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頁
2023-10-07 17:14:05 作者: 來自遠方
從現場反饋的情報來看,這是一場有計劃的刺殺。派去追捕的人至今也有找到任何有用的線索,可見刺殺者的布置相當周密。是朝鮮人嗎?或許。不過,林權助眯起了眼睛,還有極大可能是華夏人!
若真是華夏人幹的,他們是出於什麼原因突然動手?還是明目張胆的在公使館前動手?
坂西等人在華的活動,林權助知道一點,卻並不十分詳細。古德諾回國之後,那篇《共和與君主論》沒有公開發表,妄圖攪亂華夏的計劃胎死腹中,坂西和本庄繁更不會將他們同英國人私底下的勾當告訴旁人。林權助也只能憑他了解的情況進行猜測,想要最終確定,還要等本庄繁傷勢好一些再說。
但是,林權助註定要失望了。
當夜,醫院裡就傳來本庄繁的死訊,死因是傷重不治。一同入院的七名日本兵也死去三人。其餘四人都是終身殘疾。在林權助被氣得跳腳,擔憂該如何面對大本營的責問時,這次刺殺事件已然見報。京城,滬上,北六省,各地報紙都對此做了大篇幅報導,部分報紙還配有照片。日本公使館裡的人覺得很奇怪,事情發生時,公使館附近應該沒有記者,這些照片是什麼時候拍的?
針對刺殺事件,報紙上眾說紛紜。多數言論傾向於是朝鮮人的報復行為。有幾家報紙為證明猜測屬實,特地就朝鮮和日本之間的「恩怨」寫了長篇報導,從甲午戰爭後,日本成為朝鮮的保護國,再到徹底侵占朝鮮,幾乎所有的大事件都沒有落下。
朝鮮國王李熙,朝鮮總督寺內正毅都出現了報導中,消息靈通的,還對近年來朝鮮國內風起雲湧的反抗運動做了報導,朝鮮救國軍的李東道和金正先等人也被提及。寺內正毅在朝鮮發起的清繳行動,更是被大書特書。
從朝鮮的遭遇,華夏人想起了日本在華夏的所作所為,庚子之亂,旅順大屠殺,鳳城慘案……日本曾在華夏犯下的罪行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報紙上,日本人察覺到情況不對,可來不及了。
全國各地紛紛掀起抵制日貨的活動,不少年輕的學生還組織了演講和遊行,揮拳高喊「日本人滾出華夏!」,天津和漢口等地的日租界已被華夏政府接管,各地的日本僑民紛紛湧向上海的公共租界。大量日本浪人和流氓的出現,也帶來jì院,煙館和賭館,治安問題變得十分嚴重。租界中的日本人聚居區變得擁擠不堪,烏煙瘴氣。這讓生活在租界中的他國僑民產生極大不滿,尤其是和日本早有齟齬的法國人,公開宣稱,必須將日本人趕走才能徹底解決所有問題。
美國人站在了法國人一邊,沒辦法,誰讓他們和日本人在租界中是鄰居,很多美國僑民都在抱怨,日本人實在是太多了。英國人的態度左右搖擺不定,法國是他們在歐洲的盟友,和德國人廝殺少不了法國,而日本人則是他們在亞洲的一條狗,他們尊重法國的意見,但也不能讓別人把自己的看門狗給打死了。
華夏政府在此時介入,樓大總統和宋舟商議之後,派遣專人同各國領事進行商談。
出於和各國的「友誼」,華夏政府將接手租界內日本人聚居區的治安管理問題。在各國擔心華夏會藉此向租界內派兵時,華夏代表笑言:「諸位放心,管理治安的當然只有警察。」
日本領事的抗議被無視了,英國人再傲慢也會心虛,他們此刻並不想與華夏起衝突,法國和美國一個鼻孔里出氣。德國已經宣布將在華租界交還華夏,華夏在租界中增派駐軍也不關他們的事,若是能讓英國人和法國人頭疼,他們更是樂見其成。
當然,華夏警察也不是白來的,大量價格低廉的必須物資成了這些歐洲人出賣日本人的代價。美國不需要物資,但他們需要市場。華夏龐大的市場和華夏人不斷增長的購買能力,早已讓這些美國人垂涎三尺。
和華夏人在歐洲競爭又如何?戰爭早晚有結束的一天,他們必須為「將來」做準備。
美國洋行的約翰已經成了在華美國商人口中的「神話」。從一個不起眼的洋行大班,到家財萬貫的富翁,還和華夏北方實權派建立起友誼,從約翰身上,他們看到了機會,大把賺錢的機會!
民國七年,公曆1916年八月二十七日,華夏政府宣布向上海公共租界北區派駐警察,該區捕房依舊保留,但巡捕必須由華夏人擔任,將配合進入租界的華夏警察一同管理北區治安。
消息見報時,五百名昨天還穿著軍裝的警察正大步開進公共租界。這五百人只是第一批,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內,還會陸續有警察進駐北區。雖然穿著警服,但他們手中拿的可不是警棍,而是步槍。按照華夏官員的話來說,這是以防萬一。此時租界內已有上萬日本僑民,「管好」這些人,警察的數量少了肯定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