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情懷所處不彷徨(第三更)
2023-11-02 22:15:58 作者: 農家一鍋出
「不入。」李隆基想都不想便拒絕,開什麼玩笑,易弟參加大朝會不就知道我是誰了麼。
「可李易今年作出不少利民之物,其他人特許入朝,唯獨不召李易,這……」
姚崇說除了五品官以上的參加大朝會,還有一些受到特殊褒獎的人也能站在外面尾巴的地方感受皇恩。
別人來,不叫李易來,是不是對外面放出一個暗示,朝廷不喜歡李易,陛下不喜歡。
「朕再單獨賞他,給他一個從七……從五品的散官,姚卿看著給,要文職。」
李隆基有辦法,人不讓來,但給散官,散官沒權,卻能拿俸祿。
給個從五品的官,就算是實職正六品的官員見到了,也得先行下禮,然後再說話。
就跟一些賞賜的『夫人』一樣,人家夫人六品,縣令七品,縣令見了得矮一截。
六品夫人犯法,縣令要請示州府,不能用刑,甚至人家不配合,還不能緝捕。
當然,在長安城宵禁的時候,縣令巡查,發現有人偷摸行事,不管你幾品,只要不是特殊的存在,殺了你都沒問題。
姚崇後悔了,早知道不來問,這就從五品了?散官也是官,實權什麼的,李易想收拾誰,還需要用官職?
「姚相可是覺得品級低了?」王皇后不高興了,給個從五品散官,你姚崇心中不痛快?
「臣知曉,一應賞賜自會送到李易莊上。」姚崇認了。
散官要有衣服、文房四寶、印、文書、領工資的證,當然從五品不用自己領,有人送上門。
從五品的散官也是五品,距離長安城這麼近,李易如果想,他可以來參加初一、十五的大朝會。
就是望朔之朝,望是當月的十五,月亮很圓,朔是初一,看不到月亮。
朔日要是唱什麼天邊新月如鉤,就純粹是扯淡,根本沒有。
算一算就知道了,十五的月亮是半夜十二點到正當空。
提前出來的那就叫上弦月,之後出來的叫下弦月。
月亮圓不圓不重要,李易有了從五品的散官,他提前報備一下,就能參加大朝會。
隔著好幾百米,不拿望遠鏡看不到皇帝的那個位置站著。
別人說話他就聽著,皇帝說話的時候有人傳,能知道說什麼,大臣說話,比如姚崇,就聽不到,沒人傳。
一旦開大朝會,李易申請通過,過來,可以吃一頓飯,皇帝請的,可榮耀了,皇帝請的飯菜,冬天有黃瓜。
李隆基顯然知道李易不會參加大朝會,說不上話,至於吃,還有哪個地方能比得上莊子的食堂?
或許有同樣的五品無實權的官員會為了吃頓黃瓜而參加,站在寒風中。
易弟絕對不幹這等事。
這就放心了,見不到面,又給了好處。
姚崇自是同樣清楚,他偏偏無法阻止,剛才自己說的要給賞賜。
賜個從五品文散官,過分嗎?
要看給誰,給李易,沒毛病。
姚崇承認,自己對那個莊子也有依賴感,哪怕遇到再嚴重的問題,只要想到那個莊子,就能抖擻精神給解決了。
因為越是有最後一道防線越能激發人的冒險精神。
即使作得不對,還能去莊子問問。
永遠都不孤單和恐懼,只因有個地方有個人,能夠隨時解決任何問題。
這樣的人給個五品散官,摸著良心說,行不行?
於是姚崇走了,回去安排,明天一早上表,還不能自己上,得叫別人說,自己在旁支持。
「也不知道叔叔在做什麼,大伯說有個孩子得肺炎了,和朱邪金山一樣,卻更重,才八個月,一定要治好哇!」
沒了姚崇,王皇后恢復了本性,活潑。
她開始為一個沒見過小娃娃擔憂,她肚子裡也有一個。
她一直喜歡孩子,別人家的也喜歡,自己沒有。
現在有了,更喜歡了。
「既然已經送到易弟那裡,還是活著的,想來無事。」
李隆基安慰老婆,這個孩子就是未來的太子,不得不小心。
他不願意承認自己立的皇后不行,等有了孩子,叫別人看看,不是皇后無德,是沒遇到開元盛世。
李隆基最想做的是事情是殺太醫,可是卻不能,太醫拼命了,不行,沒那能耐。
被人記掛的李易此時在拉大提琴。
莊子上的工匠做了不少樂器,鋼琴目前沒做出來。
小提琴和大提琴做出來了,貝大提琴也不行,貝大提琴對琴弦和共鳴箱的要求太高。
貝大提琴不是拉的,是用指頭彈的。
西洋樂器的貝大提琴就是後來的電貝司前身。
現在有大提琴,李易不是很熟練,換成小提琴就舒服多了。
小提琴的音域廣,卻不是適合現在寶寶的情況,音質不夠渾厚。
李易在唱搖籃曲,哄寶寶睡覺。
小傢伙又醒了,繼續拉了吃,然後喝奶後體溫升高,扎著針也不睡,咳嗽吸痰,就在那睜著眼睛看天棚。
偶爾轉頭瞅瞅其他人,不知道在想什麼。
李易想讓他睡覺,睡覺的時候孩子身體新陳代謝最快。
於是拿來大提琴,一邊拉一邊唱:「月~兒~明~~風~兒~靜~~樹~葉兒~遮~窗~欞~~~啊~~~蛐~蛐~兒~~叫~錚~錚~~好~比那琴~弦~聲~~~啊……」
李易唱著很困難,他現在沒變聲,居然了。
所以正常情況下說話是清脆的,給人一種可愛稚嫩感。
換成他以前,口腔共鳴就足夠了。
現在不得不放鬆,然後用胸腔共鳴,肚子使勁,也叫丹田氣支撐。
越放鬆,聲帶震動幅度越寬。
理論上所有的高音人都能唱上去,控制一小截聲帶震動就行,但是低音下不來。
李易堅持著,唱出來的聲音渾厚、自然,實際上可費勁了。
太監和宮女在旁邊聽著、看著,滿眼小星星。
他們很想問一下,要不要簫和胡琴伴奏,他們會。
小傢伙努力地扭著頭,還側個身,定定地看著李易在那裡唱,口水流出來,發出啊啊的聲音,似乎也在唱。
李易服了,你不睡呀?我都困了。
你生病呢,你咋這麼精神?
他把大提琴挪到一邊,換成小提琴,看著小傢伙。
選了一個同樣沒有『發』和『西』的小調歌唱:「從來不曾忘~記~晚霞中的你~~踏過青青草~地~夕陽在心裡~~總是有點傷~心~夢中沒有你……」
這個就空靈了,小提琴起得很高,李易利用自己的童音嗓子唱出了泛音。
這屬於教堂音樂的那種感覺,主要表現在文藝復興時代,凡彌撒,必空靈。
宮女和太監都醉了,居然有這麼好聽的歌。
小傢伙則是『啊,啊,啊啊,嗯!嗯嗯!咯,嗚嚕嗚嚕』。
「呵呵呵呵!」李易笑了,真拿你沒辦法了。
「嘎嘎嘎嘎…….」小傢伙也笑,哪怕還發著燒,看上去卻很開心。
宮女和太監眼睛卻紅了,這一幕太唯美了,一個神醫東主,一個生病的寶寶,在逐漸靠近,心與心的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