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六月暑
2023-10-29 04:14:26 作者: 江湖有爺
六月酷暑難耐,梁思堯基本每天都待在魔瓜屋下納涼。
沒事就研習《清虛無地生蓮說華經》。
大黑馬也非常怕熱,在它自已黑將軍山的水簾洞府內躺著不肯出來。
不一會王瑤瑤盛了碗綠豆湯過來,說是作坊區食堂剛熬出來的,拿過來給梁思堯消暑。
當然這話就是開個玩笑了。
修士的體質不至於熱到中暑那個地步。
最近銷售團隊的訂單陸陸續續用各地萬寶商行的渠道傳了回來。
梁思堯看了一下,清風葉佩飾的銷售非常好,但清風葉家件的銷售就非常不理想了,總共也沒有推出去幾台。
梁思堯自己也好好反思了一下,發現目前還是先暫停清風葉家件的生產好。
於是生產家件的員工合併入佩飾車間,加班加點完成訂單。
梁思堯看了看王瑤瑤統計過來的財務數據。
這次一共鋪出去了大概二十萬多點的靈符錢產品,換算成貢獻點就是一萬點貢獻點左右。
當然這一萬點貢獻點只是毛利潤,成本,工資,損,以及肯定有人會賴帳的,這些都算入必要成本內。
這樣子一算純利至少打個五折左右,不過梁思堯對這個利潤是非常滿意的。
五折純利的大宗生意,已經非常有賺頭了好嘛。
吳二最近是忙的焦頭爛額,就是剛剛進入鍊氣後期的修為,都感覺最近有些疲累。
訂單如雪花一般砸過來,生產出來的東西都需要吳二負責運輸出去。
這一趟趟,可見路程之辛苦。
梁思堯起初也沒有想到,直到王峰來提了一下吳二那邊擔子有些重了。
梁思堯想了想,當天去馳馬界捉了一百匹馬,再成立五組二十匹馬拉著的大型馬車隊。
並且又向馬執事訂購了十頭牛頭獸。以一百多傀儡兵甲。
讓吳二貨先慢著運,重新整編一下馬車隊,完善好了再出發。
吳二在青蕪界凡人國度當過將軍,組織管理能力自是不差
當天從馬場二百多匹馬內,挑出老老幼幼,挑了整一百四十頭馬匹,成立了七組二十匹馬拉運的大型馬車隊。
每組配一至二名不等的牛頭獸,十五至三十具傀儡兵甲。
牛頭獸在馬車隊內可以負責裝卸一些重型貨品,傀儡兵甲自然就是負責警戒,守衛以及做一些雜事的任務。
梁思堯看了看魔瓜屋騎乘著火烈鷹的三寸黃毛們,發現魔瓜屋的守衛兵力有些過剩。
劃了二十個被梁思堯自己命名為火鷹空騎的火烈鷹與三寸黃毛的組合給吳二,讓他看著安排進馬隊。
用來負責通訊,警戒,這些火鷹空騎的作用顯然比傀儡兵甲來的有用。
一切安排妥當,馬場的運輸隊開始運貨交單。
梁思堯看著遠去的運貨隊的背影,琢磨了一下,看看什麼時候能搞一套道兵培養的方法來。
馬場的發展,其實還是制約著的人手的,如果能自己培養批獸道兵出來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實際上獸道兵這個東西對御獸宗修士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
後期的開界招荒主力肯定不是御獸宗御使御獸往前沖。
那不叫開界拓荒,那叫上去送人頭。
這個時候獸道兵就是大規模消耗的主要力量。
不過每一具獸道兵的煉製都非常吃錢,沒有足夠的財力支撐根本煉不起。
梁思堯現在只是有這個想法,謀劃著名後期肯定是要把獸道兵搞出來的。
吳二出去辦事了,馬廄暫時沒人看顧,這幾天梁思堯就自己過來照看一下。
看著十六匹入品小馬駒,梁思堯心情也是大好,用不了多久湊齊二十匹入品小馬駒。
思瑤馬場的靈馬隊就可以組建起來了。
不過要真正派上用場,估計還是要等些年月的。
這些入品小馬駒畢竟需要時間來慢慢長大。
馬廄內其實沒有什麼太多事,這些事情梁思堯是駕輕就熟,畢竟幹了十幾年的活了。
剩下一些的馬多是有些老弱或在平時受過傷的馬匹,梁思堯也非常耐心一一給它們打理的乾乾淨淨。
三十七府的規矩,對於馬匹來說總是有優待的,其他府也是一樣對各自同參獸來源的主要生靈族群都是優待有加。
馬廄這邊的事情處理完之後,梁思堯去了黑將軍山拉著大黑馬這個憊懶貨出來訓練。
大黑馬不情不願吐著個大舌頭無精打采的跟在梁思堯後面來到訓練場上。
不過大黑馬現在比以前要識趣多了會看臉色,看到梁思堯神色鄭重,也不敢耍性子老老實實配合梁思堯訓練。
至夜梁思堯才放了大黑馬讓它自己回去,大黑馬離了梁思堯後也沒有回黑將軍山自家水簾洞府內。
而是去了作坊區食堂去蹭吃蹭喝,吃飽以後挺著個圓溜溜的肚子去敲桃娘福地的門。
又進到裡間向桃女們討酒後,對於大黑馬桃女自然是要給面子的。
整個桃娘福地可以說都是感激大黑馬的,它來討酒自然是好酒管飽招待。
梁思堯晚上沒有回四合院去休息,而是在馬廄旁的一間值班屋子裡休息。
現在有空閒梁思堯就拿著《清虛無地生蓮說華經》研習溫讀。
梁思堯參悟此經到現在,有些晦澀難懂的地方也已經有了些眉目。
梁思堯現在也是懷念以前在蝶谷澗收錄處有教習日日教導,有問題可以隨時請教的日子。
不過有句話叫做,師傅請進門,修行靠個人,出了收錄處成為御獸宗的出役弟子後。
御獸宗基本不會再安排教習教導,能走多遠全憑自己,畢竟修行是非常自已的。
大道萬千可不是統一教導統一複製就可以在大道之行上前行的。
事實上能在大道之行上走遠的人無一不是對道有著自己獨特理解的人。
就是平時府里統一組織的授大課,那些請過來的總山長老,講的也不是教你在行道之途上如何的注意。
而是講一些個人對於道的感悟方面的,具體的東西人家也不會提,有些東西就是這樣悟了就悟了,沒有悟那就是道行不夠繼續努力。
畢竟道家講的是隨性隨緣隨道。
行道之途上的坎,需要行道之人自己去經歷,自己去體悟,這樣子才是最深刻的。
沒有一個修道之人會對另一個人的行道之途指手劃腳,一切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