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頁

2023-10-07 16:50:24 作者: 一七令
    蕭瑾立馬道:「陛下爽快!」

    司徒恭不是爽快,是已將利弊分析好了。他本就要滅了齊國的,分出一點土地給夏國,就當是安撫了。跟開封府比起來,那些地也不算什麼。

    司徒恭滿意,蕭瑾也滿意。

    有了這運河,南北的交通便能更加順暢,往來經商也跟便利。而且,他要的這些地方都是能種糧食的,尤其是東北,雖然現在看著不起眼,但若是開發出來了便又是一片糧倉。且這地方種出來的糧食口感還好,蕭瑾可懷念後世的東北米了。待他回去之後,定要移一部分的民去東北開荒,一如之前去兩廣開荒一般。

    當然,最最重要的是……這開封府就算給了他們他們也把握不住。

    沒有足夠的實力,可護不住這塊風水寶地,半推半就給燕國得了。

    事情議定之後,燕國邊徹底接手了開封府。

    翌日,大軍繼續北上,準備再將齊國餘下土地全部全都收入囊中,最好還能活捉齊皇,滅了齊國的皇室,徹底斷了他們死灰復燃的可能。

    燕國一馬當千,蕭瑾則慢悠悠地領著軍隊跟在後頭。他是不打算再打仗的,打仗怎麼著都得死人,他可不想夏國的軍隊裡頭少了誰,哪怕一個也不願。蕭瑾對現在的情況很滿意,他們一個人不少,卻白得了這麼多的地,划算!

    兩邊開戰的時候,夏國就在旁邊搖旗吶喊就行了,實在站不住了,便朝著城門放兩個炮,顯得他們不是那麼沒用。

    且夏國的人都喜歡邀功,明明只轟了幾炮,卻像是他們立了多少汗馬功勞一樣吹噓不止。

    司徒恭將一切看的眼裡,當蒙陽大罵夏國「從上到下都不要臉」時,他難得沒有斥責。

    司徒恭改變了想法,那個夏國皇帝是不聰明,但臉皮卻足夠的厚。在他們後面跟了一路,他們衝鋒陷陣的時候,他卻從沒想過要搭把手。

    司徒恭對蕭瑾的觀感逐漸變得複雜。

    一次攻城勝利之後,司徒恭尋到了機會同蕭瑾獨自說了一會兒話。

    司徒恭還是一如既往地耿直,見面之後頭一句話便問:「你不喜戰事?」

    私下說話,竟然連敬語都不用了,直呼起了「你」。蕭瑾對司徒恭的性子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他也沒遮遮掩掩,直接承認:「不假。」

    「為何?」

    「只要起了戰爭,便會有流血有殺戮,無數家庭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這樣的事誰會喜歡?」

    司徒恭默默地想,他就挺喜歡的。

    沒有一個想成就霸業的君王會討厭戰爭。唯有通過戰爭,他才能不斷擴大自己的領土,才能不斷培養自己的勢力。

    「若無戰爭,拿什麼讓別人服你?」

    「為什麼一定要通過戰爭讓人心服口服?國家強大,君王仁善,海晏河清,自然會有人才主動歸順,豈不聞周公吐脯天下歸心?」不是蕭瑾喜歡裝模作樣,而是他的確從來沒有想過通過戰爭來擴大夏國的影響力,哪怕他對付齊國,對付蜀國,其原因都是因為兩國犯到了他手上,若不是別人欺負到頭上了,蕭瑾也不會主動入淌這灘渾水的。

    司徒恭笑話蕭瑾的天真,卻也沒有反駁什麼。

    想法不同,不必細究,就算爭起來誰也說服不了誰?何必呢?

    司徒恭客氣地說了一句:「但願有朝一日能見到你若說的那一幕。」

    「閣下就拭目以待吧。」蕭瑾對此還是很有信心的。

    司徒恭卻想著,天下歸心那也是歸的燕國,而非夏國。

    兩人也只說了這麼幾句話,過了一會兒便被人打斷。之後北進的時候,便一直沒找到私下碰頭的機會了。

    燕國軍驍勇善戰,又有夏國那威力巨大的火炮在邊上助威,一時間算得上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所到之處,幾乎沒有一個城能撐得過三日的。

    才一月有餘,大軍就已經打到燕京了。

    齊皇聽到消息,如臨大敵,一早就想往北邊逃了。只是這回沒逃成,被方丞相給攔住了。

    哪怕是為了齊國的臉面,為了最後那點骨氣,方丞相都不能放任他離開。

    他們已經逃了一回了,可不能再逃第二回,倘若每次都當逃兵,那齊國列祖列宗的棺材板都快要壓不住了。

    方丞相也不是不怕死,但他更怕死不瞑目。糾結了一路,方丞相終於還是選擇坦然面對,他同齊皇道:「城破之日,臣帶您一塊兒投湖吧。」

    齊皇:「……!!!」

    他說的輕描淡寫,齊皇心裡卻掀起了滔天駭浪。這,這……有毛病吧,他活得好好的幹嘛要死?!

    他還沒活夠呢!

    第140章 身亡 ◇

    ◎齊皇:遺言都還沒來得及說◎

    眼看著燕京快要落入敵人手中, 方丞相的情緒一日低過一日。

    回家之後,方丞相無心用膳,獨自一人守在書房中, 看著自己近日裡收到的信, 許久不曾回神。

    方夫人端著粥走了進來,將托盤放下後見丈夫沒有絲毫反應,仍然失神地看著信, 便走過去瞧了一眼。

    只一眼,方夫人便再忍不住, 她將手搭在丈夫肩膀上,輕聲寬慰:「何必管這些人的閒話?」

    方丞相如今收到的信,有當地士紳寫的, 也有大儒寫的,這麼多信無非就是一個意思----想讓他以身殉國。原先他們從開封府逃了出來, 就已經丟了文人的氣節。如今燕國與夏國已經追趕到燕京,若是再逃,那就真的要遺臭萬年了。
關閉