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2023-10-08 15:55:24 作者: 朱大概
    鄧琳琅同志,一向注意團結身邊的同志,她積極為所在生產隊、大隊婦女工作獻計獻策,協助公社婦聯李雪梅同志、大隊婦女主任鄭秀敏同志,組織前進大隊婦女利用工余時間,支援工人老大哥建設,為他們生產勞保用品。這一舉措,有力的在促進我縣工農關係進一步融洽的同時,增加了廣大婦女同志們的收入。

    鄧琳琅同志認為,她還能為紮根農村做出更大的貢獻。她沒有參加高考,用實際行動表達自己扎要農村的決心。當聽到黃土梁公社福利院一下子收養五名棄嬰,工作人員嚴重不足、壓力驟增之後,鄧琳琅同志再一次站了出來。

    她向公社書記說:我是黃土梁公社的一員,請集體相信,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不會餓到一個孩子。

    鄧琳琅同志,是黨的好女兒,黃土梁公社的好知青、前進大隊的好社員。讓我們大家都向鄧琳琅同志學習,學習她這種公而忘私的精神,為建設更強大的集體而努力奮鬥。

    「咋樣,這回誰都知道你窮了吧?」鄭春山得意的抖了抖手裡的報紙,笑呵呵的對鄧琳琅說:「就是不知道這寧記者還來不來,要是再來的話,我得告訴他把我也寫進去,我也說了不少話呢。要不是我天天拉著你去縣城,你能協助李雪梅她們工作?」

    鄧琳琅自己也被此時的官樣報導雷的不輕,如果不是知道那位寧記者與福利院的寧院長是堂兄弟,鄧琳琅都想去問問他,咋好意思把自己從來沒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兒,寫的跟真事兒一樣的。

    現在鄧琳琅當然要感謝鄭春山——得知會有記者採訪鄧琳琅後,鄭春山連夜帶著小莊頭的會計做了一夜的帳,把鄧琳琅每年為大妮、二妮兩個買口糧的痕跡抹的乾乾淨淨不說,還把大妮最初得到的那幾個月補貼也給消除無蹤。至此鄧琳琅成為了帳面上的欠帳戶,還是幾年都還不清的那一種。

    隨著縣裡記者的報導,大家都會發現,人人以為有錢的鄧琳琅,原來竟是個欠帳戶!

    雖然欠帳戶的名聲不好聽,可也分為啥成為欠帳戶的不是。鄧琳琅不是自己不熱愛勞動,掙不來工分欠下的生產隊的帳,而是因為太過善良,給各大隊治牲畜不要錢,收養兩個孩子不要集體一點補貼,而是自己向生產隊買糧,只不過她拿不出那麼多錢來,才欠了生產隊的帳,可人家沒有不承認,還要在有勞動能力的時候還清。

    所以鄧琳琅的帳欠的光榮、欠的理所應當,是值得學習的欠帳戶。

    公社領導也恍然大悟,難怪鄧琳琅代為照顧那五個孩子非得要糧食補貼,她這不是為了自己減輕負擔,而是為小莊頭所有社員減輕負擔呀——鄧琳琅娘幾個的口糧都在小莊頭分,她欠帳是欠所有小莊頭社員的,給孩子們要一點補貼,她就可以少從小莊頭借點口糧,別的社員就能多分一點。

    這是怎樣一心為別人著想,唯獨忘記自己的無私精神!

    於是已經正式成了公社主任的錢主任,大筆一揮給每名棄嬰每月補貼十斤糧食。聽起來似乎不少,可是見過幾個孩子的人都知道,那么小的孩子根本吃不下粗糧,鄧琳琅自己還得想辦法把粗糧換成細糧,中間的差價就夠鄧琳琅受的。再說孩子總要長大,等十來歲的時候你試試十斤糧食夠不夠吃一個月——半大小子吃死老子,這話在農村是無數人驗證過的。

    縣婦聯為了表彰鄧琳琅,送來的東西就實在得多,總共有二十丈布票、十斤棉花票,還有二十斤麵粉。可是沒有一個人嫉妒鄧琳琅。因為大家都知道,光有布票、棉花票是買不來布和棉花的,額外還得拿出實實在在的人民幣,才能讓五個棄嬰都穿上新棉衣。

    而縣婦聯既然這次送來了布票,下回再來探望的時候,幾個孩子沒穿上新棉衣,鄧琳琅馬上就交待不過去。

    所以不僅沒人嫉妒,小莊頭的婦女們反而同情起鄧琳琅來。她們或是三五成群,或是一個人悄悄行動,幾乎都到鄧琳琅家裡打過照面,為的就是替鄧琳琅帶走一兩件該做的小棉衣,或是把自家孩子穿小的衣裳給鄧琳琅應急。

    對前來探望的婦女們,鄧琳琅與孫桂英一律笑臉相迎,送來的小衣裳,也都千恩萬謝的收下——鄧琳琅可不敢再跟幾個孩子做親子裝了,太不符合時代的東西都招人眼,這個教訓她吃過就不會再犯。

    孫桂英則是藉機跟人說自己一個人將帶五個孩子的困難,就有心軟的婦女跟她說,自己做完手工之後可以幫著搭把手。

    孫桂英向人苦笑著說:「我和小鄧哪兒還顧得上手工,以後天天得被這幾個孩子拴死了。」

    來人就悄悄的問:「你現在跟小鄧一起過日子,也沒勸勸她別一下子照顧那麼多?」

    孫桂英直搖頭:「這麼些年了,你還不知道小鄧那孩子?她就是心太軟了,看不得人吃一點苦。你說都是一般大的孩子,我們照顧哪個不照顧哪個?」

    來人聽了贊同的點點頭:「小鄧心眼是好。你說她給別的生產隊治牲畜,多少收點錢,也不至於……」

    說不下去了,難道小莊頭自己的社員,還不知道鄧琳琅每年給兩孩子拿現錢買口糧?可接下來的那五個呢,再掏錢怕是不容易了。

    唉,怕是孫桂英和許大富的工分,都得跟著搭進去了。這兩年許大富夫妻跟著鄧琳琅過的啥日子,生產隊的人都看在眼裡。眼見著老兩口精神一天比一天好,穿的越來越乾淨整齊,不是不羨慕的。誰能想到,好日子沒過兩天,眼看著就要把工分搭進去,也怪讓人同情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