語文不需要,一個能看懂醫書的人,其本身的文學素養就達到一定程度了。
「大哥、三哥,我準備推廣白話文,好學。現在的文章太費勁了,報紙上寫的還不夠白。」
李易想要快速推廣,這個時候他終於知道國家為什麼簡化字體和行文方面的白話化。
「有多白?」李成器從小就學,不清楚應該怎麼改變。
李易微蹙眉頭,看到盤子中的毛豆,說道:「比如毛豆,有好幾種表達方式,我說一下。
第一種是豆未熟,莢食,其上絨,稱毛。
第二種為大豆熟之前,摘取烹煮,有絨毛者,叫毛豆。
第三種則說種的大豆裡面的粒差不多了,趕緊摘下來。因為上面有一點點絨毛,咱們就管它叫毛豆。」
「對,現在紙多了,易弟弄出來好不少造紙的方法,無須寫在絹上,更不用殺青刻簡。」
李隆基一說起此事,好有成就感呢。
以前造紙要求高,草紙、宣紙,現在啥紙都有。
用石頭的東西放到亂七八糟的材料中也能出紙,而且用鉛筆可以寫字,毛筆就是不好的紙容易暈墨。
而報紙的背面和正面,用來寫毛筆字和鉛筆字都行。
如此好的技術,直接在報紙上扔出去,還有其他造紙的方法。
誰願意學都行,不保密。
這對於大唐的知識傳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解決的是基礎層面的問題。
「易弟,若如此,文學豈非不美?」李成器喜歡看詩賦,讀著舒服,帶韻的,朗朗上口。
「慢慢的,百姓會在此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文學素養。」李易對此有信心。
終歸是有人最後會對自己文明的東西學得很好。,
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他那時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有的確實不識字。
等到了八十年代,爆發了,大家都去學。
而後九十年代,學的人少了。
再過一些年,學的人又多了,因為網絡發達了。
但是對偶傳統文學能夠理解的人群的比例還是小,明明有現成的詞彙,他們非要創造詞彙。
比如喜大普奔,本身是把四個成語給強硬地捏合到了一起。
根源在哪呢?李易認為在於外國文化輸入。
比如GDP、CPI等詞彙,這些都是英語的首位字母,包括P2P什麼的。
洋不洋、中不中的。
對外的推崇,對內的否定與改變的想法。
順著這個東西就變成了用漢語拼音首位字母代替的方式。
比如LZSB,輸入法有的會顯示樓主傻逼。
漢字代替呢,就是蘭州燒餅。
包括我去年買了個表,用其首位聲母來說話,覺得自己好厲害。
李易比較反感,因為對於傳統文學人士來說,理解這種拼音網絡語言很簡單,。
但他們更希望的是,這些孩子好好學習中華正統文學,別賣弄那點文字功底,不配!
一個學古典吉他的人,想玩電吉他,幾天就可以了,非常容易。
一個學電吉他的人,突然想改成古典,那麼……從頭學吧。
那麼百姓不需要那麼多的東西,他們可以看報紙,從報紙上了解情況,同時學到知識,足矣。
「大哥,知識的傳播以文字和語言基準,識字的目的絕對不是為了寫詩賦。」
李易笑了,誰規定會寫字和認字就出口成章?
文字和語言本身存在的意義是交流,難道隨便一個剛學習識字的孩子就要說『日照香爐生紫煙』?
李易想著,突然有一種理解和唾棄。
就是李白寫的這個詩,有人覺得自己文採好,把一個正統的東西往黃色方面去引,感覺有意思,好玩兒。
實際上只能說這樣的人太年輕,淺薄,能理解,希望以後別這麼二逼。
否則遭人唾棄,文學素養太幾吧低了,你嗎了逼你怎麼罵人呢?
「呵呵呵呵~~~」李易想著自己用罵人的話罵別人不能罵人,忍不住笑起來。
「易弟因何發笑?」李隆基嚇一跳。
「沒事沒事,其實吧,咱們作為人,最虛偽。但大體方面,尤其是朝廷宣傳,必須是三觀正。」
李隆基已經知道啥叫三觀了,大唐傳揚的就是這個。
對人生觀、價值觀比較透徹,對世界觀有點茫然。
因為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要考慮國家的事情,包括許多哲學方面的研究,他們只想自己能吃飽飯。
「易弟,新的牲畜的人工幫忙的事情之後,包括人工孵化,還有什麼辦法叫百姓生活更好些?」
李隆基問李易,他不會問宰輔這樣的問題,宰輔也不知道。
「產業鏈和深加工才是最正確的發展方向,想要輔助國內,田地與手工業是基礎。
想要在海外貿易上獲得足夠多的資源,比如糧食什麼的,技術為主。
我準備把之前的縫紉機變成能夠刺繡的東西,比起真正的手工刺繡,差很多。
然!比起直接賣掉的其他東西,這個機械製作出來的也行。」
李易閒聊著,又有了新的想法,大唐之外的人,機械刺繡,他們也覺得好。
縫紉機,只要加一點小的零件,就可以弄出來不少好東西。
只要有一個樣板,李家莊子和衣盟賺到錢了,就會帶動地方同產業的商人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