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115章炒飯,酸菜椒麻魚,落花生
2023-10-29 14:47:25 作者: 冰原三雅
其實所謂粳米、秈米、糯米,只是口感有所區別的稻米,類似水果玉米和糯玉米一般。
它們都是人們從稻穀中一次次針對性地選種,專門培養出來的。
上一世的糯米因為各種原因,逐漸退出了日常主糧行列,成了各種小吃、釀酒、醋的原材料。
但大武這裡妖詭盜匪橫行,武風更盛。
其餘農工商的發展都比較滯後,稻米也還沒培養分化出明確的粳、秈、糯品種。
胭脂稻一出來,顧恪就忍不住了,宣布今天吃「大餐」。
黑乎乎的燻肉拿出來,用火燒皮,以免皮咬不動,再小刀刮掉燒表面的焦黑層。
蔥姜蒜花椒齊上,還扔了一顆新到手的八角,冷水煮上。
主要是涼山寨身處南野大山,周圍沒有產鹽地,鹽比較金貴。
打到的野味醃製時用鹽不多,更多還是靠柏樹枝煙燻,去掉一部分水分。
再掛到灶頭上的房梁,每日自然煙燻,避免腐壞。
野味本身的腥味就比家畜大,鹽少了就更明顯,必須用香料去腥。
八角就是香料中的主料,去腥效果極好,且用量不大。
家裡煮肉,每次一兩顆足夠。
另一邊,蒸好的胭脂米撥鬆散,稍微放涼,再讓柏姐姐用碧海勁小小地來一下,人造版隔夜飯大功告成。
熱油再加蔥姜蒜炒香,炸干變黃後撈出,只留下油,把煮好的燻肉、香菇切丁,青豆米、松茸、竹筍切小片,倒下去爆炒。
炒勻炒香後,再加入尚且微涼的胭脂米,大火顛鍋,將二者快速混勻。
一大鍋胭脂米有二十來斤,在如今的女漢子般的夏嵐手中也輕若無物,顛起來那叫一個揮灑自如。
不過片刻功夫,香噴噴熱騰騰的山珍炒飯就出鍋了。
另一邊的春霜則在顧恪的提醒下,處理著幾條大草魚。
剖開魚肚,去魚鰭、刮鱗、去內臟、掏腮、扣牙,魚背也來上一刀,讓它們能更安詳地躺平,再給魚身上改一字花刀。
沖洗乾淨血水,給它們傷口上撒上充裕的鹽。
蔥姜與麥酒混合搓揉,再將其均勻塗抹在魚身上,醃製一刻鐘,進一步增加魚兒們的安詳程度。
燒熱油,將醃製好的魚兒魚皮那面朝下放進去。
這時不要急著驚動它們,等上片刻,魚皮定型後再輕晃鐵鍋,使魚受熱均勻。
煎好一面,趁魚兒不注意,快速翻面再煎,兩面金黃即可放進鐵盆備用。
魚兒們準備妥當,接下來就是湯汁。
放油,加入鮮青花椒炒變色,再加入蔥姜蒜爆香,倒入麥酒、清水、鹽、酸白菜條,磨成粉的蝦皮頂替味精提鮮。
湯汁燒開後,澆在鐵盆里里的魚兒們身上,讓它們完成最後的升華。
撒上油酥豆子和蔥花,一盆盆酸菜椒麻魚就做好了。
早已等著開飯的眾女一哄而上,將這些香噴噴的魚兒端上了桌。
另一邊還有人開始從恆溫大缸里取出山珍炒飯,給每個人都添上一大碗。
顧恪看了看眾女,發現小滿口邊已經不爭氣地留下了眼淚,其餘人喉頭鼻尖也在微動。
他笑了笑,端起面前的大碗炒飯:「好了,大家開飯。」
隨著他扒下第一口飯,小茅屋裡碗筷碰撞聲頓時密集起來,其間還有小滿含糊地叫好聲。
顧恪卻也顧不上去看別人吃飯的場景。
炒飯入口,他口中頓時流出感動的眼淚來。
多久了,多久沒有吃到這熟悉的味道了。
顆粒分明的炒飯,混合著油脂香氣,讓他想起了讀書時學校旁邊的炒飯小館子。
從最經典的揚州炒飯、回鍋肉炒飯、鹽煎肉炒飯,再到臘肉、香腸炒飯、泡椒雞雜炒飯,還有諸如土豆肉絲,木耳肉片、宮保雞丁炒飯等等,應有盡有。
嗯,當然,很多炒飯的味兒都不正,比如揚州炒飯就偷工減料。
不過那小館子的炒飯大多在五塊上下,便宜的四塊,貴的六塊,價格極為親民。
怕不夠吃還能點大份,貴上一塊錢,多加一大坨飯。
配料?那當然不可能多加。
再附送一碗菜湯、一小碟泡菜,足夠一般飯量的人吃飽。
想到這裡,顧恪不由得伸出筷子,在面前的那小碟酸菜上夾起一點,放入口中。
切碎的酸菜釋放出酸味,中和掉了炒飯中的油氣,相當開胃。
這才是生活啊。他心中感嘆一聲,這才看向桌上。
吃飯一事,小滿不弱於人。
就顧恪吃這一口炒飯,一口酸菜的工夫,她已經幹掉了三分之一碗炒飯,順便還把鐵盆里酸菜椒麻魚也戳走了一大塊。
此刻她雙頰鼓鼓,還不時低頭,朝桌上吐著魚刺。
有這個榜樣在,其他人都仿佛被打開了封印般,筷子不斷在炒飯和魚身上飛舞。
連秦大小姐和柏素清都忙得很。
不過她們畢竟是武宗,吃起魚來可比小滿優雅。
血氣一裹,就把細小魚刺帶出魚肉,再放進嘴裡咀嚼,真實的進食速度比小滿還要快上不少。
顧恪見狀,心滿意足:看來自己從記憶里拼湊的酸菜椒麻魚還不算難吃。
伸出筷子,夾下一塊魚肉,還在湯汁里裹了下才送入口中。
借著剔出魚刺的時間,他仔細品味了下。
魚肉略有些老,但純天然河魚的香氣還不錯。
新鮮的青花椒比起一般乾花椒,顯得更「生」,麻味更加清香鮮明,魚腥味也被壓製得不那麼明顯。
加之酸菜輔佐,吃起來滑爽可口。
炒飯里的鹽特意少放了些,配上略鹹的椒麻魚湯汁,一口氣就能幹下一大碗。
很快眾人就把第一碗飯和魚魚們消滅得差不多了。
小滿還想找勺子,直接魚湯泡炒飯,再來一碗,被顧恪阻止了:「別急,後面還有菜呢,別光塞一肚子炒飯。」
幾個小石盆拿上桌,放進些紅紅的木炭,再把沒了魚魚的鐵盆放上去。
然後一個個笸籃也被放到了眾人旁邊的多層紫竹置物架上,裡面分門別類放著新鮮香菇、竹筍、豆芽、白菜、青菜、土豆片、芹菜、薺菜、豆腐、腐竹。
一起被拿上來的還有豆漿、桃子、赤柰、梨子、橘子榨的果汁。
將各種蔬菜倒進漸漸翻滾的魚湯里,顧恪給自己倒了杯桃子汁:「大家慢慢吃,不用著急,這蔬菜煮出來的味道也不比魚肉差的。」
眾女紛紛笑著點頭。
味道只是一方面,關鍵是蔬菜吃著不像炒飯那般容易飽腹,又可以多吃一點了。
而且今天是大餐,按顧恪開大餐的慣例,下午不會安排雜務。
也就是說,她們可以在這裡吃上很久,直到吃不下去為止。
正是雪沫乳花浮午盞,偷得浮生半日閒。
……
數日後,花生也成熟了。
花生也名落花生,顧恪從小吃到大,卻從沒想過這兩個名字是如何來的。
這次天天看著它們長大,他才發現花生並不是自己以為的那樣,從根莖結出來的果實。
具體過程,落花生這個名字更為形象。
當它開花後,花枝會朝下垂落到地,插入泥土,最後長成果實。
所以花生不光是「花」所生成,還是「落花」而生,名字就很清楚地說明了這個過程。
這花生也比胭脂稻稍晚一些,十五天才成熟,系統說明里品種變成了白玉花生,品質為低劣。
其殼偏白,花生衣色澤紫紅,每個莢果內大多有三四個種子。
剝開花生衣,花生仁瑩白飽滿,正應了那句「麻屋子紅帳子,裡面住了白胖子」的童謠,一看就很好吃的樣子。
收花生對普通農人是個辛苦的活計,需要先從地里拔出來,讓它們稍微晾乾,方便取下一串串的花生。
常見的取法有摔花生,這與摔打稻穀麥稈有些相似。
顧恪自然不會如此麻煩,直接用給小麥脫粒的滾筒上。
反正都是將果實從植株上扯下來,滾筒上的竹條也足夠結實,那便夠了。
他還讓秦大小姐幫忙,先人肉烘乾了一小批花生,一部分帶殼水煮,一部分炒熟。
到中午時,大部分花生還在屋外自然晾曬,等著稍後入庫。
鹽水花生和炒花生,作為休息時的小點心就送上了桌。
花生這東西眾女大多都不陌生,除了窮鄉僻壤出來的兩小,以往在家裡都吃過。
說說笑笑拿起剝殼,放進口中。
炒花生是永不過時的經典,只靠自身的干香與油香,就顯得濃郁厚重。
像顧恪小時候從來都是先吃瓜子,再吃花生,否則會覺得瓜子味兒都壓得沒了。
鹽水花生是上一世燒烤攤的常客,與鹽水毛豆的組合,類似炒瓜子花生一般。
說是鹽水其實是五香口味,煮時水裡除了放鹽,還可以放姜、八角、花椒、桂皮、香葉、糖、料酒。
五香味的層次豐富,全容納於綿軟的花生仁內,吃起不似炒花生那般口乾舌燥,一口氣能擼下一大盤。
這還只是花生最普通的吃法。
沒兩天,在吃貨滿的「督促」下,顧恪和春夏兩女就做出了餅乾。
加工坊里出產過低筋麵粉,與花生油、花生碎、糖、鹽混合,再送進恆溫烤爐里小火烤熟,出來就是最簡單的花生小餅乾。
有了這東西,小滿連吃飯都會留著點力了。
沒辦法,小餅乾可是紫麥麵粉做出來的,超級管飽。
飯吃多了還怎麼吃著香甜可口的小零食。
在此之後,她隨身就帶著一個小布袋,裡面不是裝著炒花生就是小餅乾。
忙碌之後,就拿出來和小萍兒分享,兩小蹲在田間地頭,美滋滋地吃上一點,滿足感不要太強。
其餘眾女沒那麼誇張,但即便秦大小姐那邊也常備了炒花生和小餅乾。
每天上午練武幹活,中午吃飯。
下午在臥房和書房休憩時,四周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屋內輕聲細語,閒聊漫談,桌上花生小餅乾,一壺紫葉茶,儘是一片安寧祥和。
……
如此忙忙碌碌間到得十二月,凜冬已至,漫天大雪落下,再次覆蓋了玉龍山谷。
正是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今年穀內草木瘋長,分外繁盛。
即便大雪漫漫,處處深綠枝葉仍然不曾離去,給寂寥的山谷點綴上點點沉靜生機。
此刻它們傲視風雪,到得來年又會早早復甦,不屈而頑強。
玉龍峰上的情形遠勝去年此時。
用技能書補上了識文斷字和武學基礎的短板,春夏秋冬皆已晉升第二輪。
雖只是四轉,但實力比第一輪不可同日而語。
小滿穩中有升,已到五轉。
小萍兒體質與葵花真經極為契合不說,仙田裡的那株鬼臉葵花用了半年時間,終於開花結果。
這東西只能極陰體質服用,修煉葵花真經的人吃下,更有凝練葵花血氣的功效。
反倒其它人吃了,很容易陰陽失衡,有損無益。
食用此葵花籽,小萍兒竟趕在年底前邁入六轉,速度令人瞠目結舌。
梅蘭竹菊略有提升,還在五六轉間。
眾女的實力提升,對比她們享受到的異種糧食和建築特性加持,確實有些慢了。
不過這也是秦柏二人的一致意見。
玉龍山谷與世隔絕,短時間內又無法離開,祖陵殿詭物也不再冒頭。
即便真有詭物出來,也有她們兩個武宗頂著。
眾女沒必要急功近利,趕著晉升。
反覆錘鍊根基,為開啟第三輪鋪好道路最佳。
如此一來,眾女晉升速度慢了下來,體內脈輪和血氣卻打磨得圓融醇厚。
放到外界,也就大宗派大勢力的核心弟子有條件做到這點。
秦柏兩人如此要求眾女,自己同樣穩紮穩打,一點點提升著實力,絕不貪功冒進,留下隱患。
她們年齡不過十多二十來歲,已成就武宗,未來起碼有一百多年的壽數,完全沒必要著急。
第三輪本我輪與大光明輪、不動輪有所區別,僅有唯一的血海竅,位於臍下小腹處。
血海竅一旦開啟,容量極大,超過前面任意一輪血竅的總和。
而且它在統御、煉化、精純血氣等方面的效率,要遠超前兩輪。
本我輪為主,大光明輪、不動輪為基,三輪血氣交互不斷,修煉效果不是1+1+1=3,而是翻了數倍,最少從10起步。
感謝若當來世今何在的1500點打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