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韓國之行
2023-10-21 00:54:59 作者: 想見一夏
至於其他的將領,短時間內還無法獲得西梁地區的人的信任,他們都認為自己是被定西王府給打贏的,至於說秦國的其他人不說聽調不聽宣也差不多了。
齊泰平在南,秦帝在關中都是需要坐鎮,其他的將領都有需要坐鎮的地方,因為蓮教的大軍還沒有撤退,所以還需要大量的人守。
能夠動用的機動部隊並不多,作為一直在秦國境內平叛的齊盛安所部的軍隊就是很好的人選。
同時不僅僅是齊盛安,秦國境內同樣也調集了另外兩個人,和齊盛安不同他們都是秦國的老將,手中都掌握著一支強大的騎兵,非常適合千里奔襲。
他們三支隊伍,每一對都會配備五萬人,從三個方向直接進攻趙魏韓三個國家。
別看是十五萬人,實際上其中的老兵並不多,差不多有一半是老兵,剩下的都是新兵,來源也是非常的複雜,像是另外兩個老將都是從民間招募的散修,還沒有經受過具體的訓練只不過成為騎兵沒有問題,可以一邊趕路一邊訓練學習。
而齊盛安這邊就好了一些,他原本就已經有三萬的部曲,三年的訓練更加的精銳能征善戰。
剩下的兩萬的空缺直接就選擇讓西梁地區的人來填補空缺。
他們之中很多人都是當初的西梁聯盟的士兵,儘管沒有被成功的吸納進定西軍,不過因為戰爭需要大量的人手,他們也需要上場,齊盛安大膽的啟用他們,認為他們的能力和忠心都是沒有問題的,甚至於還專門提拔了兩個西梁地區的將領,加入了自己的直屬隊伍。
一個名為巴圖,另一個名為納言。
巴圖就是之前的烏孫王的手下的得力幹將,在烏孫王死了之後就一直為秦國效力,或者說是為齊盛安效力,因為他已經得到了來自烏孫王的命令,要好好的為定西軍效力,然後讓他們成為定西軍的得力幹將,他們表現的越好,定西軍就越發的可以信任巴圖等人,愛屋及烏,他們西梁人的生活環境也不會太過於艱難困苦。
至於另外一個納言則是在這幾年內發現的西梁人的平民階層之中不錯的人才。
是在一次比武選軍之中脫穎而出的人。
不僅修為好,武技也不差,同時還學的兵法,有相當的統兵的能力,可以說天賦很好,並且他的中原化的程度還非常的高,還曾經進入到秦國進行學習,只不過沒有能夠學多少年因為家庭條件的問題就回到了西梁,當上了一個大勢力的護衛,然後一點點的往上面爬,最後成為統領,然後在西梁內亂的時候站隊到了女兒國這般,因為女兒國是為了形成像是統一的中原國家一般,他也當然希望自己的國家能變成那麼先進的存在,因此還是力挺女兒國,只不過沒想到秦國的打擊來的實在是太快了,女兒國進行封建化的過程可能才幾個月就這麼輕易的被打敗了。
納言沒有過多的猶豫,對於女兒國也談不上有多麼的死忠,於是一下子就投入到了定西軍的門下。
他的這個經歷自然也是在定西軍的調查過程之中,他也沒有隱瞞的意思,如果那樣做的話反而有可能讓人家懷疑,反而不如坦誠相待。
有人和齊盛安說納言這樣的人不能用,現在說他是三姓家奴都沒有問題。
背叛自己的第一任的主人,然後又背叛了女兒國,現在在定西軍的麾下,怎麼能夠保證他的忠心呢?
如果在關鍵時刻納言又反叛了,又應該如何?
齊盛安則是渾不在意,他一直堅信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他相信納言的忠誠,可能在其他人的眼中他的行為就是不忠誠。
只不過如果仔細的觀察納言的經歷就可以發現他在每一個勢力內部的時候都可以認認真真的效力,每一次都是當這個勢力覆滅了之後才進行相應的跳槽的,不是大家想像之中的,在各種勢力之間反覆橫跳。
納言的表現的確是可以可圈可點的。
特別是在齊盛安讓他掌握一支萬人的軍隊之後可以說是管理的井井有條,沒有用多長時間,就上下一心,軍中的士兵就沒有不服氣的。
納言的能力可見一斑。
對於齊盛安的信任,納言也是非常的感動,士為知己者死,之前的風評納言不可能一點都聽不到,只不過他沒有去過多的解釋,越解釋越混亂,還不如自己用事實去說話。
他可以察覺到一些人的惡意,但是從齊盛安可以感受到的就只有信任。
納言沒有理由不為這樣的人效力,他也有能力就像楊康那樣只不過一直沒有讓他表現的平台罷了。
現在有了手中的這一萬兵馬,他有信心讓齊盛安發現自己的能力,為他帶上忠誠。
這兩支西梁騎兵一直都在西梁進行訓練,因為他們本身就打過仗,就算是有一段時間荒廢,在時間的作用下可以在短時間內恢復戰鬥力,因為他們本身已經有了肌肉記憶,只要能夠進行相應的訓練很快就可以成軍。
在接到了齊盛安的調令之後,他們是飛快的趕過來和齊盛安匯合。
齊盛安和其他兩位老將都不是一起殺向一個國家的,而是分兵進攻。
其他兩個老將更加的穩定一些,也更加的有能力,所以相對比較強的兩個趙魏國家就交給他們去對付。
魏武卒基本上可以說是全能的步兵,實力非同一般。
趙國那邊的趙邊騎同樣也是天下聞名的騎兵,是晉國向草原人學習之後建立的騎兵,從還沒有馬鐙的時間就開始建立起來,存在的時間可以說是非常的長。
他們穿著草原人的衣著,學習草原人的騎兵戰術。
胡服騎射,說的就是趙邊騎,他們的騎射水平可以說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草原人要強的多可以說是後來居上,很快就可以將他們原來的老師從馬上給打下來,攻城戰鬥他們並不適合,但是野外戰鬥的確是非同一般,能力出眾,秦國的騎兵並不見得會有太多的優勢,反而是趙邊騎有非常豐富的對抗騎兵的經驗,趙國並不好打。
相對最弱小的韓勁弩就交給了齊盛安來對付。
韓勁弩的能力多數是用在遠程打擊的防禦的時候,在野外戰鬥他們的大量攻擊可能也就打出去兩波,秦國的騎兵就可能已經從正面殺上來了。
只不過需要付出的可能就是士卒們的生命的代價了。
從這三支部隊的特色就可以發現,魏武卒就是正面戰鬥,披堅執銳,破城攻堅,趙邊騎就是野外戰鬥,平原決戰,韓勁弩就是為了遠程壓制,專精於遠程防禦。
三者各有所長,再配合比較全能的姬氏軍,晉國的實力才能夠提升為天下第一,只不過現在他們已經分裂開來了,趙魏韓三國明面上還是一體,但是私底下也不是曾經的那麼親密,蓮教讓三家分晉可是在謀劃分裂晉國的力量,可不是為了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小團體出來,因此他們彼此之間也有各種衝突和齷齪的事。
只不過現在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蓮教的目的還是為了儘快擊敗晉國,將晉國的疆土納入自己的範圍,然後再伺機出手。
蓮教的想法很好,只不過他不知道秦國不能坐視不理。或許他們已經知道了,只不過沒有進行阻攔罷了,因為這種很明顯狗咬狗的行為,蓮教為什麼不阻止,對於蓮教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如果秦國贏了,他們本身的軍力就會更加的分散無論是在函谷關還是說成都的軍隊都可以嘗試發動新一輪的進攻,甚至於還可以嘗試去攻擊趙魏韓三個國家所在的秦軍來消滅秦國的有生力量甚至還有可能再進一步,改變戰爭的局勢。順道將趙魏韓三個國家滅了之後也可以方便時候的蓮教的接管。如果三國勝利的話,可以打斷秦國人在背後搞小動作,而且大概率是三國慘勝,秦國過不來,他們也打不回去,只能默默地養傷,到時候還說不準要依靠蓮教的力量,真真正正的將這三個國家收到自己的麾下,接手對面的精銳,這並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反而是機率不小。
所以蓮教顯然沒有去做多餘的事情。而這三國恐怕還不知道秦軍已經在攻擊他們的路上了。
分晉之後他們就無法藉助姬氏的強有力的情報機構的力量了,就算是他們本來就有,但是底蘊和一個國家相比實在是差的太多了,更何況為了能夠達到打擊三國的目的,秦國還用了疑兵之計,等三國已經反應過來的時候,齊盛安他們早就已經殺到三國的內部了。
韓國的名義上的首都就是他們封地,韓城。
他們的姓氏來源也正是因為此城可以說是歷史悠久,城內的人都姓韓,其中不少事真的族人,還有大量的只不過因為表現好或者是入贅之後給賜姓的,如果這個時候有人在街上喊一聲老韓,可能整條大街的人都在看你,就是這麼滴誇張。
此時韓國國君,或者應該說是韓家的家主正在召集大家開會。
怎麼說也是建國了,如何管理,封官,賞賜之類的,每一個都不能馬虎大意。
因此需要開會討論,他們正討論的熱烈的時候,外面忽然有了快馬來報。
很快韓家主本來的好心情都因為書信上面的內容而毀於一旦了。
秦國出兵了,只不過對象不是蓮教,而是他們,並且記錄上說是五萬人,可以說完全沒有將韓國放在眼中,五萬人就像拿下韓國。怕不是想屁吃,當然這是想法,從真正的角度上來看並不是沒有可能。
因為他們三家分晉的行為,地方上的百姓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接受的,因此發生了規模不小的逃亡。
地方人心不穩定,稅收什麼的自然不需要多說,還有軍隊一時半會兒還是有限,他們不僅僅要防禦重要的要害地點,還需要維持秩序,可以說是非常的辛苦,人手不足。
原來這些事情都是姬氏的人去處理,現在到了他們一時間還沒有能夠適應。
正是這個想對虛弱的時間段,秦國人出兵了,實在是太巧合了一點。
韓家收到消息的時候,秦軍已經連續拿下好幾個城池了,不到兩天時間,可以說是一路橫推過來,他們打進來的地點並沒有多少強大的守軍,韓國知道自己的弱點,在野外戰鬥是別想了,依託堅城的防禦才是重中之重,所以最精銳的韓勁弩大半都留在了韓城,其他的是和一些韓家操控的軍隊在地方上守護交通要道。
既然秦國要打,韓國也不怕,如果是幾十萬的大軍他們可能還會害怕,因為以他們現在的力量還真的是無法和秦國做比較的,但是如果沒有別的事情,單純是這幾萬人,韓國還是可以打一打的。
而且韓國實行的是堅壁清野的戰略。
就是下面的鄉鎮向縣城靠近,縣城向郡城靠近,依託郡城和州城的強大防禦能力,配合上韓國的強弓硬弩,進行防禦,看看著五萬人究竟能怎麼在這樣的環境下成功的打進來。
特別是韓城,實際上並不會比晉國的首都鄴城差,畢竟作為老家大本營級別的存在,真的多年來可以說是必然經歷了一番打造,防禦能力肯定是非常強的。
韓國自信韓城這五萬秦軍拿不下。當然了為了保險起見,韓國還聯繫了魏國和趙國,因為他們已經約定好了結成盟友互相支援。
不過從反饋回來的信息來看,他們可能沒有什麼合作的可能性了,因為那兩個國家也同時遭遇到了秦國的攻擊,同樣也是五萬人。
秦國的胃口還真大,想要一口氣將他們都消滅,只不過真的以為他們這麼好對付,這十五萬人說不定反而會被擊敗,三國都是非常的有信心的。
只不過齊盛安這邊可是有相當多的準備的,秦國的國君既然說了要打,自然是做好了準備和籌劃的。
三支軍隊都有屬於自己的秘密武器,為了就是幫他們奠定勝利。
其中齊盛安手中的就是定西軍精心打造的工程器械營,齊盛安只帶來了一千人,兩個小隊。
其他的四個小隊平均的分配給了函谷關和成都,就是為了壓制蓮教的攻勢,誰說他們只能製作攻城器械不能用來守城的?事實很快就可以狠狠打他們的臉了。
齊盛安能在兩天的時間內攻克那麼多的縣城,正是因為強大的攻城器械。
他們將零件都放入儲物卡亦或者是卡牌空間之中,等到城下的時候就飛速的進行武裝,然後再進行攻擊,往往要不了多長時間就可以攻破,隨後一波衝鋒進去,基本上就贏了,敢於打巷戰進行反抗的終究是少數,很多時候城牆和城門的告破,往往也就代表著守城一方的失敗。
齊盛安一路上基本上可以說是平推,小縣城都用不上一輪就可以攻破,大一些的郡城防禦力度是強一些,城頭之上的強弓硬弩也著實是厲害,只不過定西軍完全沒有要和他們正面交手的意思,反而是直接通過投石車等手段遠程打擊。
如果對面有人試圖帶兵衝擊攻城器械陣地的才會出去打上一波。
速度還是非常快的,韓國短時間內想要做到克制投石車也不是不可以,前提是他們也可以打造比較類似的器械來,
不過很明顯姬氏在這方面還是很聰明的,他們牢牢的將製作攻城和守城器械的工匠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其他三國在這方面眼中缺乏相關的人才,他們可以只要出自己精銳軍隊需要的各種武器裝備,可惜就是拿不出來投石車之類的東西。
往常他們都可以用金錢來購買,只不過現在這種戰亂的時候,軍事裝備和糧食才是重中之重,至於金錢什麼的,激勵士卒的士氣還差不多,想要用他們來短時間內變成大量的器械,可以說是異想天開。
特別是工程器械營越發的熟練操作的精度也在大幅度的提升,石彈等浪費程度都有了明顯的縮小,攻城的速度有了很明顯的提升。
他們往往集中火力先打掉對面的守城器械,然後就是城門和城牆,已經有了相應的套路,可以說進攻起來是非常的認真。
齊盛安原來的三萬本部都沒有怎麼出動,巴圖和納言兩個人領導他們的萬人軍馬沿途攻城拔寨,即是對他們的看重,也是齊盛安在給他們軍功。
定西軍內部的矛盾還是有的,一些民族主義者還是不能接受讓西梁地區的人進入定西軍,好像這樣就侮辱了他們隊伍的純潔性了一般。
為了緩和矛盾,齊盛安需要調節一下,讓他們看看曾經的西梁人,現在的秦國西梁族人,同樣可以帶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