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本大人也有師門了
2023-10-23 16:00:45 作者: 石三
財富主宰四位一時間難以決斷,不知道建造之神究竟立下了什麼樣的大功勞,竟讓神主冕下直接賜恩,將其拔擢成為中位神明!祂們始終懷疑這是冕下的計策,建造之神這種貨色,能做出什麼攻擊?為的就是讓小神明們主動投效冕下。
幾個小神明還在等待四位大神的決定,可是萬神天宮中其他的低位神明,已經等不及了,立刻便有許多光明正大的行至真水神主殿前,叩拜高呼,願意為冕下效力。
祂們都有一個想法:連建造之神這種廢物都可以成為中位神明,我為什麼不行?
便是有神猜測這是神主的計謀,也覺得此乃陽謀,而我們願意中計!所有神都明白:真水神主現在最不缺的便是信仰念力。而祂們最缺的恰恰是這種東西。既然如此為何大家不能一拍即合?
難道還能指望曾經那幾位神主,能夠從寂滅之中歸來?
孫大人啟用建造之神,本也有這方面的謀算。前番以雷霆手段直接斬殺了流風之主,暫時鎮壓了諸神的小心思。但一味的高壓並不可取,第二步便是以利誘之,分化瓦解,打擊一部分、收服一部分,最終為我所用。
這個人選未必一定是建造之神,只不過長春仙域的事情,正好用到了祂。如果是別的事情,可能就選擇別的低位神明了。而建造之神雖然不受重視,但本身實力過硬,把握住了這次機會。
二老爺在神殿中接受了諸位神明的效忠,孫大人在長春仙域中,檢查著這一條虛空走廊。
萬神天宮中,四位大神很快就發現自己沒機會了。那些投效的低位神明,已經把真水神主身邊的位置占完了。
祂們之前選中的那幾個小神明,便是立刻撲上去抱大腿,也沒有地方了。幾個小神明不敢抱怨,心中卻不免有些意見:如果不是因為我們聽從了四位的命令,現在神主冕下身邊,也有我們一席之地吧?未來大概率可以晉位中位神明。
而現在,指望四位大神?祂們自己的信仰念力尚且不足,哪裡能顧得上我們……
長春仙域中,孫大人面對虛空走廊滿意頷首。建造之神的神權不但已經延伸到了虛空構建的範圍,而且研究得非常透徹,果然是一個寶藏男孩。
這條虛空走廊架設的十分牢固,而且做了極為高明的隱蔽防護。走廊並不直接和相鄰的仙域關聯,而是做出了一個類似「虛空拱橋」的結構,跨過了附近的仙域,和較遠處的一座「三環仙域」隱秘相連。
在三環仙域內,出口設立在一片風暴汪洋之中,等閒不會被發現。
三環仙域的存在等級略低於長春仙域,卻也有著仙氣輸入。而且這是一座特殊的仙域,不屬於某一位仙尊,而是整個仙族共用的。
這樣的飄萍仙域還有幾座,乃是仙裔的歷練場所。所謂仙裔便是仙人們的後代。上界的仙人們飛升之前有的已有道侶有的沒有,有道侶的想方設法把自己的道侶帶上來,沒有的也可能會就地結合。
真乙仙這種老光棍……乃是個例。
祂們誕下的後人,出生便身負仙資,按部就班的修煉不需要歷劫,早晚也能成為仙人。而且這個時間肯定比下界修士短得多。
為了給這些仙裔增加閱歷和經驗,便設立了這些特殊的飄萍仙域。仙裔們在其中力量,可以保證絕對的安全。
這是整個仙族的「福利」,所以仙尊們為了聚攏手下人心,也會大方的向其中撥派資源、注入仙氣。
這種地方,仙將們巡視的頻率極高,甚至連仙王也會偶爾進入其中。開發的十分完備,那些地方可以去、那些地方一定要避開,仙裔們出發之前,家中長輩都已經提前告知。
聽起來似乎在這裡建設虛空走廊並不明智,容易暴露;但建造之神選擇出口位置所在的那一片風暴汪洋,恰恰是所有仙人都會告知自己的後代不要涉足的兇險地方。
仙族對這些仙域的認知,已經形成了一種固定思維,便是仙將、仙王們進來巡視,也不會去那些地方。反倒是十分安全。
只不過這裡的風暴暗藏凶機,孫大人三位想要從其中走出去也不容易。
孫大人檢查過了虛空走廊之後,便返回下界,將情況告知了大教主和秦王,又激將一句:「那一片風暴汪洋,在三環仙域中,被稱為【落仙潮】,便是真仙稍有不慎也會隕落。兩位如果不願意冒險,本大人能夠理解。」
秦王鄙視他:「手段太拙劣。況且你不會是打算真身進入吧?」
秦王從白虎神獸那裡討要了一門《等身欺天秘法》,拆下了一根自己的肋骨,塑造了一句「等身」。
這法門有多種用途,秦王原本使用在「大隱境」的。施展【能力】之後,天劫會被這具「等身」引走,無損本尊。
但他在西嶺很早就無敵了,第八大境壓根沒機會出手,這具等身一直留到了現在。
而「等身」還有另外一個妙用就是,等身所修煉的一切、所經歷的一切,都可以完全收回本尊。並且收回之後,重新化為原本身軀的一部分,不會造成自我認知的分裂。
修行界關於「身外化身」的法門有很多,孫大人之前也使用過。甚至某些門派有「身化萬億」的說法。但除非到了帝尊那個級別,否則身化萬億這一類的法門,會有一個極大的弊端,便是身外化身的數量過多後,每一個化身單獨的經歷,往往會形成獨立的人格。收回本體後,本尊如果不能占據絕對優勢,無法消化這些自我衍生出來的意志,可能會形成自我認知分裂,變成可怕的心魔。
當然,分身數量不多,這些就不成問題。
而大教主也從朱雀神獸那裡,討來了一根火羽,和自身的秀髮、精血混合,塑造了一尊特殊的替身。朱雀神獸這秘法,名叫《千鳥道身訣》。實際上是取了巧,這具「千鳥道身」最終會被朱雀神獸吸收,一切收穫通過朱雀轉手,渡給大教主。
孫大人當然也不會親身進入三環仙域,他以靈種為根基,注入了自己的一絲意識,然後……好說歹說從二弟身上拔了一枚鱗片!塑造了一具分身。
二弟當初脖子下面一枚鱗片成神,弄得它無比厭煩都因為怕疼不敢拔掉,結果這次被坑貨大哥直接拔了一枚,二弟為了譴責大哥、表現自己的可憐、騙取補償……硬生生的擠出了兩滴眼淚!
然後這兩滴眼淚就被大哥接走,融入了分身中。
小泥鰍:!!!
這導致大哥這段時間,對二弟一直有些心虛。二弟整天氣鼓鼓的,看到大哥進來真水小天地,就擰過身去,把寬厚的大背亮給他。
結果秦王和大教主把自己的分身一亮,大哥就找到了藉口:「說起來好像你做出了多大的犧牲,我這具分身好像本質最佳。可是呢,人家兩位都能輕鬆把分身收回本尊,大哥我卻不行,還要擔心萬一分身太強,自我人質分裂的問題——這都是因為你無能,沒辦法給我相應的功法,你呀你,連兩隻四象神獸都不如!」
小泥鰍被大哥一頓訓,都懵了!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你有種再說一遍?
三具分身先進入長春仙域,然後通過虛空走廊來到了三環仙域。到了這裡,大家拱手別過,各自選了一個方向離開。
三人約好:每隔三個月,互相通一次消息,彼此說一下收穫。
……
幾天之後,三環仙域中龍象古國的一片海灘上,一具上半身赤裸的「屍體」被海浪衝上了岸。
有幾個趕海的老百姓,遠遠看到屍體後,嚇得一聲尖叫轉身就跑,時間不長領來了幾個膀大腰圓、滿臉絡腮鬍子的捕快。
當孫大人被幾個粗壯的捕快抬起來的時候,只能暗中嘆息一聲,幽幽睜開眼來。
要是再不活過來,幾個捕快沒準就要把他抱在懷裡搖晃了。
孫大人很鬱悶,不應該是一位海邊玩耍的美貌女子發現了自己,自己在她懷中醒來,然後表示自己遭遇海難失憶,後續發展出各種浪漫又裝逼的情節嗎?
絡腮鬍子大漢的懷抱,這是什麼鬼畜劇本?
而醒來之後的劇本也不對啊,孫大人被捕快們帶回了縣衙,暫時看押起來。不是關押,卻限制了他的行動。不管孫大人怎麼解釋:「我不是壞人,我只是遭遇了海難,可能撞到了腦袋,暫時想不起自己的來歷了……」
可是捕快們很嚴肅地告訴孫大人:「我們龍象古國,是個法治國家。沒有路引寸步難行。你老老實實待著,等縣尊大人發出公文,找出你的身份,如果沒有問題,我們自然會放你走。」
孫大人喊住捕頭大人:「我隱隱約約記得,自己乃是乘船來拜師的,這附近可有什麼大的宗門?」
孫大人原本的計劃是拜入大宗門,逐漸嶄露頭角,然後一步步接近一些仙裔,進而刺探仙界的情報。
甚至於……直接從三環仙域成仙,進入某座仙國。
飄萍仙域不同於下界,生靈中有修行強者,只要被仙人看重,就可以直接提拔到上界。在八荒世界天軌逆變之前,這樣成仙的數量極少。因為這一類的人沒有經歷過天劫,上界會認為實力不足,前途有限。除非是有大能力大貢獻,才會降下這樣的恩賜。
那個時候仙族不但要防備反界,還和神族明爭暗鬥,誰都不願意身邊多一個豬隊友。
但是天軌逆變之後,仙族一家獨大,對於這種恩賞的限制就放寬了。比如三環仙域這一類的仙域,經常會有仙裔回歸上界之後,走關係活動一下,便將此界的情人、好友甚至是狗腿子帶上去。
捕頭想了想,回道:「你說的可能是七百里外天化山上的青牛道宮,他們是我龍象古國四大道門之一,每隔十年才會開山門收徒一次,這次開山門在半個月之後。不過……」
捕頭上下打量了一下孫大人,眼中露出幾分不屑之色:「想要拜入青牛道宮的人多如牛毛,便是本縣每次都會有數百年輕修子趕去,但是百多年了,一個也沒選中。他們對於天資的要求極高,而且鐵面無私,想要入門不容易的。」
你這等貨色,就不要妄想天開啦。
就它了!孫大人選定了青牛道宮,以自己這具分身的天子,老二打底,通過考核拜入山門還不是輕而易舉?
這縣衙的看押也困不住孫大人,可是孫大人也弄明白了,龍象古國的確法度森嚴,去青牛道宮拜師,也要路引和身份憑證。於是只能耐心的先住下來再想辦法。
捕頭說縣尊大人會發文求證孫大人的身份,可是這一等就是十多天,沒有一點動靜。孫大人也不是乾等著,十多天便把龍象古國所謂的「法度」摸了個一清二楚。
於是這一夜悄然潛行出了縣衙,在城裡尋了一家為富不仁的,借來了三百龍象金錢。第二天便不留痕跡的贈送給捕頭大人十枚。
龍象古國的法度有著明確的標準,捕頭大人這個級別的標準,便是十枚龍象金錢!
好在絡腮鬍子膀大腰圓的捕頭大人,是個講信譽的,收了錢就辦事。居中牽線給孫大人介紹了縣衙里的戶房文吏——戶房文吏的法度標準是十二枚龍象金錢,孫大人給了錢,戶房文吏只用了半天時間,便為他辦理好了一整套的身份證明!
孫大人便落戶在了這「海崖縣」城東的一戶人家,這戶人家剛剛死絕,文吏把筆一揮,孫大人變成了姓張名大毛的家族唯一倖存者。
也繼承了張家在城東的一處破舊茅草屋。
然後,孫大人置辦了幾身衣裳,帶著同樣是文吏開具的路引,急匆匆的上路,趕往七百里之外的天化山。
縣裡前去拜師的人們早就出發了,幾百人組成了幾個大隊伍,每支隊伍百多人,僱傭了馬車,七百里的路途要走十幾天呢。
孫大人不敢顯露修為,便買了馬匹縱馬馳騁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