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2023-09-04 08:03:19 作者: 陳年烈酒
    但這回偽裝的不錯,至少將書拿正了。

    裴君慎邊走邊掩下心中揶揄,待走到床頭邊便才開口:「娘子,你可否將宮宴那日,皇后遇襲之時的情形告訴我?」

    崔英聞言假模假樣地放下書冊,抬眸眨了眨眼:「夫君為何突然問起此事?」

    明明都讓她聽到了並未瞞著她,她卻還假意不知。

    裴君慎無奈撩袍坐下,只得又向崔英簡述一遍白蘇於獄中自盡一事。

    但並未特意提裴淳最後說的那件事。

    崔英聽罷笑意微斂,不由暗戳戳地瞥他一眼,然後才開口道:「我看到的,應該與皇后娘娘身邊那兩個宮女看到的差不多。」

    「那宮女白蘇我是第一次見,一開始瞧著她做事妥帖、周全,覺得她不愧是貼身伺候皇后娘娘的人。」

    邊說,她邊望著某處虛空的點,回憶道:「席間也沒發覺她有什麼異常,為皇后娘娘做事時很是細心……」

    說到這兒,崔英看向裴君慎:「說句實話,其實我不太明白她為何會突然行刺皇后娘娘,在她拿出那柄匕首之前,我沒有發現任何徵兆。」

    如果早點發現,她就不會那般被動,更不至於險些弄丟自己的命。

    裴君慎聞言長睫低垂,坐在床頭沉思片刻後問:「她與壽安之間……娘子可有注意到什麼?」

    壽安?崔英疑惑凝眉,好一會兒才搖了搖頭:「沒有,她在長宣殿中沒有接近過長公主,長公主亦不曾注意過她。」

    不過聽裴君慎問起此事,倒是讓她想起當日在殿中發生的另一件事。

    於是回答完問題,崔英便接著道:「夫君,我有一個不情之請,宮宴那日,有個因誤食魚油點心而暈倒的小姑娘,你與她的父親劉大人可相熟?」

    裴君慎記得那個小姑娘:「不算相熟,只打過幾回交道。」

    「她的父親乃是長安縣衙的主簿劉五誠,去年那樁少女失蹤案,便是他在整理卷宗時最先發現不對之處,這才撰寫案折上呈了刑部與大理寺。」

    此人做事認真心細,擅於發現一些細枝末節的線索,是個可用之材。

    因此當初那樁少女失蹤案後,裴君慎便向李玄貞提過可找機會將此人外放歷練。

    只是當時一隻沒有合適的空缺,李玄貞便暫且擱下了此事。

    不想這一等,竟等到長安縣令意外死于歸義坊家中。

    李玄貞便下令命劉五誠暫代長安縣令之職。

    數月下來,李玄貞對其表現還算滿意,再加上其女在宮中意外遇難,哪怕最後萬幸無事,卻還是推波助瀾,讓李玄貞擬下了擢升劉五誠為長安縣令的諭旨文書。

    只待過了上元節開朝,便讓莫公公往長安縣衙走一遭。

    裴君慎料到自家娘子因劉大人的女兒無辜受牽連之事感到愧疚,便將此事提前透露給了她。

    又安撫道:「初一那日,劉大人曾攜妻來府中拜過年,說要像娘子道謝,只不過那日娘子精神不濟,我便沒讓他們進來看娘子。」

    崔英倒是不知此事,聞言心神微轉,旋即便挪挪身子,又輕輕扯了扯裴君慎衣袖,示意他上榻。

    裴君慎從善如流。

    待他倚著床頭坐好,崔英才摟住他的手臂,靠在他肩膀上道:「既如此,那我便直說了。」

    「其實當日在長宣殿,劉大人家的小姑娘暈倒之後,我無意間竟瞧見了壽安長公主面色不虞的模樣,好像還吩咐了侍女什麼。」

    「夫君,你覺得此事……要不要給劉大人他們一家提個醒?」

    果然娘子一對他好便是有事要吩咐他,裴君慎哭笑不得,腦袋卻誠懇地點了點:「好,我會找機會與劉大人見一面。」

    崔英轉頭看他:「夫君打算什麼時候去?此事不宜太晚吧?」

    裴君慎:「娘子莫憂心,宮宴當晚聖上便撤了壽安長公主的封號,又罰其閉府思過三月,如今公主府外前前後後圍了近百名金吾衛,不管是她、還是她府上的人,都出不了公主府大門。」

    崔英聞言一驚,杏眸大大地眨了眨:「如此重要的事,你怎麼不早些告訴我?」

    她方才一聲又一聲喊了那麼多次長公主,這廝竟都不提醒她,很難相信他不是故意的。

    這般想著,崔英氣哼一聲,瞬間離開他的肩膀、鬆開他的手臂。

    裴君慎:「……」

    沒見過這麼快就過河拆橋的。

    不過他沒說什麼,只關切道:「娘子小心些,莫要扯痛傷口。」

    哼,顧左右而言他,就會這些招術對付她。

    崔英腹誹,沒說話,而是又一次拿起《案獄刑律》翻閱。

    片刻後,她疑惑開口:「夫君,這裡頭寫得是朝廷律法嗎?還是你自己寫來解悶之用?」

    裴君慎聞言神色訝異故意,打趣道:「娘子……竟真是在看了此書?」

    崔英抬眸瞪他一眼:「夫君什麼意思?難道此書我看不得?」

    裴君慎忍笑,忙點點頭道:「怎會?娘子自然看得。」

    話落又詳細解釋道:「此書編纂由□□元年始,至天后十年終,共計二十七卷,前後凝聚數十位先公心血。」

    「為夫不敢妄居此功,娘子看得這般是我初入大理寺時的謄抄冊,乃是第一卷 。」

    正因為是第一卷 ,上頭才沒寫卷名,如此便叫崔英誤會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