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224章第二處洞府之基,普及教育
2023-10-29 14:47:25 作者: 冰原三雅
這絕不是因為小滿和薩蘭珠想玩雪,所以假公濟私。
湖面厚厚的冰層上,笑天和黑熊再次歡快地拉起了冰橇,狂奔中發來嗷嗷如狼的叫聲。
顧恪也覺得這兩條狗子是該活動活動了,不然光吃不動,越長越肥。
身旁的小萍兒只跟著玩了一會兒,就以準備做飯溜了回來。
不過她面前那大筐的蔬菜只有最上一層被動了些,下面的早不知被忘哪兒去了。
本該幹活的手則被顧恪握住,那蔥白似的纖指被包裹摩挲,如臉頰一般泛起淡淡粉色。
而把人家手當串般盤玩的顧恪雙目微閉,琢磨著義務教學的細節。
突然冰面上的兩條狗子急轉彎,冰橇一個甩尾漂移,差點沒翻車。
然後便是小滿的笑罵聲:「阿珠你想狗啃泥了麼?轉那麼快做甚。」
兩條狗子舌頭伸得老長,在風中甩動著,帶出團團白氣,朝湖邊衝來。
快到岸邊時,薩蘭珠歡呼一聲飛起。
小滿哇哇大叫:「哎呀,你又不剎車。」
軟乎乎的奶白血氣一墊,連狗帶橇速度驟減,再被輕輕一彈,平穩地落到岸上。
這邊薩蘭珠卻哈哈大笑,以泰山壓頂之勢砸向顧恪。
顧恪睜眼,抬手在那大優點上一撐一送,薩蘭珠就一屁股坐到了旁邊的木椅上。
沒等他說什麼,薩蘭珠便笑到:「成了,成了哦。」
顧恪:「什麼成了?」
薩蘭珠:「太平寨的洞府之基形成了,等它蛻變完成,就可以再開一個新洞府了。」
顧恪聞言,意識進入系統的3D地形圖上一看,果然在太平寨的位置發現一個微弱卻穩定的光點。
那個由李秀兒親手雕刻的神農像,經歷了漫長的十多年時間,終於開始了關鍵的蛻變。
洞府之基很重要,有了它就有了新洞府。
甚至顧恪他們沒事就投影去太平寨,找大小姐她們聚個餐都不是問題。
當然更重要的是,有大小姐在那裡,乾坤子母袋可溝通內外,太平寨完全可以成為一塊上好的「試驗田」。
碧海城就算了。
涼山寨出來的老寨人忠心足夠,誠心足夠,就是性子和做事都很直。
神農發話,他們一定會照辦,而且是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辦,弄不好把義務教育搞成一場躍進式行動。
在碧海城試驗,結果不具備普遍意義,推廣起來很容易出問題。
反觀太平寨這邊,地處中庭,吸收來的居民中人才更多,底層百姓的平均素質也要高一些。
而且讓大小姐吩咐李秀兒去做,這樣試驗不會受到神農名頭的干擾,結果才有參考價值。
他這邊想著事,旁邊小滿也熱切起來:「咦,那不是可以看到菊琴姐她們了?」
小萍兒也點頭:「不知梅書姐怎麼樣了。」
好吧,看來沒人思念大小姐。顧恪默默同情了下她。
誰讓大小姐身份地位不一般呢。
以往在山谷她有梅蘭竹菊隨時服侍,與小滿和小萍兒談不上多親近。
還是梅書菊琴日常教兩小練武,又比較好說話,相比之下和兩小關係最好。
顧恪笑著點頭,把她抓到身旁,坐在薩蘭珠身上:「閉上眼,我們這就過去看看。」
三女閉眼,下一刻便被他的神念帶著到了太平寨……幾十里外的神農谷中。
沒辦法,洞府之基並非一定是最多人參拜的那個,但必是最合適的那個。
神農谷這個雕像,是李秀兒八歲時花了幾天雕出來的,可以說滿滿的全是感情,唯獨沒有任何技巧。
後來手有力了,靈活了,這雕像已經被拜了很久,顧恪還通過它賜福過李家溝遺孤。
如此情形下,自然不適合再在這雕像上動刀。
但它也不能放到太平寨的神農廟,新來的百姓是不會認可的——神農大人怎麼可能這麼丑。
於是這個腦袋大身子長腿還短的奇行種雕像,就一直放在神農谷中,保留至今。
而神農谷一直是大小姐她們的隱居之地。
顧恪的神念投射過來,剎那間便與某個強盛又熾烈的氣息觸碰在了一塊兒。
正在石桌上飲茶嗑松子的大小姐一驚、一怔,突然將自身氣息收斂回來。
她臉上的表情也從肅殺→狐疑→瞭然,最後隱隱泛起一抹紅暈。
這一切,不過是她在接觸的瞬間感受到了顧恪神念的強大,條件反射般地警惕,卻又立刻察覺到他神念那熟悉的氣息。
因為友人契約的存在,雙方神念與血氣的觸碰並沒有衝突,而是平和地相互滲入。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大小姐戰鬥時血氣就像掄圓了拳頭,捶在對方身上。
而剛才的情形,更像是顧恪突然冒出來,拉著她的手就摸。
二者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猝不及防下,大小姐這才被嚇得飛快收斂血氣,左右掃視了片刻,卻沒發現異常,或者說沒找到某人。
蹙著秀眉,她有些不確定了:「沒人?」
神念中小滿和小萍兒都傳遞出明顯的笑意,對這樣呆呆的大小姐感到了新奇。
顧恪可不敢讓她們一直看熱鬧,或許哪天小滿就會說漏嘴呢。
以大小姐的脾氣性格,怕是要躲起來摳個三室兩廳了。
激活一枚因果錢,將那份義務教育計劃書灌輸給大小姐。
順帶說明剛才是他的神念投射,不能與她交談,這次只是觀察一下太平寨的大致情況。
大小姐接受了灌頂後,原本有些期待的神情散去,悶悶說了聲「知道了」,就鑽進她自己的紫竹車裡,關上了窗戶。
這紫竹車有隔絕窺探的特性。
顧恪的神念倒是能穿透進去,可那肯定瞞不過大小姐,也沒這必要。
薩蘭珠這邊已經忍不住在猜測:「大小姐不會生氣了吧?嘖嘖。」
「要是知道我們也在,她不會揍你吧?」
「看來還是我們最好,不會揍阿顧你的。」
顧恪無語,念頭一動,拉高了視角,升到了神農谷上空,居高臨下地朝數十里外的太平寨看去。
事實上,在本地居民口中此處已不叫太平寨,而是太平城。
城池城牆修好的同時,也意味著防護陣法布置完成,正式成為一個可以提供庇護的大型聚居地。
防護陣法的建造方法來自大小姐,烈陽秘典里記載了不少防護陣法,最高等級的都有——比如烈陽宗使用的那種。
不過太平城還用不到那麼高規格的防護陣法,只是選了個中等檔次的。
一來先期投入沒那麼大,不用耗費太多材料和高級工匠。
二來太平城並非地脈或者水氣匯聚之地,不適合作為長期蘊養洞府之基的地點。
顧恪神念範圍大漲後,順著太平城的西進路線找了一路,勉強發現了一處合適所在。
那裡距離太平城有萬里之遙,位於西荒國與極西高原的交界地帶。
太平城會陸續遷移過去大半人口,再附帶收攏流民村寨,形成一個更大更完善的太平新城。
但眼前這個太平老城也不會廢棄,甚至在很長時間內,它將一直是重要的中轉站和橋頭堡。
將先期試驗放在這裡進行,也挺好的。
小滿看著城中的繁華景象,不由得咂舌:「先前我覺得碧海城建得很快了,沒想到與這太平城一比,差了好多。」
顧恪輕笑:「那是碧海城太偏,南野本身又遠不如中庭繁華,人口物力上就沒法比。」
「而且碧海城只有三個武宗,這裡卻有梅書她們。這兩年她們專門「問候」過周圍的大勢力,嚇得那邊的武宗瑟瑟發抖,誰敢來惹太平城啊。」
沒誰會為幾千里地與一名武尊起衝突,起碼外強中乾的中庭不會。
碧海與太平相比,前者就像拿到的只是一份「委任狀」的山大王,還是四九年才拿到的那種倒霉蛋。
太平城卻是有足夠實力,占一郡之地自治的地方軍閥。
況且太平城的主要發展方向轉向西南,這裡將各種資源人力聚攏起來,再分配去西南沿路建設新城。
這倒算不上挖中庭牆角。
失去了烈陽宗後,中庭對地方的約束力本就消失得差不多了。
太平城只是把別家地方勢力的資源,掏到自家兜里而已。
再說以大小姐的身份,說這天下有她一份,一庭四國都沒辦法否認。
李秀兒弄這一點點地盤,比自家師傅該拿的那份差遠了。
注視著那城中好一陣,顧恪才問到:「這神像需要多久才能建立洞府?」
薩蘭珠早有答案:「按目前的情況,大概要一兩年之內。若是你能讓這裡的誠心者數量質量額外提升,半年也未嘗不可。」
「你是說新春賜福?」顧恪沉吟起來。
薩蘭珠:「當然,這樣最快。」
顧恪不禁搖頭。
倒不是捨不得,他之前大面積賜福時,十人里也未必有一個中獎。
再提高中獎率,也不能提升誠心者的數量和質量,甚至起到反作用。
總是有人覺得「別人都給了,憑什麼不給我」,「給了這麼多人,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之類的。
以太平城目前的人口,十選一也才幾萬人,再篩選出其中比較誠心的人,一萬人頂天。
現在系統里的因果錢和天符通寶大把,花個幾千一萬無所謂。
不過想到即將進行義務教育的試驗,顧恪靈機一動,覺得這次要加大力度,讓這裡幾萬人得到賜福。
義務教育的基礎是什麼?讀書識字。
學習武學和農工文戰四大技藝,讀書識字都是必要的。
想傳播它們,讀書識字也必不可少。
人傳人的效果好,但配上書籍批發,效率才是最高的。
比如顧恪灌頂武學技藝的效果堪稱完美,直接受益的人數才千萬級別。
這還是因為定點出攤時,一次就可囊括一城數萬數十萬居民。
而通過這些人十來年的努力傳播,系統的武學、技藝的間接受益人數早就超過了十億。
全靠顧恪自己出攤,兢兢業業幾十百來年才行。
這麼長時間,大武普通人都生出三五代人了好麼!
其中有多少千里挑一天資者,能靠普及的基礎武學知識成為二輪高手?又有多少萬里挑一者能自行成為第三輪強者?
僅照大武當下的人口來估算,那也是二輪者近億,三輪者數百萬。
真有這麼多二三輪武夫,之前肆虐北漠的詭物群,以及仍在騷擾南野東海的妖物們都不能說是渣滓,只能算灰塵。
大武輕輕一動,它們就沒了。
如果還有虛詭妖皇,乃至更強大的妖詭存在,那在大武數百萬第三輪強者里出幾個武聖,很難麼?
以前缺少極品寶藥,武聖階段的修煉法更是被幾個頂級勢力嚴防死守。
現在,顧恪已經在把這短板一點點補上。
百萬級基數下優中選優,不出十個八個武聖才奇怪。
擁有這種層次的武力,那時妖詭不來找大武人麻煩,大武人也會去找妖詭的麻煩。
以前的妖詭殺了沒好處,大家不積極。
但以後卻必然能從仙山這裡換到各種寶藥、武學。
人類為了利益,自己內訌互砍都是日常戲碼。
那當利益夠大時,妖詭也不過是另類的「象牙」和「犀牛角」而已。
……
這日顧恪的「不告而入」讓大小姐很是「警惕」,當天就讓李秀兒把那醜醜的神像拿去了太平城的神農廟中存放。
當然,這本就是顧恪的意思,神農谷離城幾十里,不便神念投射,查看計劃進度。
可這事大小姐做得很急,仿佛怕他半夜從神農谷里冒出來似的。
之後的日子裡,顧恪通過乾坤袋給太平城發去了幾份計劃書和大量書籍。
顧恪親手所寫的技能書全被大小姐笑納,薩蘭珠製作的那些「列印件」才是太平城的。
大小姐、李秀兒、梅蘭竹菊聚在一起,連續幾天商討,加上顧恪「旁聽」,計劃書針對太平城的具體情況,做了不少細節上的調整。
這些也沒耽擱幾天時間,大武第一次「義務教育」便正式開始。
恰逢年底,正是農民一年最閒的時間,太平城首批「小學生」被挑選出來。
「義務教育」作為李秀兒親自提出的重要事務,一般人家的孩子想成為大武小學生都難。
只有為太平城做出了較大貢獻的人們,以及誠心者家中的小孩,才有這個機會。
感謝華影流逝的500點打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